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在吧 关注:9贴子:440

没人在,就挺好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24 18:17回复
    天心者,三才同禀之心,丹书所谓玄窍是也,人人具有。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启则长生,闭则短折。
    委之命数者,凡夫之见也。无人不愿求生,而无不寻死。夫岂别有肺肠哉?六根以引之,六尘以扰之,骎骎年少,转眼颓殁。至人悯之,授以至道。诲者谆谆,听者渺渺。其故何哉?盖不明大道体用,而互相戕贼。如是求生,犹南辕而北辙也。夫岂知大道以虚无为体,以隐现为用?故须不住于有,不住于无,而气机流通。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03 20:37
    回复
      吾辈功法,惟当以太一为本,金华为末,则本末相资,长生不死矣。斯道也,古来仙真,心心相印,传一得一。自太上化现,递传东华,以及南北二宗。
      道本无隐,而心传极秘。非秘也,非心授心受,不能授受也。口传固妙,而领会难一,况笔示乎?是以太上大道,贵乎心传。而授受于乌睹之中,豁然而开,师不得期授于弟,弟不得期受于师。真信纯纯,一旦机合神融,洞然豁然。或相视一笑,或涕泣承当。入道悟道,均有同然者。第或由悟而入者有诸,由入而悟者有诸,未有不由心一、心信而入而得者。不一则散,不信则浮。散则光不聚,浮则光不凝。不能自见其心,又何能合太上所传之心?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04 10:39
      回复

        潘静观就是太乙金华宗旨的作者,也是朱元育的弟子。


        IP属地:安徽7楼2024-03-08 21:21
        回复
          (悟真篇阐幽,序)
          悟真篇者,宋紫阳真人天台张平叔所撰也,紫阳出海蟾刘祖派下,为南宗第一祖,悯世人不知金丹大道,堕落旁门,特作此书,令学者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耳。
          此书源头出自阴符、道德两经,其作用则略仿参同契,大抵是恐泄天机,不敢直说,故有药物、炉鼎、火候之法象,有乾坤、坎离、龙虎、铅汞之寓言。
          奈言之愈谆,世人愈昧,孰知真者,即人人具足之真性命也,性命在先天本来一体,在后天必须全修。大约有为之功所以了命,无为之道所以了性,性命俱了,适还其具足之本来,有为即无为,后天即先天也。
          所谓无上至真之道也,篇中种种法象寓言,迷之即一切皆妄,悟之即一切皆真。盖言真则性命在其中,言悟则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在其中矣。
          书中大约分性命两宗,性宗是无圣无凡妙觉本源,人人可以与闻。命宗乃是超凡入圣金丹作用,非真师无由启发。兼之近代旁门妄加笺注,迷误后学,下者甚至流入炉火彼家,高者亦不过独修一物,祖意晦塞久矣。天不爱道,愚敢尽泄师授真诠,以阐其幽焉。


          IP属地:安徽8楼2024-03-08 22:14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10 10:32
            回复
              佛是觉悟的意思,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性),也就是道的存在。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07 19:49
              回复
                伍冲虚《天仙正理》中说:“论炼己者,论其成始成终之在真我”。又在注解中说:“真我是说自己的本来面目,也是元神本性的别称。所谓的採药炼药,筑基成在开始的,都是由炼己证得本来面目成在了开始,所以要修性于开始。所谓的伏气胎息,为了脱胎出神,成为还虚在最终的,也都是由炼己证得本来面目成在了最终,所以也要修性于最终。始终都是因为本性而成仙。能回到真性的,就是仙,不能回到真性的,就不是仙。世世代代的愚人,不知道仙就是自己的本性,与佛就是性是相同的,所以举世谈仙而不知道仙的所学,也都无所成。但仙圣开始说炼己,是因为它有相对者,是用在世法世念中去逆回而言的。最后说炼神还虚,这个性已无相对者,独还于虚无寂静而言的。其实都只是一个真性而已。世上的愚人落于外面的邪说,妄执邪见,偏于谈仙或谈佛,而说仙不是性,而佛是性,说佛毕竟与仙是不一样的,不信法华经(佛经)所说的“仙人授佛妙法,如来因之成佛。也不信华严经(佛经)所说的“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既然不信佛言,何必强谈佛?我说他们不但不知仙,不知佛,并且也不知道自己的本性,而徒然用妄言诳语惑世自堕,可惜在仙佛法海中不能见一点水沫,真可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07 19:54
                回复
                  佛门的修心,也有真心(元神)和假心(识神)的区别,而实际上真心假心都是同一个心,就象一只手的正反面一样。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4-07 20:00
                  回复
                    静是为了得到动,而动也是为了得到静。无论是静里的动,还是动里的静,都离不开阴阳动静的循环,这个能让事物循环起来的规律,就是道。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07 20:44
                    回复
                      有人说太乙金华宗旨是扶乩降灵之作,其实这些都是当时的托名,太乙金华宗旨出自潘易庵为首的七人小团体,而潘易庵也就是潘静观,常州人,师承朱元育(云阳真人),太乙金华宗旨中就有“朱子(云阳师,讳元育)尝云(曾经说过)”,可见太乙金华宗旨的方法出自于朱元育的传授,在潘静观这些弟子毕业时,朱元育就都赠予了《邱祖语录》一书作为凭证和心法,而邱祖语录中就有“回光不只是金丹功法,更是宗门的真诀。有摩顶,受记的含义,吾宗皆是此法”。代表了回光之法是北派龙门的真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4-11 16:08
                      回复
                        太乙金华宗旨,太是大之极,乙是一的谐音,金是不朽,华是光的明亮,宗是根本,旨是主要意思的表达。这个极大的道是不朽的生命之光的根本和来源。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4-12 21:43
                        回复
                          这是包括了一切在内的(大),也是最高的佛法(佛顶),就象过去诸佛的重新到来(如来),更是自己里面的原因(密因),通过实践的修习,并得到了证实(修证),彻底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了义),许多有觉悟的人(诸菩萨),可以通过许多的道路(万行),一切最终都要进入这个坚固永恒的禅定中来(首楞严经)。
                          首楞严者,一切必竟坚固。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4-13 09:40
                          回复
                            太乙,太一,指的是道的大,道无不包。金华,这不朽的生命之光,其实指的也是道,是说道的小,无不在,一切都是生命的演化。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4-13 10:55
                            回复
                              自然就是道,道没有名字,也没有相貌,它仅仅是个生命的本质,一个开始就存在的精神意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4-13 1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