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吧 关注:442,426贴子:8,066,619

【美工教程】如何用照片制作一个人物头像: 流程与参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伏罗希洛夫为例。
作为玩家,有时候会想要自己添加一些将领或者角色进入游戏,但只是黑白照片总觉得和游戏内的风格格格不入。这个时候人们会想要知道如何制作一个质量相当的头像素材,这项工作并不复杂,哪怕毫无美术基础也能有所成绩,只是人们往往需要知道一般具有哪一些处理办法和流程。我自己是零基础出发的,所以很理解人们一般会有怎样的疑惑。
以下我将以我自己的经验和材料出发,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制作头像的,尽可能让所有有需要的朋友都能听懂并尝试做出自己的成品。


IP属地:江西1楼2024-10-13 18:20回复
    我将以文字加图片的方式进行解说,更新可能需要一些码字和处理的时间。如有耽误,还望见谅。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13 18:24
    收起回复
      一,处理底照及其注意事项
      0、得到一张相对清晰的原照片,最好使用AI放大后再进行处理。AI放大软件有很多,我是使用先前教我的吧友推荐的《你我当年》进行放大的。
      1、找到您认为合适的照片并且按照156x210的比例进行裁剪,当您使用PS时,可以使用矩形工具并将上列样式设置改为“比例”,“宽156X高210”的格式,裁切到您认为合适为止,得到一张符合比例的原照。

      2、进行人像抠图,这一点Photoshop非常便捷,可以使用“自动选择主体”来完成快速抠图,由此得到人像素材。

      3、对照片进行初步的处理。用黑白调整图层来保证照片是完全黑白的调子,例如我上面使用的伏罗希洛夫的原照因为色调缘故存在很多褐色和红色,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制作头像的成果,使用去色或者黑白功能。
      去色之后可以对画面中最深的地方进行勾线,用95灰度去画,最常见的就是鼻孔、上眼睑和眼瞳。画面中最好不要有死黑和过曝的地方,比如100的黑色和0的白色,我认为对于原版风格来说,不过曝更为关键。

      4、得到一张扣好的和简单勾线过的底图,我们将它放进背景画框中去。我一般会首先在底图旁放置一张官方参考图,可以检查基础灰度和亮度是否接近原版。同时这也方便我们之后放置成品和素材图之间进行对比,学习总结。

      第一节完:到这里我们就差不多完成了制图的准备工作了,第二节我将大致讲下我自己对于KR、TNO和原版风格之间在制图流程上的区别,以及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


      IP属地:江西3楼2024-10-13 18:51
      回复
        下面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13 18:53
        收起回复
          收藏了,学习一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13 19:01
          回复
            不考虑做b站视频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13 19:05
            收起回复
              二,确定风格:KR(KX)与原版的异同
              我们都知道,KR作为一个老牌架空模组,它需要的头像的美术工作量是巨大的,因此必须使得制图可以足够快捷和便利,所以他们采用了对应透明度“柔光”加“叠加”图层的上色模式,这种手法当然是非常方便复制的,记得网络上也多有流传相应的快捷教程图,最开始涉足头像制作的我也是使用类似手法。
              如这张谢多夫就是KR(KX)风格的,简洁有效,上色的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人物的主要特征,如果作为一张头像来说也许是足够了。
              ——————————
              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另一种稍微有点复杂的处理办法,它可能需要人们自己手动在面部上做一些细微的修改以及一些制作工序。请放心,只要知道了流程,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轻易上手!以下我将以几张KX的照片和我的同人物头像进行举例,让人们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讲解下我个人认为的二者的区别(纯经验性质的)
              ————————
              布拉共拉沃夫
              伊克拉莫夫

              ————
              从以上例子来说,传统的那种画法缺点在于缺少对灰度的控制和必要的笔触感,因为几乎不会对原照进行修改,所以成品图的质量很依靠原照本身的灰度关系,很多图要么是没有高光要么就是过曝过黑,并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那种效果。
              由此就引入了我们第三节的内容:如何对面部进行处理、哪些地方是关键、以及最重要的用什么上色手法进行上色的问题。


              IP属地:江西7楼2024-10-13 19:17
              回复
                有技术的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13 19:20
                回复
                  有技术的,赞,这种贴多一点对大家都好!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13 19:44
                  回复
                    三,开始制作:我该做些什么、哪里是关键?
                    1、对于一张素材图而言,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它的总体亮度和灰度关系是怎样的,为了使得我们的成品图能尽可能地靠近原版风格,我们可以使用灰调进行观察,在两者的比较中逐渐调整照片的亮度和色阶,然后再开始对画面进行细微的调整。
                    首先,如何快捷地进行比较呢?有颜色的画面总是妨碍我们对灰度进行观察,所以让我们设置以下校验机制:

                    视图、校样,在自定窗口中将要模拟的设备设定为灰度,我这里是随便设置了一个,也可以实现灰度观察:

                    设置好确认之后,摁Ctrl+Y进行开关。这样就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灰度观察和上色参考间的切换了。
                    补充:Ctrl+R也可以打开XY轴刻度尺,拖动刻度尺边缘可以拉出对应的辅助线,这对于我们进行相应画幅的参考非常有利。当您不想看到辅助线时,Ctrl +;可以开关显示。
                    ————————
                    2、可以进行观察之后,我们新建两个调整图层,分别是亮度和色阶,曲线其实也可以不过我不太会😂

