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94,546贴子:16,789,525

提升生产力真的能够创造出没人被剥削的世界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这么问了。记得是说提升生产力就有可能让每个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去更多思考更加远离现实的问题吧,然后在那尽头,可以窥见到真理什么的来着?但是现在却开始怀疑了,明明即便是生产力发达的现代,世界上却也到处都是分配不均的现象。那个能让所有人都能得到happyend的未来真的存在吗。


IP属地:广西1楼2024-05-15 00:05回复
    抱歉,我似乎没什么逻辑。有没有人能够帮我理一理现在的困惑。


    IP属地:广西2楼2024-05-15 00:0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其实现在生产力也不是很发达,只是比较过去还不错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15 02:37
      收起回复
        能,这话我说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15 05:55
        回复
          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可能找到能和我相似度接近百分之95的人了。
          反正个人基本理论
          “反宿罪论”,
          “人在各方面皆能量守恒”,
          “信息全面分析的结果理论”,
          “人的价值观塑造形成即基因感受能力(感受指感知能力对于分析新获得的信息的概念掌握等等),基因直接趋势行为能力(生下来就喜欢干什么,有天赋加持),环境影响性)由后天接受到的信息决定)等”,
          “社会矛盾学即边际效用与趋势化”,
          “层级思维”,
          “均衡分析类型思维”,
          “程度,相似度,类型,从属性,全面性,严谨性六大分析点”
          “分析事件产生的信息其目的性,幕后性,生物性,概率性,正负性,时间性,失误性七大性质”
          如果有不足可以补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15 07:10
          收起回复
            1,道理的类型,以及该道理可以分支出不同的情况的类型(如基因问题方面与物理学问题方面不同。基因在组合方面很自由很多先天性格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学习好基因,画画能力好基因,思维速度快严谨基因,先天逆子基因等,但是触及直接或间接导致自己死亡的类型有可能就会导致自己的身为思维载体消失)2道理的程度,以及分析道理分支出的点的程度,有大有小,有或无。(如人的记忆有时候会失忆,程度可以绝对忘记或忘记一部分内容,或失去了记忆组成的某个能量就会觉得自己怎么都想不起来那件事,但是大脑中存在这方面能量的察觉。有或无指没有办法想象到的东西,如外星人不是人类思维具有目的性那又是什么思维呢,所以无方面一般根本没必要想)3层级高度(层级思维)在分析事物时对于某方面道理进行进化,减少缺点,或用于现实与人进行策略博弈(如空城计,要不要进去是一种赌,就看赌不赌,一直运气的博弈,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可以几乎百分之百的战胜对方的策略,俗称聪明人悖论)例子因为人人价值观不同而社会矛盾想到人人价值观相同社会和谐,但人人利己那么人人价值观相同的层级高度就比不过人人利己,主要具有反驳原道理或进化原道理两种共同性质。4非绝对性,任何事物都不具有真正的绝对性,因为存在时间,而有时间就有过程,时间会推演能量的流动,导致各种各样巧合的诞生,只有真正达到时间停止,才能够定义绝对。(但是这样想可能会导致你思维速度变弱,如无限接近百分之百的概率,但你可以拟定无限接近百分之百等于绝对就行)5影响性,主要大部分道理是研究人类规律的,或者推进科研的理论,主要因为我们是人所以主要说明影响性就是对人的影响。道理可以是仅针对你我他,可以是群体,宗教分子,国家等。影响主要指人们不应该这样做减少负面影响,或造成或加重负面影响。(如某某国发表了枪械自由,导致人们受刺杀性概率增加了)6结合性,可以说把某两种道理进行比较或结合,优点相互比较,找出最大的缺点并改正,属于层级思维的一部分吧算是,但是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思想。(如孔子理论,西哲理论,老一代中国哲学家理论等进行结合筛选)7均衡性,均衡要是看过博弈论肯定很好理解,指在权衡利弊过程中有最优均衡或最坏均衡,和结合性不同的是由一个道理中找出。(主要还是找到优点和缺点进行比较吧,权衡利弊来进化)8直接或间接,直接或间接主要还是用于思考影响性,但是也很重要,主要考虑影响防止漏了什么重要细节,导致思维错误。并且这里的间接可以是蝴蝶效应式,你的影响间接造成了某某产生,但是很微弱,但前面也说了微弱即巧合,巧合大部分都是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的。(如前面我说的人人价值观相同就社会和谐,但没有人反驳我我可能很难意识到这个非绝对)9,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都是由能量流动自然形成出来的,在能量这种定义没有被推翻前,但可以说用能量来反驳能量定义,只要能量是绝对的话,那么不可能反驳。每个人的行为也是能量的体现,只不过可能可以说是我们的思维是一种程序,组合成的程序,就比如说你能够思考大部分都是语言系统的功劳,没有语言系统思考都很费力,而你对语言的理解构成需要通过先天自带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声音定义概念来激活语言系统。10从属性,和层级思维的原理差不多,但是主要说明从属性,即某个道理需要各种各样的分支来说明其存在或者合理,延伸来证明的理论也算是一种道理。但是主要还是靠唯物主义分辨从属问题,并且主要还是用在物质理论上的探讨,数学的分支就是各种各样的数学定理,如勾股定理这种。11全面严谨性,指在思考道理时需要保证其严谨合理性,不然很难说服别人。如自由意志如同只要他是对的,用其理论造成的论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里说的都是思维的主要分析前提,当然自身也携带道理性,用这些分析点思考应该可以很好理清你的思维矛盾,或者寻找新思维不会那么难受,当然我个人算是唯物主义。
