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复音口琴专用无线话筒(4)
⒊无线话筒的试用
发射器和口琴上的条形磁铁粘贴好以后,就可以和功放连接试用了。在试用之前,根据所需的数量将发射器与口琴吸合好,参见图9所示。
⑴K35型无线话筒的试用
以下是握持4只口琴吹奏,采用“一拖四”方式时的连接操作。
★将功放的电源开关关闭,将功放的MIC音量调至最小;
★把两个接收器分别插入U型插头的两个输入插口中;
★把U型音频转换插头插入功放的MIC插口中。如果功放的MIC插口是3.5mm的,把U型插头插入功放3.5mm的MIC输入插口中;如果功放的MIC插口是6mm的,U型插头须经转换插头再插入功放6mm的MIC插口。参见图10所示。
★打开2个接收器的电源开关,此时它们的指示灯开始闪烁;
★打开4个发射器的电源开关,至接收器和发射器的指示灯常亮。此时即完成配对,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打开功放电源开关,缓缓加大功放的MIC音量,在一定距离外吹响口琴,调整功放的MIC音量至满意且不发生啸叫即可。
★使用结束后首先将功放的MIC音量调至最小,然后关闭功放电源开关,再关闭所有发射器、接收器的电源开关。
⑵K8型蓝牙无线话筒的试用
如果使用的是通过蓝牙与功放连接的无线话筒,其试用方法如下。
★将功放音量关小,打开功放电源开关。在手机的“设置”/“蓝牙”功能中搜索功放的蓝牙名称,找到后点击,手机便能与功放通过蓝牙连接了,这时可以用手机播放一首乐曲测试一下,功放能够正常接收手机播放的音乐即可。
★将发射器分别粘贴于口琴底部的条形磁铁上。
★这种接收器内部一般没有电源,依靠手机电源工作。将接收器插入手机插口,接收器自动接通手机电源。打开话筒(发射器)的电源开关,待指示灯由闪烁变为常亮,话筒(发射器)便与手机(接收器)完成连接。此时便可吹奏口琴,并调整功放音量或者手机音量,检查无线话筒的使用效果。
★试用结束后从手机上拔下接收器,接收器自动与手机电源断开,再将所有发射器的电源关闭。
★蓝牙连接的特点是同时只能连接一路用户,而且先来先联。试用时如发现手机与功放不能连接,可检查功放是否已经先与其它用户连接。
三、自制无线话筒的使用
⒈使用时间
K35型无线话筒的发射器中的电池规格为3.7V/60mAh,经试用大约可以连续使用3-4小时左右。当内部电池缺电时,该套无线话筒的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指示灯会数秒钟闪烁一次,并且功放中会出现声音断续、有噪声等异常现象。另外,K35型无线话筒不能边使用边充电,一旦缺电,只能与系统断开后充电,造成演奏中断。所以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无线话筒的电量进行检查,保证随在时充满电状态。
⒉充电
如果采用了“一拖四”的方式,充电时必须同时对4只话筒发射器和2只接收器共6个设备充电。由于K35型无线话筒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充电插口均为Type-c结构,所以最好购买2根各有3个Type-c输出插头的充电线,以及至少有两个USB输出插口的充电转换器,要求其中每一输出插口的充电电流都在1A以上。每次吹奏结束后,都必须对无线话筒充电,以备下一次使用。
⒊灵活组合
这套口琴用无线话筒是“一拖四”的结构,可供握持4只复音口琴吹奏时使用,但是也可以灵活的使用于少于4只或多于4只口琴的场合。
⑴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在多持吹奏时,如发生话筒发射器缺电,或损坏等特殊情况,发射器不够用,此时也可以不必每只口琴粘贴1只发射器。例如使用3只口琴多持吹奏时,只在上下2只口琴或中间1只口琴上粘贴发射器。由于多持时口琴靠得很近,所以影响并不明显。
也可以在1只口琴上粘贴2只或者3只发射器,使发射器上的MIC分别对准口琴的低音、中音、高音部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较长的合奏用大型口琴,还可以在口琴上粘贴多只发射器。
但是上述情况下都需要增加或者加长口琴上的条形磁铁,以及增加U型插口的数量。
⑵多只口琴时的使用
当使用的口琴数量超过4只时,这种由两套“一拖二”拼接而成的“一拖四”结构就很难应付了。
在吹奏较为复杂的乐曲时,使用口琴的数量往往会超过4只。另外,吹奏有的乐曲时,需要用到多只大调、小调口琴,使用口琴的数量也较多。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口琴的数量都超过了4只,这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种方法:类似于前述在特殊情况下的使用,可以不必在每只口琴上都吸合上无线话筒。例如吹奏《蓝色的多瑙河》时要用到9只复音口琴,可以只在使用较多的4只口琴上吸合无线话筒。具体吸合在哪4只口琴上,可经过试验或者视个人习惯而定。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吸合了无线话筒的口琴和没有吸合无线话筒的口琴的发声毕竟还是有些区别的,会造成各口琴的发声效果不一致。
