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禄堂年轻时候三体式照片:此时尚未改立掌,但是重心在后腿。

孙禄堂为普通国民班演示的三体式:因民众直接上重心在后腿三体式强度太大, 所以演示了一张重心五五分的三体式照片,但是真想练好三体式的 此种五五分最好别练 。

孙禄堂低位临界三体式照片。
能站成这样 重心从上到下保持一直线,并且能站的外三合内三合空灵状态 达到一小时以上不换腿 ,把后腿站空了,活着人里 基本没有了。注意仔细看孙老的身体重心 不仅重心在后腿 而且他的重心已经远远后于脚后跟。
三体式的核心关键不是站的多低 而在于重心前后能拉的多后 不是越往低越难 而是身体整个平面越往后越难!只要真的站过三体式并且姿势到位的,都会知道站这个桩开始是多么的痛苦,简直如酷刑上身,尤其下肢基础比较薄弱的,简直可以瞬间就站到虚脱。

三体式如果没有任何老师正确的指点纠正自己看着照片站99%的人动作是错误不标准的,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至少开始得有一次老师指点。每个人的天赋和程度相差很多,对于一些协调性好身体重心正的和稳的人,老师一掰姿势就容易到位(程度先不说,比如高低以及向后程度),而比较僵硬的下肢薄弱重心不稳的人则需要花大功夫很多次纠正,自己平时练的时候,请一个朋友看着,告诉他们要点,然后按照要求看着自己的姿势帮掰正,因为自己是看不清楚自己的,旁人看最清楚,即使开始一站标准也会随着时间消耗姿势变形,在别人注视下随时帮你拨回正确姿势,则可以达到最大收益。在正确的姿势下多站一会收获的内劲最快。
至于形轴意轴我还并没有考虑和想的那么多。我觉得这不是完全割裂的,是一体的。开始站基本都很难向后,所谓首先要练出胯来就是这个意思,要肩部胯部四个点一整个身体平面同时往后抽,每次练习都如此尽量往后抽,命门外突拉伸,后腿膝盖绝对不能超过脚尖,则自然可以渐渐站的向后,这是个累积过程,这个过程开始很痛苦,做不到是因为练的程度或者姿势并不准确。
而对于重心点,其实三体式的重心并不是落在后腿上,那样就是重心偏右或偏左人往一边倒了,很多初练的都容易这样。而是要整个身体重心坐在后腿跟那个平面前后脚之间的中心点,这才是准确的重心位置,不偏不倚就是这个意思。当你坐准这个中心点的时候,前后脚完全胯部抽紧,身体垂线完全拉直,你的身体里就会有奇妙的变化,你会瞬间后腿发热有热流直接从脚底冲到脑门,那就是找对重心点了。孙存周先生说过一句,对于初学者,不用谈什么气啊意啊神啊,能领略这个重心把握好这个重心,那就是内力了。实践下来确实如此。最简单的道理最真实最有效,复杂问题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