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余氏吧 关注:210贴子:446
  • 5回复贴,共1

再说会稽和余氏之间的关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会稽,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2. 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


IP属地:安徽1楼2023-10-30 19:32回复
    百度载:
    会稽1. 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2. 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
    会稽郡因会稽山得名。相传夏禹时即有会稽山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史记》记载了西汉时流行的说法:“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5]《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写道:“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郡名,故曰会稽。”
    《史记·勾践世家》载,夏帝少康之庶子无余封于会稽,为越国之始祖。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国,杀越王无强,占据江东。越国王族分散于会稽一带,自立为君长,臣服于楚国。
    公元前222年,秦设立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会稽先秦时期属于越,是古代越人的势力范围,直到一千年后春秋时期,越国都是一方霸主。据史学家考证,大禹是越人祖先,大禹家乡在晋南,大禹治水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禹势力集团逼“舜”禅位。有一种说法,就是大禹安葬的会稽山不在越地会稽(绍兴)
    “会稽”是古越语音译。具体含义今天已不可晓。
    同样的古越语音译地名,除了“会稽”之外,还包括(及不限于):姑苏、无锡、余杭、余姚、盱眙,等等。
    《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记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会稽”者,真的是“会计”吗?
    说起“会稽”,不能不提“禹会诸侯于江南”,而提起“禹会江南”,就让人琢磨起大禹为何要跑到“江南”去会诸侯。
    “稽”字本无“稽首”即“䭫首”之义,但却被普遍用于表示“䭫首”之词,而有“䭫首”之义的“䭫”字则被弃而不用。甚至《正韵》等字书也不予录入。
    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是因为为历代学者所遵从之《史记》用“稽”为“䭫”的影响所致呢?不得而知。
    但对于“会稽”之名由来的误解,却的确与《史记》有关。


    IP属地:安徽2楼2023-10-30 21:02
    回复
      《史记》首先将“会䭫”写作了“会稽”,其次,将“会同祭祀”解作了“功劳统计”。
      由此,就固化了人们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千年误解。
      禹会江南,本是大禹衣锦还乡,重归故里,光宗耀祖,隆重祭祀。由于其功业卓著、声威远播,所以万方来朝,诸侯毕贺。
      其实,在这些“诸侯”中,相当一部分应该是良渚一带及其周边的大禹亲族。
      所谓“会䭫”,就是共同祭祖。
      这样,“禹会诸侯”的核心“内容”就是“华夏亲族同祭共祖”。
      这应是历史上,以大禹族为核心的华夏族群在中华大地获得广域主导地位后,坐镇本族“根本地望”,“同祭共祖”,并接受万邦来贺的一次重大盛会。
      所以,“禹会江南”构成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桩重大历史事件而为人铭记。
      当然,这位“大禹”未必是夏启之父,而只应是禹族首领“大禹”之一。而“禹会涂山”者,或许是另一位“大禹”。
      此外,中国人还有一种传统,就是如遇迁徙,往往会选择与故乡地形地貌相似、即“风水”一样的地带,作为新领地,而且往往会将故乡聚落格局和相关地名,平移搬迁至新领地。
      良渚先民为避水患而迁徙的方向显然应该是由东南向西北。所以,如果所谓“禹会诸侯”指的是特定的一次。那么所谓“禹会江南”与“禹会涂山”也并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
      后世的“涂山”之名,完全有可能是随先民由“江南”“搬迁”过来的。这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良渚地区的“茅山”就曾有“涂山”之谓。
      近年的考古发掘表明,原来“禹会村遗址”内2000多平米的所谓“禹会涂山”的大型祭祀台基,不过是一段城墙上的遗存,并非是一处具有专一性功能的大型盟会场所。
      这就更增加了禹会诸侯发生在江南的可能性。
      太史公讲的会稽原本是古越语的音译。同样的音译有无锡、姑苏等等。这些地名用汉语去解释很难解释得通,但是认为是古越语音译就很容易理解。