            如果觉得有用请复制给别人看,让更多的人学习,这样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写的了,谢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5 07:10
            回复
              我个人察觉到,人所谓的“宿罪论”即人成功靠自己失败怪自己,别人失败怪别人,自己有问题而已,评价别人时也用这种性质。但世间万物都可以说是“存在即合理”,都是由能量流动自然生成的(大自然的植物,石头,黑洞,智慧生物,信息,神经传递全是),人的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很奇特的能量流动方式,还没形成成熟价值观时会把所有信息(信息属于能量一种,比较突兀)结合组装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通过价值观来对各种事物进行思考与行动(或无思考无行动,价值观分析某某事件发生或信息自己没有什么具体感觉,接收了一下就不在意忘了。可能主要是价值观认为不重要或判断该信息或事件符合自己的对其的第一印象根据经验直接不去思考和行动,因为为了生活的效率所以一般人都会这么做)。对社会环境进行影响(每个人影响很渺小,但都是连锁反应形成社会风气)。
              宿罪论是一个在人类间很普遍的基因,人在原始时期我觉得人们只会看表面现象不会去看内在形成条件,因为原始人没那么聪明,经验结论以及理论进化没有那么高。就因为思维太狭隘觉得就会形成哪个给好处就要和他好,他是我的朋友,只思考他带来的好处,对你利益造成损失就定为仇人,只思考他带来的坏处。这种简单的思维由人的快乐和痛苦为思维出现条件在心中对于某某人的好或不好没去思考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古时候就纯靠基因,你要不要分享自己现在的利益给别人,古时候纯靠生物亲近感所以可以说是“人之初性本善”毕竟分工合作)宿罪论逐渐刻在了基因里面逐渐慢慢的演变到带领人们共同获利即英雄,造成社会集体利益损失为杀人犯(这里出现了两种对立概念,“人道主义”和“利益受侵犯”。人道主义要求人人平等生命平等,利益受侵犯一般可以说二战爆发因为资本问题加经济危机,所以工人阶级爆发了,但是此时已经上升到报复了,基本精神上被某某人造成了极大的侮辱或伤害或物质受损过于严重就会想沙人。感觉有点说偏离核心)。说实话我被宿罪论搞过好多次,因为别人把持“自己有问题我又能怎么说”很难反驳别人,并且宿罪论算是“在基因中遗传,在社会中稳定的理论(社会稳定因为人具有社群性,很多情况都以大众为基准但也需要注意大众的价值观)”。宿罪论就一种自我自证自己的思维,只要这个理论是对的就可以用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说。(这里对理论的认可又会涉及到“人状态条件经历和信息差问题以及思维未触及层级思维导致产生自我良好循环”。“人状态条件经历指你父母体验过人人都干农活的时期,他们就认为人生下来能吃苦,但却没有考虑到人的普遍基因社群性问题,最后还给孩子说我们以前能吃苦你为什么不能,最后孩子结局肯定不好。即把自己体验过的状态条件认为别人也应该这样,但是并没有体会过孩子目前的环境无法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导致自我认知是对的。[这里又涉及人的自我感知正确,孩子认为父母理论盲目不全面,都不理解他,父母认为孩子很懦弱而施加压力。基本这种情况就是负和博弈了即双方都造成利益损失。人没有接收全面的信息接收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基本]”信息差就是指不同的信息获取途径如“手机电子高效信息获取,社群交流信息,书籍交流信息等主要信息途径。交流圈不同矛盾自然容易产生,并且要是都拿对方的缺点来说那么就无解了。当然存在一个人理论是真的对的但被指责方就说他的不完美处,就照样无解。”)
              你在向别人解析其缺点时很容易出现双方自认为对并反驳对方,并且用非掌握完全与严谨的信息无法意识沟通需要语言在逻辑方面严谨,论据严谨,讲解全面。并且这种现象基本由“宿罪论”产生并占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沟通的绝大多数。
              希望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理解对方的动向以及意识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双方都能把持保证沟通表达的完整严谨性以及友好,这样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人自你这个也很符合信息差问题。即没有体验过某经历或状态就无法感知其在你大脑里的思维处理。就指没有了解过根本不可能想的到。就比如“语言系统”,是逐步进化出来的,一种渐变式程度变化。
              “关于为什么战争过后人人都很团结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与人之间会越来越变利己这种问题”。宿罪论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并不能和睦相处,说别人不好别人自然不爽,而不是去理解对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有因为某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你不断用印象去阐述他的所有行为都可能会是印象中的那样,除非过于超出逻辑或层级高度很高的言语。人还有个基因在没有价值观是“团结”的情况下并体验物质享受大于人与人之间精神互利的享受,就会出现追求物质变得利己。这样导致恶的传递人和人之间不能直接信任,也很难相互理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15 07:10
