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不要不锈钢?
本质上讲,星舰就是一个猎鹰九顶了一个航天飞机,只不过是个超大号+不锈钢版,然而,它的问题就出在这个不锈钢上,众所周知,星舰选用不锈钢的原因是因为不锈钢便宜和高温性能优异,但不锈钢也有缺点,那就是太重,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星舰v1的严重超重和干质比垃圾(当然,v1垃圾还有别的原因),如果想要提性能,肯定要减重并提干质比(这也是v2,v3要做的),其中,减重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不锈钢换掉,如果星舰像f9那样只回收一级,这么做没太大问题,但星舰的二级得再入大气啊!如果换掉不锈钢,背风面就得铺隔热材料,成本得增加,兴许结构强度还不够,撑不过再入而且用于代替不锈钢的那些材料(比如铝锂合金,碳纤维等)还比不锈钢贵的多。简单来说,星舰现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用不锈钢性能不行,不用不锈钢成本太高,还死贵……
改进:尽量减少除箭体外的不锈钢使用,进一步优化设计等
2.要快速复用,还是要确保成功率?
事实上,不锈钢的问题还只是技术层面的,而技术上问题是必定会有解决办法的,然而,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绊倒一个项目的真正原因很有可能是“非技术”的,其中,航天飞机就是一个例子,航天飞机为何失败?不是因为那两次事故,那充其量是一个加速器,真正致命的是因为:为了安全,回收后检查太耗成本,导致回收了个寂寞。同样的问题在星舰身上同样存在,隔热瓦虽然能撑过再入(这一点四飞已经证明了),但星舰可是说要做到落回发射塔马上加注打下一发啊,你能保证下次再入大气不出问题吗?如果不能,那么星舰比起f9这种一级回收火箭,成本并不能显著降低,从而失去其优势。
改进:这个想要验证,办法反而非常简单,那就是拿一艘星舰,飞完一次后不做任何处理,再飞第二次,玩个以飞代试,应该能验证个差不多,但这个问题依然可以说是无解——你这次没事,能确保以后也没事吗?(狗头)
总而言之,星舰矛盾的地方主要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作为一款新型火箭,很多地方都是未知的,因此,我们更应当尊敬这种先行者的勇气,但是也一定要以理性的目光看待,不要无脑吹,也不要无脑踩,谨慎乐观,方为王道。
(未完待续)


本质上讲,星舰就是一个猎鹰九顶了一个航天飞机,只不过是个超大号+不锈钢版,然而,它的问题就出在这个不锈钢上,众所周知,星舰选用不锈钢的原因是因为不锈钢便宜和高温性能优异,但不锈钢也有缺点,那就是太重,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星舰v1的严重超重和干质比垃圾(当然,v1垃圾还有别的原因),如果想要提性能,肯定要减重并提干质比(这也是v2,v3要做的),其中,减重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不锈钢换掉,如果星舰像f9那样只回收一级,这么做没太大问题,但星舰的二级得再入大气啊!如果换掉不锈钢,背风面就得铺隔热材料,成本得增加,兴许结构强度还不够,撑不过再入而且用于代替不锈钢的那些材料(比如铝锂合金,碳纤维等)还比不锈钢贵的多。简单来说,星舰现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用不锈钢性能不行,不用不锈钢成本太高,还死贵……
改进:尽量减少除箭体外的不锈钢使用,进一步优化设计等
2.要快速复用,还是要确保成功率?
事实上,不锈钢的问题还只是技术层面的,而技术上问题是必定会有解决办法的,然而,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绊倒一个项目的真正原因很有可能是“非技术”的,其中,航天飞机就是一个例子,航天飞机为何失败?不是因为那两次事故,那充其量是一个加速器,真正致命的是因为:为了安全,回收后检查太耗成本,导致回收了个寂寞。同样的问题在星舰身上同样存在,隔热瓦虽然能撑过再入(这一点四飞已经证明了),但星舰可是说要做到落回发射塔马上加注打下一发啊,你能保证下次再入大气不出问题吗?如果不能,那么星舰比起f9这种一级回收火箭,成本并不能显著降低,从而失去其优势。
改进:这个想要验证,办法反而非常简单,那就是拿一艘星舰,飞完一次后不做任何处理,再飞第二次,玩个以飞代试,应该能验证个差不多,但这个问题依然可以说是无解——你这次没事,能确保以后也没事吗?(狗头)
总而言之,星舰矛盾的地方主要就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作为一款新型火箭,很多地方都是未知的,因此,我们更应当尊敬这种先行者的勇气,但是也一定要以理性的目光看待,不要无脑吹,也不要无脑踩,谨慎乐观,方为王道。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