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北京吧 关注:39,509贴子:337,464
  • 3回复贴,共1

【京华岁时】你在路边“送”出去的寒衣,祖先可能收不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4-10-25 10:32回复
    农历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是冬季,在冬季来临的时候给祖先送上新的御寒衣物,也是体现了我们传统思想里面的“事死如事生”。但是在这里还是要特别强调一下,传统的“送寒衣”仪式不是当街放火。
    北京地区初冬送寒衣的习俗,在元代就已经很普遍了。记述元代北京地区风俗的《析津志辑佚》里面,有一首长短句描写当时的情境:“十月天都扫黄叶,酒浆出城相杂还,爇送寒衣单共祫。愁盈颊,追思泪雨灰飞蝶。太室迎寒应祭祫,黄钟中管应钟协。鬯祼神来诚敬浃,音容勰,常仪太尉应当摄。”注解中提到,当时的人们已经把十月初一称为“送寒衣节”,居民出城上坟,扫去祖先坟头的黄叶。明代的《北京岁华记》中也提到,十月初一“上冢如中元,不邀宾客”。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寒衣节的重点还是在扫墓。
    明末的《帝京景物略》中,提到了当时的寒衣节“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作为节令商品定期出售的成品纸衣,当时的人们买好纸衣之后,像现代人寄包裹一样写上收件人姓名,然后在自己家门口把寒衣焚化。清代的其它文献中也提到,清代人送寒衣“或有祀于墓者”、“多在家庭”。直到民国的时候,送寒衣的主要场所都是在自己家中或者墓地。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4-10-25 10:34
    回复
      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明《帝京景物略》]
      十月送寒衣:坊民刻板为男女衣状,饰文五色,印以出售,农民竞以是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考,名曰送寒衣。[ 明《宛署杂记》]
      十月朔,孟冬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清《帝京岁时纪胜》]
      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按,《北京岁华记》: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豆泥骨朵乃元人语,今不知为何物矣。又《帝京景物略》:十月朔,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识其姓字行辈,如寄家书然,家家修具,夜奠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于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 清《燕京岁时记》]
      十月一日,裁五色纸作男女衣,曰寒衣。修具祀其先,持楮锭焚之,曰送寒衣。或有祀于墓者。天始寒,里中父老多捐资劝募,就寺庙施粥、施汤水、施棉衣。[ 清《宛平岁时志稿》]
      十月朔日,人家奠先人于坟墓。或剪彩纸如人衣状,及楮钱等物焚之,谓之送寒衣。谚云:“十月一,送寒衣。”即斯时也。严寒将来,送衣于祖考,不忘本也。[ 清《春明岁时琐记》]
      《燕都杂咏》:“鬼也寒衣送,霜风十月交。纸灰飞不远,门外见烧包。”注云:“十月朔日,人家祭祖,送寒衣,烧包袱,多在家庭,不皆墓祭。”[ 清《都城琐记》]
      十月一家家祭扫坟茔,加以彩纸作卷,焚之,谓之送寒衣。[ 民国《北京岁时记》]
      十月初一日为市民祭扫坟茔之期,俗谓之“送寒衣”。寒衣者,以五色纸剪之为衣裤,长不满尺,外有纸袱盛之,上书祖先爵秩名号及年月日,下注后裔某某谨奉,焚之于冢上,亦有于家中焚之者。[ 民国《民社北平指南》]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4-10-25 10:37
      回复
        十月初一日,京俗为“鬼节”,谚云:“十月一,鬼穿衣。”盖言天气渐冷,已死之人亦须穿衣也。故居民每届九月下旬,纷纷筹划送寒衣,于是纸店均利市三倍。至所焚之物,大别有三,一为包袱,系用白色毛头纸糊成约尺余见方之袋,惟上口不封,袋面用黑色印成佛经咒文,中间留有长方空白,以备填写收者之名号,下方则收者自填姓名,并书明冥衣若干,金银锭若干。至所谓“寒衣”者,系用五色彩纸折叠粘糊而成,金银锭则系金银纸箔粘折而成,如金银锭形。将此两物同装包袱内,再粘封其口,陈于棹上,供以菜蔬,并煮饽饽,凡子侄辈,均须叩首致敬。下午即将包袱捧至门外,摆列地上,再奠酒三杯,先焚白纸钱数张,谓之“打发外祟”。所谓“外祟”者,为孤魂怨鬼,盖先焚此少许纸钱,诱此孤鬼抢夺而去,然后正式焚化包袱,则家鬼可收得矣。是日南下洼之江南城隍庙开庙一日,任人烧香还愿。
        [民国《北平岁时志》引《旧京风俗志》,稿本]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4-10-25 1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