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8,940贴子:73,720,510
  • 28回复贴,共1

著名的王阳明格竹,真的是死胡同什么也悟不出来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竹子的学问大了,它似树非树,似草非草,是少见的木质化禾本科植物。
它长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继续增高变粗,而且一生只开一次花结一次果。
它有庞大复杂的地下根茎,经常一整片竹林其实只是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分枝,所以一花全花、一死全死。
还有它的发芽、生根、吸收、光合、生长、结果、平行叶脉、常绿不落叶等等,都是一门大学问。
.
你不光能从它身上悟出系统博大的生物学知识,而且还能通过它各部分的物质构成、茎干结构、抗逆性能、水肥吸收等等悟出大量化学、物理、几何、仿生学、建筑工程学知识。
更能通过竹子的守节不屈、百折不挠、遇曲则曲、遇直则直、因势利导、顺世发力、空心虚怀、有容乃大、岁寒傲雪、蓄根养晦、厚积锐发、独株成林、乱世矛枪、治世材梁、舍己奉献、富民利民等等,悟出为人处世、济世安民的圣人之道。
.
但想格出万物之理,靠的是归纳法、演绎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科学方法。格物和研究的前提是实际行动,而不是坐在那里像个没头苍蝇一样,漫无目标地冥思苦想,这不是和你标榜的“知行合一”背道而驰吗?
.
与王阳明同期的科尔杜斯(Cordus),早就通过严密的观察和解剖实验研究植物的各类生理结构了,并取得了大量成就。
而稍后的海尔蒙特,更是通过著名的柳树实验,为后来光合作用的发现,打开了大门。
再后来的牛顿,更是通过苹果树的落果,联想到了地心引力(虽然真实历史上他并未如传言所说被苹果砸中,但他在一份访谈中确实说过通过苹果落地想到了引力)。
早王阳明几百年的唐白居易早就悟出:“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宋苏东坡更是通过竹子悟出:“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
为什么偏偏到了王阳明这就一无所获什么也没悟出来呢
因为,这场呆坐七天七夜以大病落幕的格竹闹剧,其实未必是他真心和虚心想格物致知,而极有可能是年轻人附庸风雅,想效法当年佛陀菩提树下悟道的装X和作秀而已。这种浮躁的心态能格出万物之理才算怪了。
.
自己没有掌握观察实验、归纳总结、演绎推理这些科学方法,自己没本事悟出竹子的道理,就因噎废食,忽然有一天就敢说“龙场悟道”,得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即是理,得出程朱理学面向世间万物的格物致知路径是错误的结论?
这种空谈心性而反对到现实世界中去格物,歪解“知行合一”而鄙视反对虚无的理论科学研究的思想,很快就风靡东亚各地,是造成明清和日子德川幕府闭关自守的间接原因之一,真的荼毒深远(别谈明治维新,这以后正是心学的衰落期)。要不然顾炎武就不会痛心疾首地认为,天天空谈心性的阳明心学就是导致大明覆亡的主要原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20 13:56回复
    王阳明起到作用是哲学思想家,但是感觉明朝朝堂上从皇帝到大臣都没有重视他的观点,所以后来明末困局去扯他就过头了,因为心学根本就没有大众基础何来的锅?

    如果有更多人通过思想被启发,那么人尽其才各有所长所好,关键你是哪条“道上”的?总会有“道上的人”去格物,真说不准明末也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之类,毕竟哲学催生和相互作用演化出的宗教文化科技等等是不假的。


    IP属地:挪威3楼2024-08-20 14:25
    收起回复
      王阳明其实个人对他不解之处,是他晚年平乱镇压时手段过于狠辣,和他的调调不符啊,难道是“人心苦不能尽也”?


      IP属地:挪威4楼2024-08-20 14:29
      收起回复
        除了竹子,他和曾国藩一个任务南方平叛,这才是真的谋国求知。
        格竹子当鸡汤看就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20 14:34
        收起回复
          世之欺世盗名之徒,无超程朱曾王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8-20 16:14
          收起回复
            大师,我悟了,悟了什么,都在竹子里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8-20 16:59
            收起回复
              你光格竹子什么也格不出来啊,你说的那些都要去其他地方研究最后融会贯通到一起。
              第一条第二条就是农民都懂的屁话,第三条光合作用你得先去格显微镜才能发现叶绿体,去格烧瓶才能定量测空气成分变化,第四条需要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王阳明如果跟你一样他就不是哲学家了,他是民间流传的笑话大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8-20 17:15
              收起回复
                王阳明格竹子和他是心学,理学没有关系,朱熹来格竹子得到的成果估计也和王阳明差不多,这是儒家知识体系的局限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8-20 17:41
                收起回复
                  悟道之路本来也没有统一的操作说明书,过程因人而异。一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精神境界,以各种无法预知结果的方式去探索,这种努力本事就是值得尊敬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8-21 09:29
                  回复
                    儒学理学这一脉毕竟是传心之学,研究的是人的心性之理,王阳明作为姚江学派创始者,初始求学,看到朱熹事物求理的说法,就按照去格那个竹子中的理以求尽他物之理乃至天地万物之理,横说竖说其实都是指性理罢了。
                    朱熹所谓格物穷理,究极目的也是要格出这样的“性理”而非“物理”,单从这方面说,王格竹七天夜,固然是初学者用功的偏弊,但从性理来看,朱那套比起王的也确实多有弊缺之处,越说越糊涂
                    而你说的那实证科学,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附属产品或者说赘生物罢了,而且还是赘生于易学玄学的赘生物
                    最后总结一下:你还是直接骂儒学罢,这样你我都可以放心省事,如王阳明所言,“简易直截”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8-24 0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