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韦特伊挪筱利亚 北汀老师的耐心解答和无私奉献。带新人这块,北汀老师是绝对的专业和认真。而且北汀老师还是作曲、编曲的高手,把干货都拿出来分享了









。
然后,给亲友提一些可能得罪人的建议吧。
@拥有明天007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复音口琴的编配原理了,理想状态下,有和声乐器基础,再了解这些会比较好。
复音口琴的编配原理,其实是微缩版本的编曲,考虑的要素很简单:在有限的音孔内(正常人最多含9孔),安排和弦、节奏、旋律,尽最大努力【还原】,这一切都要在9孔以内完成。
和弦基本参考原曲,在口琴上着对应的位置。节奏的话,复音口琴也做不出太复杂的,大小伴奏算是常用的,区别就是四二拍、四三拍。旋律就不用赘述了。
例如,为啥我在第15小节用了F大调口琴,因为原曲这里就是F和弦,想要获得F和弦就只能用F大调口琴吹气打舌伴奏,FAC三个音同时出来。旋律上,B音做不出来,万不得已,用D音替代,因此旋律变为CDCDCD。节奏上,小节内六个音,CD CDCD,如果我吸D音的时候打伴奏,那么就得到G 降b DE同时发声,这几个音在一起显然不是F和弦构成音,所以选择在旋律进行到C音的时候打伴奏。
低音进行之类的暂时都不用考虑,做不出来。
阁下真想了解一切细节的话,给你个干货:键盘乐器基础,比如电子琴,找个曲子分别在12大调上弹会,熟悉一下旋律与和声的关系;在白纸上分别画出一套36支口琴的音阶图,用音名(CDEFGAB),标注;最后把你弹熟的曲子,在复音口琴上做出来(带舌伴奏)。这一套下来,阁下现阶段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乐器毕竟是要上手的,不上手那叫雾里看花、越看越花。很多理论知识你似乎很熟悉,这就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真熟悉了,也不该提出那些问题,直接把口琴音孔当成键盘的映射,吹就完了;关系大小调这个概念也提了很多次,但首先复音口琴是固定调乐器,注意关系大小调对于你配琴有直接意义,其余就没啥意义了。还有功能音级,有帮助但是意义不大,一般意义上的改编曲子不需要你去给它充重新定义音级,把和弦、旋律、节奏尽量还原在复音口琴上就OK了。
思考是好事,乐感好是天赋,但是,弹吉他的对指板不熟、弹钢琴的对键盘不熟,成天研究和声、对位,那也就和乐器本身没太大关系了。就算把我和北汀老师当成AI问答机来使用,也不过是一遍遍强化我和北汀老师的记忆,让我俩复习知识。真想了解复音口琴,你得上手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