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泰语(Thai Sakra)又称“西部傣语”、“暹罗语”、“泰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台语支东部语组,其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SOV),形容词主要置于名词之后(NA),名词主要置于中心词之前(GN)。与中国云南省境内的傣哪语、傣龙语、傣绷语、金沙傣语等西部傣语,缅甸的缅甸语、白掸语、若开语、钦语,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的暹罗语,越南的卢语和印度的阿洪语相通。国内的近似语言有汉语、藏语、羌语、彝语、白语、阿昌语、景颇语、载瓦语、傈僳语、哈尼语、纳西语、基诺语、怒苏语、拉祜语、土家语、普米语、独龙语、仡佬语(语言未定)、穿青语、蔡家语、卡卓语、嘉绒语、门巴语、珞巴语、川西诸语、四川水族语等。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部和四川省金沙江沿岸,尤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市、临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和丽江市等地最为集中。西部泰语是泰国的唯一官方语言和皇室专用语言,以曼谷方言为标准音。在泰国主要分布于泰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全境,东北部也有分布。现有人口9000多万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老挝西北部、越南西南部、柬埔寨西部、马来西亚北部以及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国东北地区。使用文字主要为泰文、缅甸文和德宏傣文。
数词:0(sun)、1(thit)、2(nhit)、3(thong)、4(lei)、5(nga)、6(chao)、7(khun)、8(shit)、9(kao)、10(sip)。
东部泰语(Phasa Thai)又称“寮语”、“伊桑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西南部语组,其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SVO),形容词主要置于名词之后(NA),名词主要也置于中心词之后(NG)。与中国云南省境内的傣泐语、傣润语、傣雅语、傣皓语等西部傣语,缅甸的黑掸语、勃欧语,老挝语以及越南和柬埔寨的泰语相通。国内的近似语言有壮语、侗语、黎语、水语、布依语、毛南语、仫佬语、临高语、拉珈语等。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等地也有分布。在泰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及北部山区和东南部沿海各地,与西部泰族交错而居。现有人口超过3000多万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掸邦东部、老挝全境及柬埔寨东北部、越南西北部。东部泰语是泰国的通用语言,其下属老挝语也是老挝的官方语言。东部泰语与西部泰语之间不能通话,除非需要借助英语(泰国通用语言)或汉语等一些语言。使用文字主要为老挝文、缅甸掸文和版纳傣文。
数词:0(bong)、1(neung)、2(song)、3(sam)、4(si)、5(ha)、6(hok)、7(jaet)、8(baet)、9(kao)、10(sip)。

数词:0(sun)、1(thit)、2(nhit)、3(thong)、4(lei)、5(nga)、6(chao)、7(khun)、8(shit)、9(kao)、10(sip)。
东部泰语(Phasa Thai)又称“寮语”、“伊桑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西南部语组,其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SVO),形容词主要置于名词之后(NA),名词主要也置于中心词之后(NG)。与中国云南省境内的傣泐语、傣润语、傣雅语、傣皓语等西部傣语,缅甸的黑掸语、勃欧语,老挝语以及越南和柬埔寨的泰语相通。国内的近似语言有壮语、侗语、黎语、水语、布依语、毛南语、仫佬语、临高语、拉珈语等。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等地也有分布。在泰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及北部山区和东南部沿海各地,与西部泰族交错而居。现有人口超过3000多万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掸邦东部、老挝全境及柬埔寨东北部、越南西北部。东部泰语是泰国的通用语言,其下属老挝语也是老挝的官方语言。东部泰语与西部泰语之间不能通话,除非需要借助英语(泰国通用语言)或汉语等一些语言。使用文字主要为老挝文、缅甸掸文和版纳傣文。
数词:0(bong)、1(neung)、2(song)、3(sam)、4(si)、5(ha)、6(hok)、7(jaet)、8(baet)、9(kao)、10(s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