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在孤独中自愈
我们每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周国平孤独,或许是作为群居动物的我们无法接受的一种状态。在现代社会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我们,不住为马斯洛需求所困。
孤独或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鲁滨逊式孤独”——被困孤岛的他,常年与自己的影子为伴,他渴望有个能一同聊天的同伴。正如电影《独行月球》中的独孤月一般,他在发现他一直认为的幸存人类发出的信号不过是因电线晃动引起的电波紊乱时,支持他不至于溺于孤独深渊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被狠狠切断。万千银河中,何处是故里?第二种是“周树人式孤独”——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贰·家族遭受的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从不孤独——在百年间共有39位成员。布恩迪亚家族又是最孤独的——家族中拥有相同姓氏的人必然走向相同的结局——称为“阿尔卡蒂奥”的男性一定身材魁梧,处事激进,称为“奥雷利亚诺”的男性一定身材瘦弱,处事保守,但会有一番作为。书中还设置了很长的一段伏笔,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利亚诺第二是家中的第四代男性,他们两人是李生兄弟,二人小时长相也十分接近,于是经常玩互换身份的游戏。在原文中是如此埋下伏笔的——“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能准确无误地分辨二人。他们渐渐长大,变得不再酷似,但乌尔苏拉仍暗自寻思,他们会不会在玩复杂换名游戏的某一时刻混淆,从此永远对换了身份。”后文中,奥雷利亚诺第二变得蹦肿好客,最终弃死在费尔南达的床上。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十分瘦削,孤独终老。最终二人同时死去,作者仿佛又向我们开了个玩笑——“两具尸体被放进同样的棺材,他们在死亡中重新变得酷似,就像童年时一样.……在最后一刻的慌乱中,悲伤的醉汉抬棺材出家门时弄混了,把两人各自下葬在对方的坟墓里。”二人最终未能逃脱姓氏的束缚。布恩迪亚的家族源于乱伦,同样终于乱伦,第一代的夫妻便是表兄妹关系,因为当时的人们相信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会带有猪尾巴,但二人仍是生下了正常的孩子。在家族的最后,只剩下了第六代男性——奥雷利亚诺和她的姑姑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二人互生情愫,独享二人世界,此时的大家族俨然已经荒废,墙上爬满青苔,未曾有人打扫,乌尔苏拉在生下家族的最后一人一—罗德里戈后大出血而死,而带有猪尾巴的罗德里戈被蚂蚁拖走,噬咬而死。奥雷利亚诺却在独自破译古老的手稿——其中记载着他们家族的命运,本书到这儿也就到了末尾,在这里本书积攒的所有情感来到了高潮,这也是最让笔者震撼的一段。
叁·民族的孤独
拉丁美洲,遍布着极其美丽而又极其不幸的土地。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随风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殖民者的长枪大炮,殖民者如同吸血鬼一般吸食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民族企业一次次兴起却被一次次打压,与布恩迪亚家族一次次兴起却又一次次衰落的命运如出一辙,使人不由想起芹溪先生的石头记——同样地将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融入一个家族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比莎翁的李尔王更使人不忍卒读的悲剧,马尔克斯以其锐利的笔触控诉了殖民者,也同样为拉美人民带来了黃夜里的一束光
肆·全人类的孤独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每个人皆为孤岛,我们来源于星辰,我们探索着星辰,我们终焉于星辰。人的共情能力终是有限的。正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道: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每个人都在日复一日地重复,每个人都在对抗着嫡增,每个人又终将归于繁星。我们的处境不正如受众神处罚的西西弗斯,每日推着巨石上山,行将至终点时却让巨石滚下,如此往复?我们每个人都在将空装入行囊,但空并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我们得用空这种存在来填满自己。这种孤独避无可避,只能想方设法地减少这种令人生厌的感觉,我们做不到完全换位思考,但我们可以在社交中去照顾对方的情绪,在一座座情绪孤岛间努力架起桥梁,在与嫡增的对抗中,我们既然不得胜利,那也须拼尽全力,生当如夏花般绚烂。然而彼时彼刻,马尔克斯正在以他怪诞而温柔的笔触,将一个经受无止尽轮回的大家族展示给我们,并将其谱写为颂歌,以饲于每一个有幸与《百年孤独》会面的读者。
End我们每个人都在忍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在翩翩起舞。