      IP属地:安徽3楼2023-10-30 21:03
      回复
        至于禹在会籍大会诸侯是很难说得通的。因为古代没有现在的交通条件。古人从中原来到偏远的会籍进行盟会,搞不好要花上几年时间。因此大禹直接号令诸侯去会籍盟会实在是说不通的。更有可能的是。大禹原本不是指一个人,而是夏后氏的领袖都叫做禹。在某一代大禹死后,原本禹这个名号要交给伯益继承。可这时半路杀出个帝启与伯益争夺帝号。在帝启夺得帝位后,帝启自称为夏侯。而伯益继承了大禹的称号,带着整个部族向东南风迁移,逐步迁移到吴越地区。在吴越地区召集当地诸侯盟会,成为当地的领袖。然后在吴越地区逐步纳入中原文化后,原本流传在吴越的传说,也逐渐进入到中原文化体系当中
        早期的會稽不是秦漢時山陰縣那個會稽。
        先秦地名常有移動,或是人群移動後地名跟隨移動,造成多地同名。後世不能理解這個過程,很容易將後起的地名認為是早期的那個地名,人名也有類似的情況,甚至在戰國時期便已經出現這種誤解。
        比如「荊山」,最早有華山之荊山,後有今鄂西北蠻河流域的荊山。
        比如楚國早期居地「京宗」,《左傳》中稱丹陽,《楚居》稱「京宗」。此「京宗」至少有兩處,一在今鄭州附近,和祝融之墟鄰近;一在丹水流域,今商洛一帶。然而到了東漢班固時,原來的地名已經消失,時人有傳楚都丹陽在丹陽郡丹陽縣,已經不解早期文獻中的地名位置。
        「郢」就更多了,是非常著名的案例。《史記》載昌平君徙居郢,不是在今荊州紀南城的「栽郢」,而是楚王曾駐的一處「郢」,今學者一般考訂其在淮陽郡一帶。
        「吳」也是非常著名的例子,「太伯奔吳」便在中原一帶,後來其中一脈的部眾逐漸遷徙到江南,仍稱「吳」,還出土有西周時期的器物。
        南嶽衡山,原是在長江流域今鄂東皖西,秦設衡山郡。後來衡山郡被拆分組合成江夏郡和六安國,衡山之名漸漸為湖南的衡山取代。湖南衡山的來源,也有可能是源於先民對天下地理方位的認知。
        最為著名的是「九嶷山」,古籍記載舜葬於九嶷、蒼梧,「九嶷」、「九嶷山」在文化上一般是華夏南界之山。一般以舜時的龍山文化遺存南界,不超出今南陽盆地、伏牛山、桐柏山一帶,九嶷山、蒼梧當在這一線之中。而到了戰國時,華夏南界已到達五嶺,九嶷山之名也就遷到了零陵,楚、秦在湖南東、南部設有「蒼梧郡」,因此慢慢流傳有舜葬於湖南零陵之九嶷山的傳說。
        會稽亦為這種情況,夏禹對應的考古文化是龍山文化晚期的新砦期文化,晚期龍山文化分佈的東南之界亦不超過淮河流域,如何能到今浙江紹興的會稽山?
        上古典籍的記載中,禹在「會稽」大會諸侯、治水,但今浙江紹興「會稽山」一帶並沒有發現任何典型的晚期龍山考古文化遺存,這一點是說不過去的。這表明禹時的「會稽」並不在今天的「會稽山」,今天紹興的「會稽」是地名轉移後的結果,起初的「會稽」並不在今紹興一帶。
        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會稽山原在中原或中原東南一帶,一度作為祭祀禹的神山存在。隨著華夏世界的擴張,「會稽山」也逐漸南移到今紹興的會稽山。將地名帶過去的,恐怕就是原為夏王室、後入蠻夷之地的越王室,將今會稽山(原稱為「茅山」)作為奉祀先祖禹的神山,依傳統定名為「會稽山」。若將會稽山解釋為奉祀禹的神山,早期會稽山地望可能也可以從「二王三恪」之一的杞國的遷移歷程追尋。