                    这两项中,亮度调整图层是最主要的手段,我们一边拖动亮度槽增加或者降低(注:一般都是对照片进行压暗,原版风格的预处理一般都是对总体亮度进行控制,照片通常过曝)一边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度。

                    例如在我们这张图上,我们第一感觉就是总体有些过亮了,我们试图降低亮度,却发现降低亮度只会毁了整个画面。这里我们就可以尝试调节对比度,通过降低对比度来使照片分出更多的块面,这里我们得到了差不多这个数值和效果:

                    在这一步更多的是第一感觉,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比如现在看起来灰蒙蒙的,但这可以在后续的调整中得到局部加亮,并通过这些局部亮点的堆加最终使得画面达到总体统一,不同的人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这一步只是开始,所以不必强求完美,我个人的喜好就是灰一些后续变亮,您也可以保持亮一些后续压暗。
                    但我个人建议最好调整至感觉人像没有一种“发光感”为好。
                    ——————
                    下文我将具体将对画面的哪些部分重点刻画,它们都是比较好出效果的地方,也是很简单易上手的,用鼠标也可以完成。


                    IP属地:江西10楼2024-10-13 19:50
                    收起回复
                      2、用画笔对画面中的一些局部进行勾线,在整个绘图过程中都仅仅使用黑白色来进行调整,只有灰度之间的变化,我们后续再统一用一种颜色对黑白图进行上色。
                      可以用笔画一下鼻子,鼻子做成类似原版的效果会很快给人以新的观感。用黑色加重鼻头的同时,在鼻翼和鼻底用30-60灰度的笔画出反光的弧线,把鼻头想象成一个球,围绕着它勾线,在这个过程中再把鼻梁画出来,原照片的鼻梁往往因为光照、图片质量缘故并不突出,我们就要把它提出来。可以先用比较亮的笔刷把整个鼻梁的顶面画成白色,然后顺着方向压暗,最终会形成对应的效果。
                      原始的鼻头和鼻梁都不明显
                      先勾下线确认形状
                      顺着感觉压暗和提亮。不要害怕画错,因为图很小所以哪怕有点点失误也不明显,只要大的感觉对了整个画面就是好的。新手一开始可以去对照原版的鼻头去画,多试几次就能成功!
                      ————————

                      3、使用“加深、减淡”工具,去调整画面中的灰度关系,照片通常体积并不会那么明显,尤其是脸颊和额头部分的一些细微变化是不做调整就表现不出来的。工具强度我一般设置为10%左右,方便控制多次重复就好了,加深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高光”,因为照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过亮的。减淡工具我通常使用的是“中间调”,因为阴影部分一般可以手动去用白色画出反光线和提亮,减淡工具在应对照片灰度过深的地方处理出的效果会非常脏,所以一般只用“中间调”即可。


                      调整的区域是那些看起来很糊,缺乏对比的地方,尤其是使用减淡工具时尽量不要过亮了!


                      达到差不多能区分出高低面的时候,就可以去画一些小地方的高光了。可以刻意去画出来原本没有那么亮的地方,比如眼睑、眼角和鼻梁阴影交界处形成的光,眉头和皱眉处。


                      受光面的脸颊,可以加深画出来,顺着用一条线表示出来,然后再在这条线的低处,用比脸部略低一点的亮度画出轻微的反光,阴影处的脸颊对比可以不那么强烈。


                      IP属地:江西11楼2024-10-13 20:31
                      回复
                        收藏了,狠狠进行一波学习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13 20:43
                        回复
                          续3、在最亮的地方的背光侧用线条加重,可以很快做出效果。


                          调整画面时,可以画得重和亮一些,线条就是让照片显得不是那么像照片的重要的步骤,另一个要素则是整体画面完成后的第四步:柔擦画面,去除杂色。
                          ——————
                          4、相对柔和的过度:照片的光照不足。
                          大部分照片的光照都不是那么完美,往往会使得画面充满杂色和崎岖的过度。在整体画面都得到了调整之后,我们可以使用PS的“涂抹工具”进行涂抹过度,因为照片年代缘故也会出现一些斑点杂色,这一步一并处理了。

                          涂抹的强度我一般设置在20出头,过强的涂抹会让画面显得很糊。硬度随意。
                          在涂抹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涂抹到那些自己画上去的线条,比如上面我给出的那几处关键点,就是应该不涂抹或者只是非常轻微的涂抹一下。
                          顺着皮肤的走势去涂抹,这一步很好出效果,只要去掉了画面的杂色,同时使得灰度有一定的过度,其实照片感就不再那么强烈了。涂抹的方向主要是看感觉,只要不是反复涂抹同一处,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最终出现的成品大概是这样子:

                          接着可以进入我们的最后一步(或者还有额外的)上色了,
                          上色部分很简单,只要您的底图调整得足够好,上完色一张头像就完成了!


                          IP属地:江西13楼2024-10-13 20:43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0-13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