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算是友情向,双主角分别是起义抗清的忠介士人和一直仰慕他而跟随他起兵的练武者,前者清高正直,德高望重,是当时江南的名士,为国尽心尽力也比较有能力【可以看夏允彝】;后者是地方士绅阶级中尚武并通晓民族大义的少壮派,士大夫的崇拜者,在心里把他当作神明一样看,士大夫起兵后倾尽家产拉了一支队伍跟随他起兵。因为接近了偶像,少壮派有点患得患失,故而拼命打仗立功,他不希望士人收其他将领但是迫于大义,他只能忍住自己想在该队伍中独占士大夫的欲望,甚至违心地帮他联络各方势力、请募贤良,每天活的心如刀绞,但看着身边那位儒风凛凛宛如神明的文人,他觉得一切都值了。起兵一开始比较顺利,这支义军因为江南名士的名望招来的民心所向以及参与的各路势力都很强,被隆武帝起用,先干掉郑芝龙,而后成为了一支中流砥柱的抗清主力军。但后来满清强势,南明小朝廷处于不利地位,明朝残余势力多有投降者。少壮派感觉到了危机,他倒是可以尽力,可他害怕江南名士失节投降。于是少壮派在想“如果他殉国了就好了....”后来在与清交战期间,少壮派设了一个局,给满清送信,诈称自己早想率部而降,有这样想法的人还不止自己一个,其他两名将领也早想投降了。只是因为江南名士死活不愿降,剩下的部队都听他的,而且监军又很多,故而谁也没法降,又嘱咐满清“如果劝降不成,尽快杀了他,不要拖泥带水的多劝,他一死剩下的部队就都听自己的一起降了。”就这样,江南名士被满清请去谈判,满清那边劝降了一下,被他拒绝,就真的殉国了。而少壮派当然不会真降,而是趁满清放松警惕,一个漂亮的反攻夜袭,歼灭了满清两支主力部队,重创清军,却婉拒了隆武帝许给的高官厚禄,以江南名士余部的身份抗清三年后自己也战死沙场【可能这样的话隆武要中兴了会不会,好像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