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体重70kg,巡航功率来说,30以下,几乎没啥差距,也就小几W的差距,1点几,2点几的样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腿稍微用点力,可能10几W 20几W就上去了,30-35的开始出现差距,大约2%-4%之间,看百分比感觉非常小,但这个时候实际功率差距已经有了,35的速度,巡航210W,就算3%的差距,功率就是6.3W,别小看6W,210W很多人就很难达到,多加6W就是216W,只会更累,更容易骑崩,而这个速度就能看出来一个人是练过还是没练过,这也是一个分水岭,很多人就卡在了35速度上不去的原因也在这,210W,一般人很难达到,需要刻意训练才能到,而练过的人216W骑个1小时一点问题没有,没练过的,210W可能也就能骑个10分钟15分钟,20分钟都费劲,平时大家一起玩一个游戏:斗狗,猫捉老鼠,狼追羊(都是一个游戏,名字不同),练过的一般都是追人的,而且很容易追上,就是因为练过的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功率长时间骑(怎么也得40分钟,1小时,1小时后,小狗基本都没体力了),所以很容易追上,而40的速度,看实际情况是3%-7%之间,40巡航已经是310W,5%就是15W,这就非常明显了,爬坡车明显骑不过气动车,而45的巡航功率已经高达430W,这个功率的功体比大部分人已经是6以上了,环法巨佬级别了,有的巨佬巡航功率可能都没430W,也就380的样子,这个时候两个架子的差距大约8%左右,实际功率差了30几W,30几感觉不大,如果是150W和180W,那确实不大,180W很容易达到,但430W和460W的差距,十分巨大,460W是啥概念,70公斤左右的人,7%的坡度,均速能达到22左右,这个数字看着不咋滴,实际上是英孚教育现役车手奎因的爬坡数据,温波的爬坡数据更高,功体比将近7,卖鱼佬70公斤体重,7的功体比,就是490W,所以430W 460W,还要持续球几个小时,一般人非常非常难练,可以说几乎不可能达到,所以,你看环法比赛,如果赛道坡多平路少,巨佬们才会用爬坡架,2023巴林队的爬坡巨佬莫霍里奇就骑着斯特拉赢了两场爬坡赛,剩下比赛他骑得都是瑞克多。我要没记错,瑞克多40公里是209W,但斯特拉是220W左右,差了11W。
所以,差距是有,但要看水平,35巡航一下可以忽略不计,35以上就慢慢出现差距了,速度越快,差距越大。
不过,骑车子就一个字:练。
腿粗没毛病,腿粗骑啥车都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