              回复
                即趋势化(马太效应)和边际效用。
                趋势化就是顾名思义向着某方向的不断加强加深的变化,就如同有钱人越有钱,穷人越穷,自信者越自信,悲观者越悲观。但这些情况的产生都主要是因为“你的大脑感到不自信或自信,你自信或不自信各体现为稳重和慌张在干涉某些东西方面或做事情,你慌就导致你的实际行动的效果可能会不尽人意(比如学习方面自信是自负但还没有程度那么深,此时你对学习也不怎么自信,自慌就很容易导致你学习效果降低,考试成绩出来人总是第一眼看表面现象,然后就会觉得自己很弱,很弱就更慌了,再比如画画唱歌等等只要是人做的事情都有符合条件),这里就必然涉及到“人的群体效应,宿罪论,以及先天基因直接趋势化,先天心理素质基因,先天学习能力基因等等”
                群体效应就指你出生都基本会接触到人,并且人与人之间产生交流,并且你很容易依赖人类社会群体,群体认为对的你大概率也会认为是对的,你相信群体,并以群体为基准来判断事物正确性,人与人之间的感知是无法衡量的,因为都没办法真正体验对方的感受,即感知隔阂,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感知绝对分开不可准确性,所以你这方面不能确认人的“谎言性”,谎言性的趋势化就是人与人之间依赖生物性简单追求物质在没有共患难时基本不会真正相信对方。你就容易依赖群体以群体为基准,依赖群体弊端就是人人都认为真理是错的也有可能,导致依赖群体并不能绝对对的,所以我就以全面严谨的分析为正确基准。
                宿罪论,基因和群体效应双重影响。(我不知道基因影响大的占人是多数还是群体影响大的占人是多数,因为感知隔阂加上没有全面的信息以及实验研究,所以不能确定哪个影响大,反正基本都很可能存在影响)宿罪论指“一个人有罪,就怪他他人就是这样子的”你会发现社会大部分人都认同这种思想的存在,宿罪论的趋势化也是社会从和平到混乱,因为宿罪论直接的让人感受到恶,相当于让恶的传递。并且夸人“好时”也很容易让没有心理素质方面训练过的人迷失了心智,导致过度依赖群体所给予的“地位感”,这种感觉在社会安定没有危机感时效果比有危机感强两三倍感觉。宿罪论导致人的恶面放大了,无论是夸赞还是批判,都会改变人的思想,改变的效果也大部分都对社会有副作用,我觉得改变宿罪论是个非常考验人性的过程,既不能批评也不能夸赞,但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会更好点。当然假设社会和平了,也不知道“理论的高”能否遏制人们思想的逐渐惰性导致了无视高层级理论的存在,还是过度依赖人的生物性思考(这里说一下人的思考无论如何都一定存在目的性,所以微乎其微也会和人的生物性有关联,当然理智的思考算是跨过了生物性思考的某个程度,生物性思考别过度依赖就行,有理性的思考)。
                我觉得人的恶传递循环从生活中的不经意失误,某些人基因过度依赖生物性大脑认为的价值观导致过度夺取了他人的物质追求导致他人不满这两大方面起手。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不完全生物性的人,有的生物性就因为会夺取生命,或霸凌人,或欺骗人等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恶产生了传递。失误就是因为不小心的,这一点要是你不小心失误造成了他人损失,他要是基因过度依赖生物性或价值观偏极端,就必然会报复。人与人之间如果相互理解,是可以忍受不小心失误的存在的,但大部分人价值观都不是这样的和谐的话,那就会加重社会混乱的趋势化。
                先天基因直接趋势化其实很好理解,前面大概也有阐述相似意思。就你先天会画画是天才,并且你很感兴趣,就非常容易造就你成为高手的存在,假设再加上环境对你的夸赞,你就会变得很幸福,但同时也很有可能思维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再去学习与思考,虽然你有实力的存在证明。先天基因直接趋势化就单纯说这方面突出很强并且大脑会产生“意义”,前面要求就算你没有环境反馈你也可以靠这个事业过的很舒服,大部分人锁定的基因直接趋势比如“性,吃东西,体感舒服(泡热水澡)”这三大大部分人都捆绑的基因。
                先天心理素质是个很重要的基因,有点生下来就不畏惧死亡的都有,这种基因有程度,有或没有(很难确定一个人心理素质基因的准确程度,多强还是多弱,只能分析其环境因素与对环境产生的所作所为来决定)。宿罪论在这个基因方面也受到了加强的影响,但“我说的宿罪论基因”指生下来就有着趋向于直接说别人自己身上有问题自己的错这种。而不是心理素质的间接影响。你心理素质的好我个人观察主要是靠群体定义大部分人都觉得做这件事异于常人或很害怕的事情,比如生死问题,冒险的事件等等。这里忘记强调了,是你觉得“群体认为做了异于常人和害怕的事情,而不是现在群体的认知。就信息接受出问题了,导致你认为的和群体不一样,信息接受你可能自己理解错误或群体给出的消息是他们错误的扭曲了信息的完整性”。心理素质就让群体定义感觉很勇敢这个人,当然自己要是出生孤身一人没有所谓的群体,你也可能很勇敢,当然很有可能会惧怕疼痛心理素质基因强的人导致很容易占有群体中的说话权,或敢于挑战权威等等,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5 07:1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可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5 07:19
                  回复
                    可以的话希望还是能有更多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用小号也无所谓,我想要收集更多的理念作为参考。