第二种方法:如前所述,将两套“一拖二”无线话筒组合成1套“一拖四”结构,再将2套“一拖四”结构的U型插头分别插入1只U型插头中,组成“一拖八”结构,可以供8只口琴吹奏。这时可以将一首乐曲所使用的口琴都吸合上无线话筒,暂时不用的口琴可以放在支架上,以便随时调换。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用到3只U型插头,体积比较大,结构也比较复杂。
第三种方法:购买多通道混音器,通过混音器将多路无线话筒的音频信号混合后输入功放,图11所示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混音器的实例。使用混音器以后,可以采用8套“一拖二”结构的无线话筒,拼接成4套“一拖四”结构,接入4通道混音器,可组成“一拖十六”结构,供16只口琴同时使用,或者供16人以内的口琴乐队使用。
⒋制作口琴支架
复音口琴的吹奏者在多持吹奏时,使用的口琴较多,需要配备一个平台,以便放置暂时不用的口琴。放置普通口琴时通常是吹口向上,以便中途换琴。但是当口琴背面粘贴了发射器以后,口琴便无法吹口向上放置,只能横着平放在平台上,不便于吹奏中快速换琴。这就需要在平台上再设置一个口琴支架,使得口琴可以吹口向上放置。这种支架没有产品出售,需要自己制作。
制作的要点是支架的一端较另一端高出一部分,以便给话筒发射器留出足够的空间,高出的尺寸可通过试验确定。支架的具体样式、材料因人而异。图12即为一款自制的口琴支架。由图可见,口琴的右端被支起了一定的高度。同时支架的金属棍上都套有硅胶套管,以减轻碰撞产生的噪声。
⒌注意防水
自制的无线话筒的发射器没有防水性能,因此在吹奏时需注意不要让口水流入。在冲洗口琴时要将发射器取下。
⒍演奏中的问题
本文介绍的口琴专用无线话筒在使用中发现以下问题:
⑴由于最上面一只话筒距离吹奏者的鼻腔比较近,因此在吹奏时,鼻腔呼气时产生的声音容易被话筒接收,从而形成噪声,影响演奏效果。
解决的办法是,当单琴吹奏时,可用手指放在鼻腔与话筒之间进行遮挡,以减轻呼气声。但是多持吹奏时便无法用手指遮挡,可以用薄塑料片制作成遮挡片,放置在发射器上的话筒靠鼻腔一侧进行遮挡。
⑵多琴吹奏时,在换琴时可能会产生摩擦、碰撞等噪声。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轻拿轻放,另外还可以将口琴支架和平台上包裹泡沫、塑料等材料,用以吸收和减轻噪声。
全文完




⒊无线话筒的试用
发射器和口琴上的条形磁铁粘贴好以后,就可以和功放连接试用了。在试用之前,根据所需的数量将发射器与口琴吸合好,参见图9所示。
⑴K35型无线话筒的试用
以下是握持4只口琴吹奏,采用“一拖四”方式时的连接操作。
★将功放的电源开关关闭,将功放的MIC音量调至最小;
★把两个接收器分别插入U型插头的两个输入插口中;
★把U型音频转换插头插入功放的MIC插口中。如果功放的MIC插口是3.5mm的,把U型插头插入功放3.5mm的MIC输入插口中;如果功放的MIC插口是6mm的,U型插头须经转换插头再插入功放6mm的MIC插口。参见图10所示。
★打开2个接收器的电源开关,此时它们的指示灯开始闪烁;
★打开4个发射器的电源开关,至接收器和发射器的指示灯常亮。此时即完成配对,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打开功放电源开关,缓缓加大功放的MIC音量,在一定距离外吹响口琴,调整功放的MIC音量至满意且不发生啸叫即可。
★使用结束后首先将功放的MIC音量调至最小,然后关闭功放电源开关,再关闭所有发射器、接收器的电源开关。
⑵K8型蓝牙无线话筒的试用
如果使用的是通过蓝牙与功放连接的无线话筒,其试用方法如下。
★将功放音量关小,打开功放电源开关。在手机的“设置”/“蓝牙”功能中搜索功放的蓝牙名称,找到后点击,手机便能与功放通过蓝牙连接了,这时可以用手机播放一首乐曲测试一下,功放能够正常接收手机播放的音乐即可。
★将发射器分别粘贴于口琴底部的条形磁铁上。
★这种接收器内部一般没有电源,依靠手机电源工作。将接收器插入手机插口,接收器自动接通手机电源。打开话筒(发射器)的电源开关,待指示灯由闪烁变为常亮,话筒(发射器)便与手机(接收器)完成连接。此时便可吹奏口琴,并调整功放音量或者手机音量,检查无线话筒的使用效果。
★试用结束后从手机上拔下接收器,接收器自动与手机电源断开,再将所有发射器的电源关闭。
★蓝牙连接的特点是同时只能连接一路用户,而且先来先联。试用时如发现手机与功放不能连接,可检查功放是否已经先与其它用户连接。
三、自制无线话筒的使用
⒈使用时间
K35型无线话筒的发射器中的电池规格为3.7V/60mAh,经试用大约可以连续使用3-4小时左右。当内部电池缺电时,该套无线话筒的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指示灯会数秒钟闪烁一次,并且功放中会出现声音断续、有噪声等异常现象。另外,K35型无线话筒不能边使用边充电,一旦缺电,只能与系统断开后充电,造成演奏中断。所以每次使用前,必须对无线话筒的电量进行检查,保证随在时充满电状态。
