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吧 关注:8,990贴子:121,862
  • 6回复贴,共1

关于《代魏宫私赠》和《代元城吴令暗为答》中对应的人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这两首诗,一种说法是在东川幕时,婉拒柳仲郢为其介绍张懿仙的提议。那么可不可以将“魏宫”对应为张懿仙,并将“春松秋菊可同时”认定为反问句?这样第一首诗的“宓妃”也就对应为亡妻王氏。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可解释成张懿仙劝李商隐(现实也许有劝,即使没有劝也可以认为是作者假想的对话):知道你对亡妻念念不忘(作者表达思念之情,经常反过来说对方思念自己),但彼此已阴阳两隔(“春松秋菊”本就不可同时,若作肯定语气反倒与事实相悖),是时候往前看了。一些解释认为魏宫替甄后传话,但无论是黄初三年还是黄初四年曹植入朝,甄后都已死,不存在传话的可能了。
“元城吴令”应指现实或假想中彼此共同认识的人,作者不想当面拒绝,所以让“元城吴令”代答。《神女赋》一个版本是神女入宋玉梦,诗中应采用的是这个版本。“荆王枕上元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是说李、张二人没有缘分(荆王并没有梦到神女),不要枉费了张懿仙的一番好意(神女应该找的是宋玉而不是荆王)。这里神女也即魏宫,也即张懿仙。


IP属地:吉林1楼2024-09-12 01:52回复
    另外,“私”可解释为“私自”,这样第一首诗可解读为魏宫见陈王入朝,因而自荐


    IP属地:吉林2楼2024-09-12 01:59
    回复
      代赠就是故事。代魏宫私赠原注有「子夜鬼歌」,按照这个线索来看,大概是个宓妃的鬼魂派小鬼(宫人)来约陈王相会的故事。代答答的是《与吴季重书》,吴质是曹丕的人,当然要拒绝曹植的示好(也可以说是嘲讽回去)。作者在这两首里的生态位都不太自然,义山大大作为一个自负才高的创作者,读者总觉得他应该以曹植自居,但这两首里的曹植作为被赠者又是失语的。可能玩梗的时候就是纯玩,没什么形象负担。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9-12 17:51
      收起回复
        确实有把这两首诗和张懿仙的故事扯上关系的,好像始作俑者是叶葱奇(这位叶老先生解读义山诗常常有出其不意之处)
        我觉得关于张姑娘的事,义山已经在给柳老板的信里解释过了,应该没必要再多写两首诗,还把自己上升到“荆王”的地位吧~
        这些看了故事之后写的诗,主要还是表达自己对于这些故事的看法的吧。《代魏宫私赠》是要把“洛神赋”还原成“感甄赋”。 《代元城吴令暗为答》又要把前者推翻。最后获胜的显然是曹丕(吴质的老板)集团。所以我觉得他感慨的可能是“历史由获胜者所写”这个无可奈何的事实吧~


        IP属地:美国5楼2024-09-16 12: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