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在武器平衡方面的惊世智慧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了,这个贴主要是我个人对箭头惊世智慧进行解析的一个尝试,同时对箭头武器平衡思路进行一些个人向的分析,所以会有存在大量个人主观黑屁,还望见谅。
首先明确一点,HellDivers2中的平衡逻辑和一代并不相同。
一二代之间付费模式的差异使得一二代平衡逻辑必然不尽相同:一代的DLC中必然要有能吸引玩家付费的点:要么有输出强力到能降低游戏难度的武器,要么包含造型非常炫酷的道具。而二代则改变了付费方式,因此不会有“某武器在通行证里”就必须很强的情况。
当然,付费模式差异只是影响平衡思路的“其中一个因素”,真正使二代与一代截然不同的还得是游戏视角的变化:从45°固定俯视角同屏合作变为第三人称TPS。除了视角的变化,游戏定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二代更偏向于“拟真”,玩家不能仅靠手中武器便能对抗敌人。为了强调合作和拟真,箭头定下了两个思路:“玩家要依赖战备支援武器”和“玩家要合作抗敌”。前者体现在游戏初期一号位武器贫弱的性能和后续平衡中频繁降低一号位武器“割草能力”上,后者体现在武器功能性单一上。
在这两个思路的指引下,箭头进行的一系列奇葩操作就显得合理了起来:只要一号位武器性能足够低,玩家就不得不依赖战备武器作为主要战斗武器,原本的一号位武器在这个体系中只能是“应急武器”。同时,只要武器功能性足够单一,玩家就必须选择不同定位武器进行分工合作。于是就有了目前的一系列操作:面对任何目标都有输出能力的磁轨炮和清杂能力足以和战备武器媲美的破裂者首当其冲,随后莫名其妙砍了一刀重炮手(重炮削弱我是真没看懂,有说法是箭头觉得重炮比狙还狙,但***狙还狙为什么不加强幽默狙而是削弱喷子?)
当然,箭头并不是只会削弱,不过武器加强方面只能说加强了,但方向不太对:喷火在加强前堪称废铁,于是箭头为了提高喷火强度连续两次对火焰伤害进行了增加。但箭头的改动是全局的,所有火焰伤害都享受到了加成,以及至今仍旧存在的客机吞DOTbug。二者结合使得敌对NPC在火焰伤害的运用效率方面远超玩家。玩家点燃虫子后往往会给虫子和地面添加“火焰附魔”,反过来把自己而不是把虫子瞬间烤熟。
以及上次对重机枪MG101的迷惑改动:我们将该武器的最高可调射速降低至900RPM。意义不明而且毫无逻辑。
但与武器平衡方面的混乱相比,箭头在划分战备武器的定位时思路非常清晰,以机枪为例:
三把机枪在机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盟友轻机枪有机枪中最多的弹匣容量、最高的机动性和最好的操控性,但代价是只能清理无甲杂兵(2穿)。MG43机枪则以弹容量、机动性与操控性降低为代价换取了伤害与穿透等级的提升(3穿)。MG101重机枪在MG43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弹容量、机动性与操控性以换取伤害和穿透等级(4穿)。于是我们有了三把定位划分极其明确的机枪。机枪定位说明箭头在数据方面并非只会发挥“惊世智慧”的蠢材,恰恰证明了他们是有能力做好平衡的。
但思路都是歪的,就别指望能把路给走正了.....
首先明确一点,HellDivers2中的平衡逻辑和一代并不相同。
一二代之间付费模式的差异使得一二代平衡逻辑必然不尽相同:一代的DLC中必然要有能吸引玩家付费的点:要么有输出强力到能降低游戏难度的武器,要么包含造型非常炫酷的道具。而二代则改变了付费方式,因此不会有“某武器在通行证里”就必须很强的情况。
当然,付费模式差异只是影响平衡思路的“其中一个因素”,真正使二代与一代截然不同的还得是游戏视角的变化:从45°固定俯视角同屏合作变为第三人称TPS。除了视角的变化,游戏定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二代更偏向于“拟真”,玩家不能仅靠手中武器便能对抗敌人。为了强调合作和拟真,箭头定下了两个思路:“玩家要依赖战备支援武器”和“玩家要合作抗敌”。前者体现在游戏初期一号位武器贫弱的性能和后续平衡中频繁降低一号位武器“割草能力”上,后者体现在武器功能性单一上。
在这两个思路的指引下,箭头进行的一系列奇葩操作就显得合理了起来:只要一号位武器性能足够低,玩家就不得不依赖战备武器作为主要战斗武器,原本的一号位武器在这个体系中只能是“应急武器”。同时,只要武器功能性足够单一,玩家就必须选择不同定位武器进行分工合作。于是就有了目前的一系列操作:面对任何目标都有输出能力的磁轨炮和清杂能力足以和战备武器媲美的破裂者首当其冲,随后莫名其妙砍了一刀重炮手(重炮削弱我是真没看懂,有说法是箭头觉得重炮比狙还狙,但***狙还狙为什么不加强幽默狙而是削弱喷子?)
当然,箭头并不是只会削弱,不过武器加强方面只能说加强了,但方向不太对:喷火在加强前堪称废铁,于是箭头为了提高喷火强度连续两次对火焰伤害进行了增加。但箭头的改动是全局的,所有火焰伤害都享受到了加成,以及至今仍旧存在的客机吞DOTbug。二者结合使得敌对NPC在火焰伤害的运用效率方面远超玩家。玩家点燃虫子后往往会给虫子和地面添加“火焰附魔”,反过来把自己而不是把虫子瞬间烤熟。
以及上次对重机枪MG101的迷惑改动:我们将该武器的最高可调射速降低至900RPM。意义不明而且毫无逻辑。
但与武器平衡方面的混乱相比,箭头在划分战备武器的定位时思路非常清晰,以机枪为例:
三把机枪在机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盟友轻机枪有机枪中最多的弹匣容量、最高的机动性和最好的操控性,但代价是只能清理无甲杂兵(2穿)。MG43机枪则以弹容量、机动性与操控性降低为代价换取了伤害与穿透等级的提升(3穿)。MG101重机枪在MG43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弹容量、机动性与操控性以换取伤害和穿透等级(4穿)。于是我们有了三把定位划分极其明确的机枪。机枪定位说明箭头在数据方面并非只会发挥“惊世智慧”的蠢材,恰恰证明了他们是有能力做好平衡的。
但思路都是歪的,就别指望能把路给走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