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吧 关注:921贴子:19,479
  • 4回复贴,共1

〓本吧独家〓太庙探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10-10-29 22:36回复
    《太庙探幽》的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据我所知,这咐内容虽还稍显粗略的书,是迄今为止第一本系统、全面地介绍明清太庙皇家祭祖文化的著作。)祭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稳固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历代皇家的祭祖,代表了祭祖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最高形态,是从民俗上升为礼制的完善境界观但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皇家时祭祖文化与封建王朝一起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民间的、特别是海外华人的祭祖活动却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呈现方兴未艾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世界性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回归,现在是重新审视、评价祭祖文化、特别是皇家祭祖文化的时候了。
    可以说,这本书的出版,正当其时。皇家祭祖文化,去掉其腐朽的糟粕,剥掉其封建的外衣,本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对祖先的尊崇、人伦的排序、等级
    的划分、礼仪的规范、民俗的传统、哲学的智慧、美学的高超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需要我们研究、传承和弘扬的。
    例如,祖先崇拜对象的最后确定为神主,反映了从本体膜拜到精神崇拜的发展过程,祖先牌位成为东西方文化分野的标志性载体之一;对祖先卓越的功绩的赞颂,是对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的肯定;太庙辉煌的建筑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巅峰期最高的经典;太庙祭祖仪式所使用的庄严而又典雅的卤簿乐舞,是从原始传承下来的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规范......
    娴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观赏祭祀祖先的庄严场面;可以想像皇家乐舞的神圣悠扬;河以领略建筑艺术的炉火纯青;可以进行人神沟通的精神体验;可以触摸文明演进的历史线索。
    总之,这本书开启了一扇了解和探索太庙乃至中华民族祭祖文化的大门。通过深深的思索,人是从哪里来的;人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和谐而有序;先祖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我们应当如何继承;怎样强化"共同的祖先崇拜" 这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纽带?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的华人浓厚热切的关注。
    所以,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学术的领域。
    编写这样一本书,资料浩繁分散,古文艰涩难懂,绝非易事,而作者却是在业余的时间完成的,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值得称道的是,为了能够尽量通俗易懂,作者下了大量的语言转换的功夫和艺术化的处理,使其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文学功底得到有机的融合,第一个评价和翻译了乾隆祭祖诗,第一个整理记录了关于明清太庙的民间传说,使枯燥的史料不仅形成系统,便于读者把握,而且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力求读者喜欢。
    也许是缘分吧,1999年我曾有幸和福林同志一块参加恢复太庙陈列和筹办祭祖文化展览的工作。福林同志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而且好学敏求。他每天看文物,查资料,孜孜不倦,一丝不苟,为筹办太庙祭祖文化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总结这一段的研究成果,我曾经撰写了一篇《明清太庙与祭祖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在1999年"档案与北京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讲(见《档案与北京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以后我因他事,离开了文化宫,而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福林同志却锲而不舍,继续深入地进行太庙祭祖文化的研究。经过五年来辛勤劳动,终于写成了这本系统介绍明清太庙祭祖文化的佳作。
    在他家里,到处堆满了有关历史、文化、文物、理论、民俗的书籍、资料和图片,他的"初生牛犊"之"不怕"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深厚广博的知识、科学和理论作为基础,是广种博收,厚积薄发。
    他从事行政工作,会议连绵,文牍缠身,难以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和精力,夜深人静之时和双休之日就是他的黄金时间。不仅如此,他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散碎的时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对资料和文字反复核对、考证,有时一个生僻字要查阅几部辞书,有时一条描述要反复修改。在现有的条件下,资料尽可能收集齐全,遴选重点,梳理脉络。在系统性和重要性并重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正确性。
    希望他以本书的付梓作为一新的起点,继续探索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华祭祖文化,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不断有新的著作面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太庙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做出独特的贡献。
    在祝贺《太庙探幽》即将出版之际,仅述赘言,是以为序。
    秦国经
    2004年岁末于紫禁城
    


    IP属地:广东2楼2010-10-29 22:36
    回复
      通过对太庙的概说,我们对太庙有了初步的了解。太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皇帝祭祀祖先的枣筑群。不论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还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意义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太庙承载和显示着紫禁城独特的内容。太庙的这件重要性和独特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观听认识,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太庙这块中华瑰宝,也是世界的鬼宝,将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将日益奂发出夺目的光彩。
      


      IP属地:广东5楼2010-10-29 22:39
      回复
        东四室:
        宣宗孝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之位。宣宗名曼宁,仁宗次子,四十岁即位,在位三十年去世,年号道光。
        孝全慈敬宽仁端慧安惠诚敏符天笃皇后之位。皇后姓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一等男颐龄之女,道光十一年六月生文宗。
        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之位。
        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之位。
        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之位。
        西四室: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敬庄俭显皇帝之位。文宗名奕泞,宣宗第四子,二十一岁邸位,在位十一年去世,年号咸丰。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之位。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勤俭宪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之位。孝贞慈安裕庚乱致诫敬仪天柞圣显皇后之位。东五室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之位。穆宗名载淳,文宗之子,六岁即位,在位十三年去世,无嗣,年号同治。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之位。
        西五室: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之位。德宗名载游,文宗弟醇亲王奕谡之子,四岁即位,在位三十四年去世,无嗣,年号光绪。
        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之位。
        


        IP属地:广东9楼2010-10-29 22:41
        回复
          清末太庙祧庙夹室按照昭穆顺序,追封的远祖皇帝和皇后神主排列如下:中室:
          肇祖原皇帝之位。肇祖为明代女真人,姓童氏,名猛哥帖木耳,清人称为都督孟特穆,进关后尊为肇祖原皇帝。
          原皇后之位。东一室:
          兴祖直皇帝之位。兴祖为肇祖长子充善之孙,名福满,清人称为都督福满,进关后尊为兴祖直皇帝。
          直皇后之位。西一室:
          景祖翼皇帝之位。景祖为福满第四子,名觉昌安,明朝人呼为叫场,进关后尊为景祖翼皇帝。
          景祖翼皇后之位。东二室:
          显祖宣皇帝之位。显祖为景祖第四子,名塔克世,明朝人呼为他失,进关后尊为显祖宣皇帝。显祖宣皇后之位。
          民国时期的太庙
          


          IP属地:广东10楼2010-10-29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