我们每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周国平孤独,或许是作为群居动物的我们无法接受的一种状态。在现代社会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我们,不住为马斯洛需求所困。
孤独或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鲁滨逊式孤独”——被困孤岛的他,常年与自己的影子为伴,他渴望有个能一同聊天的同伴。正如电影《独行月球》中的独孤月一般,他在发现他一直认为的幸存人类发出的信号不过是因电线晃动引起的电波紊乱时,支持他不至于溺于孤独深渊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被狠狠切断。万千银河中,何处是故里?第二种是“周树人式孤独”——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贰·家族遭受的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从不孤独——在百年间共有39位成员。布恩迪亚家族又是最孤独的——家族中拥有相同姓氏的人必然走向相同的结局——称为“阿尔卡蒂奥”的男性一定身材魁梧,处事激进,称为“奥雷利亚诺”的男性一定身材瘦弱,处事保守,但会有一番作为。书中还设置了很长的一段伏笔,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利亚诺第二是家中的第四代男性,他们两人是李生兄弟,二人小时长相也十分接近,于是经常玩互换身份的游戏。在原文中是如此埋下伏笔的——“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能准确无误地分辨二人。他们渐渐长大,变得不再酷似,但乌尔苏拉仍暗自寻思,他们会不会在玩复杂换名游戏的某一时刻混淆,从此永远对换了身份。”后文中,奥雷利亚诺第二变得蹦肿好客,最终弃死在费尔南达的床上。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十分瘦削,孤独终老。最终二人同时死去,作者仿佛又向我们开了个玩笑——“两具尸体被放进同样的棺材,他们在死亡中重新变得酷似,就像童年时一样.……在最后一刻的慌乱中,悲伤的醉汉抬棺材出家门时弄混了,把两人各自下葬在对方的坟墓里。”二人最终未能逃脱姓氏的束缚。布恩迪亚的家族源于乱伦,同样终于乱伦,第一代的夫妻便是表兄妹关系,因为当时的人们相信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会带有猪尾巴,但二人仍是生下了正常的孩子。在家族的最后,只剩下了第六代男性——奥雷利亚诺和她的姑姑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二人互生情愫,独享二人世界,此时的大家族俨然已经荒废,墙上爬满青苔,未曾有人打扫,乌尔苏拉在生下家族的最后一人一—罗德里戈后大出血而死,而带有猪尾巴的罗德里戈被蚂蚁拖走,噬咬而死。奥雷利亚诺却在独自破译古老的手稿——其中记载着他们家族的命运,本书到这儿也就到了末尾,在这里本书积攒的所有情感来到了高潮,这也是最让笔者震撼的一段。
叁·民族的孤独
拉丁美洲,遍布着极其美丽而又极其不幸的土地。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随风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殖民者的长枪大炮,殖民者如同吸血鬼一般吸食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民族企业一次次兴起却被一次次打压,与布恩迪亚家族一次次兴起却又一次次衰落的命运如出一辙,使人不由想起芹溪先生的石头记——同样地将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融入一个家族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比莎翁的李尔王更使人不忍卒读的悲剧,马尔克斯以其锐利的笔触控诉了殖民者,也同样为拉美人民带来了黃夜里的一束光
肆·全人类的孤独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每个人皆为孤岛,我们来源于星辰,我们探索着星辰,我们终焉于星辰。人的共情能力终是有限的。正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写道: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每个人都在日复一日地重复,每个人都在对抗着嫡增,每个人又终将归于繁星。我们的处境不正如受众神处罚的西西弗斯,每日推着巨石上山,行将至终点时却让巨石滚下,如此往复?我们每个人都在将空装入行囊,但空并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我们得用空这种存在来填满自己。这种孤独避无可避,只能想方设法地减少这种令人生厌的感觉,我们做不到完全换位思考,但我们可以在社交中去照顾对方的情绪,在一座座情绪孤岛间努力架起桥梁,在与嫡增的对抗中,我们既然不得胜利,那也须拼尽全力,生当如夏花般绚烂。然而彼时彼刻,马尔克斯正在以他怪诞而温柔的笔触,将一个经受无止尽轮回的大家族展示给我们,并将其谱写为颂歌,以饲于每一个有幸与《百年孤独》会面的读者。
End我们每个人都在忍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在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