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密教的贴子发得实在有点多,感觉快真的变成教主开始给密教杂志写小论文了
众所周知,赤杯的具名者有三种:“美貌者(Lovelies)”,“干渴者(Thirstlies)”,“骨白者(Ivories)”;貌美者在《干渴者,骨白者与美貌者》中有着较为清晰的记载,干渴者在游戏中则有“第二干渴者伊泽姆”来为我们现身说法,而骨白者,则相对于他们的同侪而言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不过我认为我最近偶然发现了可能于骨白者有关的内容。
在教士DLC中,如果教团为“血杯教团”,则会在梦中进入“红杯幻象”,见到“赤红之圣亚割妮”:
“‘来,’幻象中的骨白女人言道,‘让我演示给你看,伤疤并不都带来疼痛。’她将她的嘴与涌出我血液的井口相接,直到她惨白的躯体浑身战栗,牵出玫瑰色的涎丝。”
这段文字中的“骨白女人”,原文正是“the woman of ivory”。之所以将这段内容和骨白者联系到一起则与《干渴者,骨白者与美貌者》中的记载有关:
“艾尔郡解释说,一位司辰通常仅拥有七位具名者,但由于干渴者,骨白者与美貌者——这三类赤杯的具名者总是会尝试吞噬彼此,或是其他司辰的具名者,所以数量时有波动。
“作为圣杯具名者中‘最新鲜’的一种,美貌者通常会继承它们吞噬之物的特征——骨白者,干渴者,偶尔也有全然是别种的具名者。书中还介绍了将该原理应用于实际的示例。”
据此我提出怀疑:作为具名者圣亚割妮的化身,与杯之准则相关的“赤红之圣亚割妮”为什么以“骨白女人”的形象出现?如果假设圣亚割妮会用跟对应准则的具名者相似的身姿出现,那么为什么偏偏是“骨白”,而非“干渴”或“美貌”?我认为身为蚁母面相的圣亚割妮应当不至于被杯之具名者轻易吞噬,但是她的杯相化身很可能和赤杯的具名者关系匪浅。她的这一化身也有助于我们推测赤杯麾下的“骨白者”究竟有什么特征(这种从血液中获得*感的行为……吸血鬼?)。
希望下次还能为大家带来新的推论。
《圣特蕾莎的狂喜》镇楼
众所周知,赤杯的具名者有三种:“美貌者(Lovelies)”,“干渴者(Thirstlies)”,“骨白者(Ivories)”;貌美者在《干渴者,骨白者与美貌者》中有着较为清晰的记载,干渴者在游戏中则有“第二干渴者伊泽姆”来为我们现身说法,而骨白者,则相对于他们的同侪而言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不过我认为我最近偶然发现了可能于骨白者有关的内容。
在教士DLC中,如果教团为“血杯教团”,则会在梦中进入“红杯幻象”,见到“赤红之圣亚割妮”:
“‘来,’幻象中的骨白女人言道,‘让我演示给你看,伤疤并不都带来疼痛。’她将她的嘴与涌出我血液的井口相接,直到她惨白的躯体浑身战栗,牵出玫瑰色的涎丝。”
这段文字中的“骨白女人”,原文正是“the woman of ivory”。之所以将这段内容和骨白者联系到一起则与《干渴者,骨白者与美貌者》中的记载有关:
“艾尔郡解释说,一位司辰通常仅拥有七位具名者,但由于干渴者,骨白者与美貌者——这三类赤杯的具名者总是会尝试吞噬彼此,或是其他司辰的具名者,所以数量时有波动。
“作为圣杯具名者中‘最新鲜’的一种,美貌者通常会继承它们吞噬之物的特征——骨白者,干渴者,偶尔也有全然是别种的具名者。书中还介绍了将该原理应用于实际的示例。”
据此我提出怀疑:作为具名者圣亚割妮的化身,与杯之准则相关的“赤红之圣亚割妮”为什么以“骨白女人”的形象出现?如果假设圣亚割妮会用跟对应准则的具名者相似的身姿出现,那么为什么偏偏是“骨白”,而非“干渴”或“美貌”?我认为身为蚁母面相的圣亚割妮应当不至于被杯之具名者轻易吞噬,但是她的杯相化身很可能和赤杯的具名者关系匪浅。她的这一化身也有助于我们推测赤杯麾下的“骨白者”究竟有什么特征(这种从血液中获得*感的行为……吸血鬼?)。
希望下次还能为大家带来新的推论。
《圣特蕾莎的狂喜》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