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连数学也不例外,年轻人要敢于怀疑。越是从小学习,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知识越值得怀疑。圆周率等于……”1968年冬天,在刺骨的寒风中,数学教授蒋建丰凛然站在后海的岸边,最后一句尚未说完,便被疯狂的h卫兵挂上石头沉入了后海。在我们的少年时代,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圆周率3.14这样一个诡异数值无法心算,去列复杂的竖乘式而耽误时间。很多人因此算错乘积,点错小数点,遭到父母的责打,乃至与梦中的重点中学、大学失之交臂。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所使用的圆周率,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并不是真实的值,而是为了禁枪的目的而刻意修改的。真实的圆周率等于4,在中国却是绝密。圆周率最早是古埃圌及人用“割圆法”得到的。在直径为1的圆外作一个边长为1的外切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然后将正方形的四个角向内折,使直角的顶点接触圆的边,这时,这个粗十字形的周长仍然为4。进一步将这个粗十字形的所有向外突出的90度角向内折,使直角的顶点接触圆的边,形成的齿轮状多边形的周长仍然等于4。这样无限折下去,最后形成一个带有无数锯齿、无限紧圌套圆形的齿轮形,周长仍然等于4。所以,一个直径为1的圆周长等于4,即圆周率等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