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希瑟15年调和威士忌,酒精度:46%vol;
比利沃克对于白希瑟15年的配方进行部分公开:采用:53%谷物威士忌+23%北高地麦芽威士忌+20%斯佩塞麦芽威士忌+4%艾莱岛麦芽威士忌原酒。白希瑟15年的原酒,先原酒厂美国橡木桶与西班牙雪莉桶中陈酿12年后,经过严格挑选调和。然后将调和好的酒体在格兰纳里奇酒厂中继续放入西班牙Oloroso雪莉桶、西班牙PX雪莉桶以及美国全新橡木桶中进行双重熟化系统继续陈酿3年,最后以46%的酒精度进行装瓶。
品饮笔记:
闻香:石楠花蜜、奶油太妃糖、橙皮伴有一丝淡淡的海风;
口感:入口顺滑,石楠花蜜、烟熏乌梅,杏仁和少量木质烟雾风味;
余韵:中等偏短,夏威夷果及一点点焦糖玛奇朵的感觉;
我的评价:
这款威士忌虽然酒体不算厚重,甜度也不是很高,余韵也偏短,但是不失为一款有点趣味的威士忌。比利沃克的这般操作让我自然想到帝王4次陈酿的高年份调和系列,但是对比帝王的这个系列还是逊色不少,我本人也不建议喝过帝王高年份调和的朋友尝试这款威士忌,多半你会失望的。
PS:基于这款威士忌再多说几句:首先比利沃克很厉害,但是他不是神,尊重即可,膜拜没必要。
其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现在喝威士忌的方式,我自己的定义是“开瓶单一麦芽,入口纯麦调和”,对于500元价位以下的口粮对我来说多半都是不太满意的,基于用桶及酒的品质她们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我基本都会开瓶喝50-100ml左右,然后对她们进行小容量的勾调,直到在保留原酒基础风格的前提下调到自己相对满意的程度,然后调和成一整瓶纯麦威士忌,然后把她喝掉。
还有对小白说一下,单一麦芽威士忌特指的是单一酒厂的麦芽威士忌,除了单桶,酒厂也是进行调和后再装瓶的,所以单一麦芽和纯麦威士忌本质上原料都是一样的,没有品质高低之分。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其中一个小调酒小配方,用漆味不太大的波本威士忌(譬如活福双桶或酩帝诗波本)和雪莉桶强威士忌(格兰多纳桶强或雅伯莱阿布那桶强)按照自己喜欢的比例先调和成一瓶调味威士忌,然后遇到自己不太喜欢的40-43%vol单一麦芽威士忌时,可以加入¼比例的调味威士忌(或自己喜欢的比例)将其变成一瓶纯麦调和威士忌,调和后的威士忌酒体会更厚重,层次也会多变,相信你自己,趣味性极高。
我用不到400元的成本做的纯麦调和威士忌绝对碾压这款白希瑟15年,比利沃克老爷子对不住了,我真是实话实说。


比利沃克对于白希瑟15年的配方进行部分公开:采用:53%谷物威士忌+23%北高地麦芽威士忌+20%斯佩塞麦芽威士忌+4%艾莱岛麦芽威士忌原酒。白希瑟15年的原酒,先原酒厂美国橡木桶与西班牙雪莉桶中陈酿12年后,经过严格挑选调和。然后将调和好的酒体在格兰纳里奇酒厂中继续放入西班牙Oloroso雪莉桶、西班牙PX雪莉桶以及美国全新橡木桶中进行双重熟化系统继续陈酿3年,最后以46%的酒精度进行装瓶。
品饮笔记:
闻香:石楠花蜜、奶油太妃糖、橙皮伴有一丝淡淡的海风;
口感:入口顺滑,石楠花蜜、烟熏乌梅,杏仁和少量木质烟雾风味;
余韵:中等偏短,夏威夷果及一点点焦糖玛奇朵的感觉;
我的评价:
这款威士忌虽然酒体不算厚重,甜度也不是很高,余韵也偏短,但是不失为一款有点趣味的威士忌。比利沃克的这般操作让我自然想到帝王4次陈酿的高年份调和系列,但是对比帝王的这个系列还是逊色不少,我本人也不建议喝过帝王高年份调和的朋友尝试这款威士忌,多半你会失望的。
PS:基于这款威士忌再多说几句:首先比利沃克很厉害,但是他不是神,尊重即可,膜拜没必要。
其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现在喝威士忌的方式,我自己的定义是“开瓶单一麦芽,入口纯麦调和”,对于500元价位以下的口粮对我来说多半都是不太满意的,基于用桶及酒的品质她们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我基本都会开瓶喝50-100ml左右,然后对她们进行小容量的勾调,直到在保留原酒基础风格的前提下调到自己相对满意的程度,然后调和成一整瓶纯麦威士忌,然后把她喝掉。
还有对小白说一下,单一麦芽威士忌特指的是单一酒厂的麦芽威士忌,除了单桶,酒厂也是进行调和后再装瓶的,所以单一麦芽和纯麦威士忌本质上原料都是一样的,没有品质高低之分。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其中一个小调酒小配方,用漆味不太大的波本威士忌(譬如活福双桶或酩帝诗波本)和雪莉桶强威士忌(格兰多纳桶强或雅伯莱阿布那桶强)按照自己喜欢的比例先调和成一瓶调味威士忌,然后遇到自己不太喜欢的40-43%vol单一麦芽威士忌时,可以加入¼比例的调味威士忌(或自己喜欢的比例)将其变成一瓶纯麦调和威士忌,调和后的威士忌酒体会更厚重,层次也会多变,相信你自己,趣味性极高。
我用不到400元的成本做的纯麦调和威士忌绝对碾压这款白希瑟15年,比利沃克老爷子对不住了,我真是实话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