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裔历世纲,明德自垂长,泽远传家乘,时清继祖芳。文章昭上国,忠厚笃前光,业本诗书贵,行敦孝友良。
始祖万公,字弥高,唐僖宗乾符间为安福令,子孙因居安福,至五派六孙衍为六房。谟公居安福洞渊,託公居庐陵安德里, 公居安福黄石,堂公居庐陵永和镇,宏公居庐陵钓源,钺公居安福义历,堂公子殊公由永和徙分宜防里,堂裔十七派念五徙益阳。十九派文峰居梅子山,儒峰居蛇头山,又有伏一公,居西湾继江山。钺裔十二派道传公之嗣来益者居乌窠山。宏裔十六派好哲公、辇公迁居敷溪、善溪。清雍正12年(1734)四山二溪合建宗祠于益治城东关后街。清乾隆2年(1737)创修宗谱,1919年梅子山、蛇头山、继江山又六修合谱,2001年梅子山七修支谱,乾隆4年(1739)倡修资江谱合派:禹裔历世纲,明德自垂长,泽远传家乘,时清继祖芳。咸丰9年(1859)四修复增派语:文章昭上国,忠厚笃前光,业本诗书贵,行敦孝友良。
始祖万公,字弥高,唐僖宗乾符间为安福令,子孙因居安福,至五派六孙衍为六房。谟公居安福洞渊,託公居庐陵安德里, 公居安福黄石,堂公居庐陵永和镇,宏公居庐陵钓源,钺公居安福义历,堂公子殊公由永和徙分宜防里,堂裔十七派念五徙益阳。十九派文峰居梅子山,儒峰居蛇头山,又有伏一公,居西湾继江山。钺裔十二派道传公之嗣来益者居乌窠山。宏裔十六派好哲公、辇公迁居敷溪、善溪。清雍正12年(1734)四山二溪合建宗祠于益治城东关后街。清乾隆2年(1737)创修宗谱,1919年梅子山、蛇头山、继江山又六修合谱,2001年梅子山七修支谱,乾隆4年(1739)倡修资江谱合派:禹裔历世纲,明德自垂长,泽远传家乘,时清继祖芳。咸丰9年(1859)四修复增派语:文章昭上国,忠厚笃前光,业本诗书贵,行敦孝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