⒉充电
如果采用了“一拖四”的方式,充电时必须同时对4只话筒发射器和2只接收器共6个设备充电。由于K35型无线话筒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充电插口均为Type-c结构,所以最好购买2根各有3个Type-c输出插头的充电线,以及至少有两个USB输出插口的充电转换器,要求其中每一输出插口的充电电流都在1A以上。每次吹奏结束后,都必须对无线话筒充电,以备下一次使用。
⒊灵活组合
这套口琴用无线话筒是“一拖四”的结构,可供握持4只复音口琴吹奏时使用,但是也可以灵活的使用于少于4只或多于4只口琴的场合。
⑴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在多持吹奏时,如发生话筒发射器缺电,或损坏等特殊情况,发射器不够用,此时也可以不必每只口琴粘贴1只发射器。例如使用3只口琴多持吹奏时,只在上下2只口琴或中间1只口琴上粘贴发射器。由于多持时口琴靠得很近,所以影响并不明显。
也可以在1只口琴上粘贴2只或者3只发射器,使发射器上的MIC分别对准口琴的低音、中音、高音部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较长的合奏用大型口琴,还可以在口琴上粘贴多只发射器。
但是上述情况下都需要增加或者加长口琴上的条形磁铁,以及增加U型插口的数量。
⑵多只口琴时的使用
当使用的口琴数量超过4只时,这种由两套“一拖二”拼接而成的“一拖四”结构就很难应付了。
在吹奏较为复杂的乐曲时,使用口琴的数量往往会超过4只。另外,吹奏有的乐曲时,需要用到多只大调、小调口琴,使用口琴的数量也较多。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口琴的数量都超过了4只,这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种方法:类似于前述在特殊情况下的使用,可以不必在每只口琴上都吸合上无线话筒。例如吹奏《蓝色的多瑙河》时要用到9只复音口琴,可以只在使用较多的4只口琴上吸合无线话筒。具体吸合在哪4只口琴上,可经过试验或者视个人习惯而定。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吸合了无线话筒的口琴和没有吸合无线话筒的口琴的发声毕竟还是有些区别的,会造成各口琴的发声效果不一致。
第二种方法:如前所述,将两套“一拖二”无线话筒组合成1套“一拖四”结构,再将2套“一拖四”结构的U型插头分别插入1只U型插头中,组成“一拖八”结构,可以供8只口琴吹奏。这时可以将一首乐曲所使用的口琴都吸合上无线话筒,暂时不用的口琴可以放在支架上,以便随时调换。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用到3只U型插头,体积比较大,结构也比较复杂。
第三种方法:购买多通道混音器,通过混音器将多路无线话筒的音频信号混合后输入功放,图11所示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混音器的实例。使用混音器以后,可以采用8套“一拖二”结构的无线话筒,拼接成4套“一拖四”结构,接入4通道混音器,可组成“一拖十六”结构,供16只口琴同时使用,或者供16人以内的口琴乐队使用。
⒋制作口琴支架
复音口琴的吹奏者在多持吹奏时,使用的口琴较多,需要配备一个平台,以便放置暂时不用的口琴。放置普通口琴时通常是吹口向上,以便中途换琴。但是当口琴背面粘贴了发射器以后,口琴便无法吹口向上放置,只能横着平放在平台上,不便于吹奏中快速换琴。这就需要在平台上再设置一个口琴支架,使得口琴可以吹口向上放置。这种支架没有产品出售,需要自己制作。
制作的要点是支架的一端较另一端高出一部分,以便给话筒发射器留出足够的空间,高出的尺寸可通过试验确定。支架的具体样式、材料因人而异。图12即为一款自制的口琴支架。由图可见,口琴的右端被支起了一定的高度。同时支架的金属棍上都套有硅胶套管,以减轻碰撞产生的噪声。
⒌注意防水
自制的无线话筒的发射器没有防水性能,因此在吹奏时需注意不要让口水流入。在冲洗口琴时要将发射器取下。
⒍演奏中的问题
本文介绍的口琴专用无线话筒在使用中发现以下问题:
⑴由于最上面一只话筒距离吹奏者的鼻腔比较近,因此在吹奏时,鼻腔呼气时产生的声音容易被话筒接收,从而形成噪声,影响演奏效果。
解决的办法是,当单琴吹奏时,可用手指放在鼻腔与话筒之间进行遮挡,以减轻呼气声。但是多持吹奏时便无法用手指遮挡,可以用薄塑料片制作成遮挡片,放置在发射器上的话筒靠鼻腔一侧进行遮挡。
⑵多琴吹奏时,在换琴时可能会产生摩擦、碰撞等噪声。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轻拿轻放,另外还可以将口琴支架和平台上包裹泡沫、塑料等材料,用以吸收和减轻噪声。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