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吧 关注:786,898贴子:18,056,008
  • 22回复贴,共1

从物理说说如何给ZEN4降温,谈一些容易犯的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导热这件事从原理上很像电流,温差好比电压,导热能力(热阻)好比电阻。那么提高热流的问题转化成一个纯电阻电路怎么提高电流?比如5V电池通过铜导线连着一个1欧的电阻。毫无疑问提高电流要减小这个1欧电阻的阻值,把铜导线换成银的,并没有什么卵用。
CPU散热这件事也是如此,要找到热阻最大的地方。先然是硅脂,所以所有DIY手术都要围绕硅脂进行。
搞笑案例1:开盖给芯片补焊,有网友怀疑芯片或许会有焊接质量问题?于是乎拆开发现确实有几个小点没有被焊接覆盖,然后补焊装回去发现还不如原来。这就相当于放着1欧的电阻不管去把铜导线换成银的,有用吗?有用。真的有用吗?只有卵用
所以要如何增加硅脂的效果呢?就像减少导体电阻一样,三个因素:电阻率,导体截面积,导体长度。下面从这三个因素分析:
1,电阻率,说人话就是换导热系数更高的硅脂或者液态金属了,无需多言就是多掏点票票,略。
2,导体截面积,也就是增加硅脂接触面积,但是我想说的是总接触面积并全不是有效的,比如CPU顶盖最边上的硅脂,这个接触已经没什么有效提升了。那么如何提升有效的接触面积?显然想办法要让CPU顶盖温度相同,或者简单说想办法均热。
搞笑案例2:磨CPU顶盖磨到几乎露出芯片,美其名曰顶盖越薄导热越好。结果刚磨的时候还有点效果,然后越薄越辣鸡还不如不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铜质顶盖薄了虽然铜的热阻小了一点点,但是会极大削减顶盖的均热能力,致使硅脂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幅降低,又是捡了芝麻丢西瓜的行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开盖动手术,虽好是把顶盖换成真空腔均热板再焊上去或者用液态金属,这个手术难度较大且对扣具下压力要求极高需要资深DIY水平。
另外一个影响接触面积的就是热管方向和ZEN4发热CCD的分布方向问题,CPU硅芯片一般都是长方形,比如intel13,14代就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显然散热器的热管方向垂直于这个方向可以获得最大的有效接触。如果热管方向和它平行,那么只有正上方的两根热管可以有效导热,其它热管只能喊666。很不幸zen4就是这样,两个长方形的CCD处于一条直线上还完美和热管方向平行,于是……AMD和主板插槽设计师都哭了。然而这两位天才设计师不服:哈?谁让你们用风冷了?用水冷不就没这事了?好吧……这是amd积热的一个因素。
3,导体长度,也就是减少硅脂厚度。应对措施:适当增加扣具下压力。当然增加扣具压力不是大头影响。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散热器和CPU顶盖之间不够平,尤其是CPU顶盖很多小的凹凸之处,这些凹凸会极大增加硅脂的厚度如果凹凸之处正好在CCD正上方……这是积热的另一个因素。解决办法,磨平并且抛光CPU顶盖和散热器底座,注意不要磨平就好不要磨的多了。
综上,最完美的散热DIY就是开盖然后用均热板替换铜板顶盖,所有接触面均抛光磨平,所有接触面之间填充液态金属或者焊锡。然后用水冷或者想办法把双塔风冷旋转90度扣上去。积热?不存在的。


IP属地:河北1楼2024-07-14 11:50回复
    そうですね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14 11:54
    收起回复
      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7-14 12:21
      回复
        直接搬空调房 不就行了


        IP属地:江苏4楼2024-07-14 12:49
        回复
          直接ZEN5不就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7-15 07:17
          回复
            错了,在思想上就能给Zen4“降温”。你只需要吧indel那一套标准套AMD上就降温了。现在是AMD 90度积热严重,indel 105度压得住。你只需要吧标准定为 AMD indel,105度压得住,AMD的“积热”就没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15 07:25
            收起回复
              我每天打吃鸡之前都刷新一下hwinfo,打完看有效频率,一般最高4.3左右。然后我把5050锁到了4850,low帧还更稳了,打游戏50-60跳,室温28°。开盖太麻烦,降频试试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7-15 16:15
              回复
                核心思想对了,然而还是没找对重点。硅脂确实是一个热阻很大的环节,然而他主要的热阻不在他内部,而是在界面上。就是从顶盖传入硅脂和从硅脂传入散热器这一块上。而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硅脂的内部传热。所以你会发现导热系数差很大的硅脂实际上表现差不多。因为硅脂看的是界面热阻而不是内部的热导率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7-16 08:10
                收起回复
                  都没用!
                  只有把电阻短路,也就是增加金属从晶体管内部直接带出来的热量才行,当然用微热管也行,但工艺太复杂、可靠性太差


                  IP属地:广东9楼2024-07-16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