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左传》中的一部分,而《左传》是《春秋》的注释和补充。《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因此它的视角更多地是从鲁国的角度出发。鲁隐公作为鲁国的国君,在位期间正是周平王末年。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越来越衰弱,诸侯越来越强大,周朝政治失序,诸侯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可能认为西周盛世已经不再可能再现,而鲁隐公作为周公的后人,却没有能够中兴周朝。至于为什么《春秋》没有记录周公到惠公的十几个国君,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国君在位期间并没有发生鲁国认为的重大事件,或者这些国君在位期间鲁国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历史记录材料。另外,这也可能与《春秋》的叙事结构有关,它更注重对当代事件的记录和评价,而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