                    IP属地:广西16楼2024-05-15 08:07
                    回复
                      只有理科没有文科是不行的,这就是现在的美国,还有中国为什么没有成为发达国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4-05-15 08:39
                      回复
                        所谓剥削,就是付出与回报 的分工 出现不平衡。剥削 一定会穿上正常竞争的外衣,而没有剥削恰恰就是正常竞争。即剥削一定不会裸体一定会穿假衣服。相应的,正常竞争一定会被真剥削偷衣服而污蔑。


                        IP属地:山东18楼2024-05-15 08:42
                        收起回复
                          另外“富足”也要明确定义,如果这个“富足”包括役使其他人,那必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富足。
                          如果这个富足仅仅是物质满足温饱等基础的吃穿住行,那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将来智能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大部分人类的功能,也就是代替人类被其他人役使,那就可以全面实现了。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实现,剥削机器人就行了
                          ————分割线————
                          不过我觉得其实只有咱们可以,外国几乎都不可以。
                          他们的将来是赛博朋克,咱们的将来是阳光朋克


                          IP属地:北京20楼2024-05-15 09:26
                          回复
                            剥削最早是切割削皮的意思,然后逐渐延伸搜刮民财、不公平手段占有他人劳动成果,资本论用占有剩余价值定义剥削。
                            按照马哲的理论,私有制最终会消失,自然不存在剥削。但是


                            IP属地:安徽21楼2024-05-15 10:1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很简单,剥削是人对人的行为,只要让所有的人自发地避免剥削行为,也就能创造一个没有剥削的世界。生产力不一定是绝对与此关联,只是在主导性比较大的前提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5-15 1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