从以上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战略态势有着非常多类似之处——苏联和中国对于美国,是“攻其必救”。只要苏联攻击西欧或者中国攻击台湾、冲绳,美国海军必然要劳师以远,千里支援,而苏联和中国的岸基部队(尤其是苏联海军的海军航空兵轰炸机团以及中国火箭军的反舰弹道导弹部队)则可以以逸待劳,对送上门来的美国海军远征舰队予以重创。
事实上,无论是冲绳、关岛,还是作为西欧美军运输节点枢纽的安特卫普、鹿特丹以及布雷斯特乃至伦敦,都处于苏联岸基航空兵的威慑半径之内。

东欧几个重要空军基地部署的Tu-22M3逆火C的作战打击半径

远东的几个空军基地部署的Tu-22M3逆火C的作战打击半径
从上面两张图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军在欧洲的几个承担欧战运输重任的港口(包括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以及美军有可能会在加来附近部署的战略级预置港)以及远东的日本、韩国乃至冲绳,实际上都暴露于“逆火”的利牙之下。
所以,既然已经明了苏联和中国实际上是在攻美国所必救,实际的战局并非类似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航母编队远洋转战,而是美国海军航母编队万里迢迢前来叩关,而中国和苏联军队则以逸待劳。那么,支持美国海军远胜苏联海军的底气又何在呢?既然2020年以后美国海军在第一到第二道岛链可能都无法战胜有反舰弹道导弹加持的中国军队;那么,同理,冷战大部分时期的美国海军在苏联预设的西欧和远东战场可能也并不是苏联军队的对手。
正因为中国和苏联的战略态势有非常类似之处,但是苏联却最终失败了,既然苏联有不少踩过的坑,我们后人自然要避免重蹈覆辙,勿使“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一悲剧复演,所以苏联海军的最终落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可以套用诗经里的一首诗——
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我们接下来将从两个时代描述冷战时期的这段历史,看看历史上样样不行的美军是如何靠着科技革命逆袭的。将会分成两部分叙述——
1 进击的苏维埃红海军
2 星条旗帝国反击战
3 攻守易势与美军的新突破
事实上,无论是冲绳、关岛,还是作为西欧美军运输节点枢纽的安特卫普、鹿特丹以及布雷斯特乃至伦敦,都处于苏联岸基航空兵的威慑半径之内。

东欧几个重要空军基地部署的Tu-22M3逆火C的作战打击半径

远东的几个空军基地部署的Tu-22M3逆火C的作战打击半径
从上面两张图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军在欧洲的几个承担欧战运输重任的港口(包括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以及美军有可能会在加来附近部署的战略级预置港)以及远东的日本、韩国乃至冲绳,实际上都暴露于“逆火”的利牙之下。
所以,既然已经明了苏联和中国实际上是在攻美国所必救,实际的战局并非类似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航母编队远洋转战,而是美国海军航母编队万里迢迢前来叩关,而中国和苏联军队则以逸待劳。那么,支持美国海军远胜苏联海军的底气又何在呢?既然2020年以后美国海军在第一到第二道岛链可能都无法战胜有反舰弹道导弹加持的中国军队;那么,同理,冷战大部分时期的美国海军在苏联预设的西欧和远东战场可能也并不是苏联军队的对手。
正因为中国和苏联的战略态势有非常类似之处,但是苏联却最终失败了,既然苏联有不少踩过的坑,我们后人自然要避免重蹈覆辙,勿使“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一悲剧复演,所以苏联海军的最终落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可以套用诗经里的一首诗——
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我们接下来将从两个时代描述冷战时期的这段历史,看看历史上样样不行的美军是如何靠着科技革命逆袭的。将会分成两部分叙述——
1 进击的苏维埃红海军
2 星条旗帝国反击战
3 攻守易势与美军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