        IP属地:安徽4楼2023-10-30 21:03
        回复
          並且今浙江紹興會稽山,也不一定是越國唯一的會稽山,可能在越國時期還存在偏移。今考古學研究已證明吳國、越國均在太湖流域,很可能會稽山在越國前期仍在太湖流域。最開始越王室奉祀禹的神山以及宗廟不太可能在今紹興,即使不在越都,也在其左近不超過百里,當類似楚國郢都與先王陵所在地夷陵的關係。
          後來隨著楚國吞併太湖流域,越國王室不得不將奉祀禹的神山轉移到今紹興的會稽山。或者是楚威王、懷王滅越後,越人退守浙江以南臣服於楚,越君將奉祀禹的神山搬遷到今會稽山。
          最終,秦始皇遊會稽山、刻石,便在今浙江紹興的會稽山,當時為「浙江郡」的山陰縣,後改郡名為「會稽郡」。
          總之,夏代的會稽,不是現在的會稽山,當時的會稽山當在中原或中原東南部。何光嶽先生曾考訂禹時「會稽」當在今山東泰山一帶,可備一說,禹時「會稽」到底在哪,現今尚無一個為學者普遍認可的說法。
          歷史地理學上,考證一個地名是相當複雜的。不過禹之「會稽」不在今紹興「會稽」,基本上是為歷史地理學、考古學領域的學者普遍認可的觀點,這一點上基本沒什麼爭議。
          其實早在徐旭生先生做古史傳說的年代(1930年-1940年代),便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那時候離龍山考古文化普遍發掘還有一段時間,但此時學者已經通過古籍文獻中的禹及洪水傳說,發覺禹治水之地很可能不在江南。後來龍山文化遺存廣泛發掘,今人對龍山末期(不將新砦期獨立的話,相當於舜、禹及夏初)的遺存分佈、社會發展瞭解已經比較深入,自然而然就發現,考古學上的證據並不能支持將古史傳說中的「九嶷」、「蒼梧」、「會稽」、「衡山」等地名定在今名之地,甚至定在戰國秦漢時期所名之地,都是及其有風險的事情。
          不僅是古史傳說,就連文獻時代《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以及《史記》的早期記載的地名,很多都與今名完全不在一處。比如「豫章」,後世秦漢「豫章」在今江西,而《左傳》記載吳師入郢之役中的「豫章」則在今河南南陽新野一帶,又稱「豫章大陂」,所以也有認為「豫章」之名是楚人開發江西時帶過去的。因此「會稽」之名起初不在今「會稽」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用今名考訂古名是極度容易出錯的,地名遷移太過頻繁,行政區劃名稱流變更是複雜。比如西周時期重要封國鄧國,以及楚秦漢鄧縣的地望,以往學者依地名考證在今河南鄧州,結論大錯特錯,實際上今鄧州戰國秦漢稱「襄」、「穰」,後來學者公認鄧國地望在今襄陽市樊城區鄧城遺址。連《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直接有記載的地名,都會因此搞錯,何況夏朝還未建立時的地名呢?
          一般對「會稽」的不同觀點,多在於其地名何時移動至今紹興,也有學者認為戰國中後期的「會稽」還在浙江以北。又或是考證其地原在哪,比如何光嶽先生考訂在今山東泰山一帶,也有學者進一步推論是在今泰山附近的嵩里山,這個目前尚無定論。
          戰國末年與秦代「會稽」在今紹興則因有秦始皇會稽刻石、秦始皇東巡上會稽,與《史記》記載,倒是沒有爭議。
          以上是从百度和知乎上找到的对“会稽”来历的一些分析和认知。
          会稽郡不是这里的重点。可以说会稽郡的设立基本没有什么异议,秦始皇时搞的,证据确凿。
          问题仅在于会稽这个地名和大禹的关系。
          从所找到的对会稽地名的解析看,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解释最为权威,但也是最令人怀疑的。它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会稽,作为地名,又叫茅山,苗山,防山。
          这个是很关键的,说道防山,不由人联想到“防山以水之'"的历史记载,这个防山跟历史上余国的灭亡关系极为密切。也有人联想到防风氏的防山,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矛盾,甚至是统一的。在讲茅山,苗山,明眼就能看出来,这两个地名就是同一个地名的异写。


          IP属地:安徽5楼2023-10-30 21:03
          回复
            不仅如此,会稽的另一个称呼蒙山,更是让人,想到蒙山、苗山
            、茅山,都是同音异写,根本就是同一个所指对象。苗山、茅山、蒙山就是虎山。祭祀虎神的山。
            这是虎图腾部落,祭祀神仙的山。
            再联系到防山,从山东的蒙山到邳州的防山,再到浙江的防山(茅山)。一路向南迁移的迹象极其明显。
            防山就是邳州的禹王山的南移。
            那么会稽作何解释?会稽是吴越古音,如此而已。就像诸暨,诸稽,者旨,鳩兹,一样。你研究他们的字面、字形意义,是毫无意义的一样。因为真相很可能就是,当初会稽就叫诸稽,中原姬周文字系统为了辨别起见,就将其中的一个改成了会稽,纯粹就是出于偶然。因此会稽就是诸稽,或者诸暨,或者者旨,或者鳩兹。仅仅是因居住族群而名地名山名而已。
            问题来了,会稽是因为诸稽氏迁居而得名。这个诸稽氏有证可查,无论是经典史传还是青铜器铭文都有明确提及。这个诸稽氏来自彭氏,是余国显族。后来在江西出土文物中有记载,在古越过更是王族,者旨予赐就是诸稽郢。
            因此,说会稽和越国关系密切自不待言,与中原的余国关系密切,证据显明。但是,————会稽或者诸稽氏与余氏之间有什么关联,现在尚未见到切实的证据。
            大禹和诸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改成大余国跟诸稽的关系,那就是一目了然的了。
            现在剩下的唯有余氏与诸稽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未解。


            IP属地:安徽6楼2023-10-30 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