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吧 关注:4,144贴子:21,900
  • 12回复贴,共1
求助

为什么春秋从隐公开始,没有周公到惠公的十几个国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20 14:21回复
    《春秋》是《左传》中的一部分,而《左传》是《春秋》的注释和补充。《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因此它的视角更多地是从鲁国的角度出发。鲁隐公作为鲁国的国君,在位期间正是周平王末年。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越来越衰弱,诸侯越来越强大,周朝政治失序,诸侯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可能认为西周盛世已经不再可能再现,而鲁隐公作为周公的后人,却没有能够中兴周朝。至于为什么《春秋》没有记录周公到惠公的十几个国君,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国君在位期间并没有发生鲁国认为的重大事件,或者这些国君在位期间鲁国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历史记录材料。另外,这也可能与《春秋》的叙事结构有关,它更注重对当代事件的记录和评价,而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追溯。


    4楼2023-10-20 14:52
    回复
      就是圣人,也受时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0-21 10:15
      回复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个是史学上称为的春秋时期,一个是编年体的《春秋经》这本史书。
        前者是从平王东迁开始,也就是东周,到战国之前,都可以认为春秋时期。
        后者就是楼主说的的隐公元年开始,西狩获麟为止《春秋经》记录的时期。
        两者的关联是很明显的,因为有《春秋经》存在而把这个时期称为春秋时期。
        假设没有这本《春秋》,或许我们现在称这个时期为东周前期,战国为东周后期。
        个人理解:
        史学上的春秋时期和《春秋经》的记录时期有差异。平王东迁到隐公元年,西狩获麟到三家分晋,都有几十年的差距。那么《春秋经》编撰起始和截止时间就是人为的选择的。个人猜测是《春秋经》的原始资料《鲁史》的条件限制。
        还有个很重要因素,儒家把孔子塑造成编撰者,根据鲁史来反映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和东方诸侯逐渐衰落,以警示后人。这个也是我们现在能看到《春秋经》的主要原因。而隐公时期或许是编撰者认为的鲁国衰落的起因。
        总结:《春秋经》编撰者并没有留下资料明确说明为什么是从隐公开始记录的。那么我们后人就不用去花心思瞎猜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0-22 00:23
        回复
          孔子编撰鲁春秋时,正值三桓之乱。三桓、即鲁桓公的后人。 因此要了解三桓,必须从鲁桓公开始说起。 并且,说起鲁桓公,必然绕不开鲁隐公。 鲁桓公杀鲁隐公,便播下了鲁国三桓之乱的种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17 18:22
          收起回复
            《公羊传》: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12-18 19:24
            回复
              《春秋经》不是一本专门的史书,而是编写者(假设是孔子或其他人)在鲁国史料的基础上整理的,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有观点认为,想要讲清楚鲁国后期的政治格局,需要从三桓起源开始讲起,而要讲清楚鲁桓公夺权始末,需要倒推从鲁隐公摄政开始讲起。


              IP属地:广东9楼2024-01-14 14:02
              回复
                按照现在《清华简.系年》披露的信息,犬戎杀幽王之后,部分公卿立携惠王于虢,此不为许多诸侯国所承认,而晋文侯杀携王之后曾经有九年无王时代,后来才立平王,之后又迁移到成周。整个过程里面鲁国的立场非常诡异,隐公之前的鲁国可能既不承认携王,也不承认平王,这个关系无法解释,所以只好从隐公开始记载。隐公还是公子的时候由于“狐壤之役”中被俘,后王室执政大臣之一的尹氏决定释放隐公并来鲁国亲自处理此事,借此机会鲁国终于与成周的王室建立关系。所以为什么一定要立隐公即位而非桓公,年龄只是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隐公作为与成周王廷关系的关键纽带无法回避。


                IP属地:天津11楼2024-05-14 19:13
                回复
                  感觉就是没有史料而已。


                  IP属地:上海12楼2024-05-17 10:21
                  回复
                    刘勋老师讲的左传讲了这个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07 19:47
                    回复
                      之前想回答。后来删完了。今天又看到了这个问题。我不是专家。但是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左传》记载的时间跨度在整个春秋时期,这本书一直在写,一直在删。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应该是于战国以后定型的。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再衰落,各国争霸统一,企图建立新的秩序。往前看,鲁国周公到惠公的时期,周天子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很强,记载下来的内容就是对周朝的歌功颂德,光荣伟大正确这些,如果前朝是正确的,那么没必要建立新的秩序了,所以这些内容被后来的统治者删掉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6-29 16:13
                      回复
                        听一个老师讲过一个理由,感觉很有道理。逻辑是这样的:
                        1、春秋是孔子修的;
                        2、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周公;
                        3、周公最伟大的事迹是辅佐幼小的周成王,这是一种非凡的仁义;
                        4、鲁隐公同样是辅佐桓公,与周公的德行一样。
                        所以,春秋大义,你懂的,孔子就是要彰显隐公的仁义。对照看看司马迁在世家和列传中排位第一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


                        IP属地:广东15楼2024-09-14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