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吧 关注:83,287贴子:1,161,394

闲话条基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明,我不是学建筑的,也不是做建筑工程的,本贴内容完全是我的个人理解,贴子内容仅供需要盖房的人参考。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13 19:44回复
    所谓条基础,就是在建筑墙体正下方的,基础中心线与墙体中心线重合的基础。对于土质较硬、土地湿度较低的地区来说,条基础承载力最均匀,对于层数不多的砖结构或者砖混结构来说,条基础是首选。条基础完整分布于墙体下方,基础宽度可以做成与墙体宽度完全成正比,比如说18墙使用75放大脚,24墙使用1米放大脚,37墙使用1.5米放大脚,这样,建筑基础下方的土单位面积受力几乎相同,只要砌筑条基础之前把地基用正确的方法夯实,即使发生沉降也是均匀沉降,小幅度的均匀沉降并不会破坏房子主体结构。另外,条基础造价显著低于桩基础和筏板基础,如果当地主流自建房都用条基础,你需要建的房子总高度又不明显超过当地其它建筑,那么就完全没必要做桩基础或者筏板基础,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13 19:5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关于地基夯实的方法,我说说我们老家的常规做法。
      第一步,先在需要砌筑条基础的地方挖沟,只是在需要砌条基础的位置挖掉一米多宽的沟,不是在盖房的位置整体挖掉几十公分,然后把沟里灌满水。对于拆房的老宅基地和紧挨着邻居房子盖房的情况,地基可以不灌水。
      第二步,等待沟里完全干透,人工把沟修整到合适深度并做个初步找平,然后在沟里撒几公分生石灰,用旋耕机把石灰跟沟里的土拌匀,用夯机夯实,最后再做一次找平。夯实和找平之后,就可以在沟里直接用红砖铺放大脚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13 20:13
      回复
        条基础有没有必要做垫层?作为非专业人士来说,我的看法是不需要。
        近些年自建房条基础做法,有使用不带钢筋的沙灰垫层的,只有薄薄几公分,这种垫层有什么作用?某些人解释为“找平”和“隔水”,在我看来,这两种解释都没道理。用沙灰找平完全没必要,沙灰直接倒在土上面,水分会立即被土吸收掉,这种做法未必比我之前说的那种直接在三七土上人工找平更结实。至于说隔水那就完全没必要,不论哪种条基础,垫层上面的放大脚还是完全埋进土里的,放大脚还是会吸收土里的水分。
        还有一种垫层的做法,是在地基沟里绑钢筋、支盒子,然后用商品灰浇筑垫层,垫层同时也是条基础的放大脚,构造柱与垫层相连接(如图)。施工方对这种做法的解释是“结实”。不过我认为,放大脚的作用是什么?放大脚的作用是把基础上方的房子主体重量均匀分摊给基础下方的土地,放大脚越下层越宽、单位面积受力越小,不论你房子盖几层,地圈梁下面已经用24红砖砌筑了,那么,放大脚完全没有使用强度更高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用红砖完全没问题,甚至用拆房的老青砖都没问题,浇筑放大脚的做法完全是不必要的增加建造成本。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13 20:31
        回复
          这是一个标准的条基础模型。按这种建造方法,放大脚完全用砖砌筑,下方不需要使用垫层,地圈梁做在紧挨着放大脚的位置,构造柱从地圈梁位置开始做。我认为,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建筑的耐用性,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建造成本,对于东家来说是比较划算的。大家可以忽略模型放大脚的宽度,实际建造按层数和建筑总高度调整放大脚层数和最大宽度,当然,如果预算充足,哪怕只盖一层平房,用一米多宽的放大脚也完全可以。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7-13 20:43
          回复
            关于地圈梁的作用,我认为它最主要的作用还是提升基础的强度,网上有搞建筑的说,地圈梁做在地上,用地圈梁隔离地下的水分和盐碱,我认为这样做是完全没必要的,还是紧挨着放大脚做更合理。大多数房子一层地面会比院子和外面的道路高出不少,为了防止土里的水分和盐碱顺着墙体往上渗透,比较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室内地面以上的位置(也就是以后贴墙裙砖的位置)使用隔水材料,没必要把这个任务给地圈梁。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13 20:55
            收起回复
              灌水不可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7-13 21:06
              收起回复
                弹性基础也是条基础的一种,它的做法是整体浇筑代替砖砌,这种基础的强度更高、整体性更好,造价也更高。使用弹性基础的房子,墙体更不容易开裂。弹性基础的放大脚同样不能比砖砌条基础窄,放大脚越宽,以后沉降越小,如果放大脚窄了,纵使弹性基础强度高也无法减小沉降量。对于需要建房子的东家来说,选择使用弹性基础还是标准的条基础,看建筑高度和资金预算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7-13 21:0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没错没错!三十年后你的房子推重建,别人还能住两代人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7-13 21:26
                  收起回复
                    自建房条基础容易踩的坑之一:砖模地圈梁。
                    砖模地圈梁用料不少,但强度并不高。图上这种砖模梁,基础厚度是50,地圈梁厚度是24,配筋也是按24梁。如果建筑墙体是50厚,那么地圈梁也应该做成50,墙体厚37或24,那么条基础放大脚以上用37或24就够了。这样浇筑地圈梁,浇筑之前给砖浇透水,浇筑时振捣到位还算说得过去,要是没给砖浇水,或者振捣不充足,梁强度肯定就不及木模或者钢模浇筑结实了,而且振捣不足出现空洞根本发现不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7-13 21:46
                    回复
                      条基础容易踩的坑之二:直接在土地上挖的沟里浇筑。
                      这种做法,就是在宅基地上挖沟,夯实甚至不夯实直接绑钢筋浇筑。这样做必然会大大增加混凝土使用量,然而未必结实。砖模地圈梁尚且还可以在浇筑前把砖浇透水,土上面浇水就变成稀泥坍塌了,不浇水直接在土上面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水分会快速被土地吸收,混凝土需要浇水数天,混凝土只有充分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之后才可以达到应有的强度,这种浇筑方法自然是不可能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7-13 21:56
                      回复
                        我家这个是不是也不行?村里的包工队,我也不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7-13 22:21
                        收起回复
                          地基做法去翻翻国标图集不就行了,适用情况、具体做法、要求、参数等等都有,大家都这样做就能推动农村建筑向标准化前行,提高质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7-13 22:49
                          回复
                            看你盖多高跟预算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7-13 22:5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怎么觉得这样算石灰量有点不靠谱,一百平只总6公斤石灰,不会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7-14 07: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