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晚秋。
高天之上,云雾飘渺,或有峰嶂,劈云斩雾。
有那鹏鸟,游于苍穹,展翼许久,径自沉入云海。
待大鹏穿云破雾,遁出雾涛时,已身处山龙脉中,避峰转崖,匿了踪迹,权且不提。
只说这山龙蜿蜒,峰峦叠嶂,面面成垣,处处有陷。
最高峰间,却藏着一条夹脊小路。
是那经年的巡山猎户,累月的斫柴樵夫,铺碾凿砍,才成就这人道。
此时道幽无客行,纵横皆禽兽,有那啸聚山林的山猪,更是肆意妄为,尽显猖狂。
路旁顽石错落间,有黑影闪过,却是逐猎山间的强人。穿越石堆,攀越无声,时而鬼祟,时又果敢,远远缀在兽群之后。
及至猪群行进至山关口,再不能聚众并行。
追踪的强人也停下身形,匿在一块巨石后。
但见他:木柄簪发,身穿葛衣,足踩草鞋,手执角弓;左腰悬短斧,右胯系箭袋,背上交绑一双短叉矛。
却是个破落的猎户打扮。
只喘息片刻,他便平复了呼吸,随即再度探头,察看动静,只见那群山猪迟迟不入山关,他有些心焦:“这群畜生怎还不进关口,。”
他是个地里鬼,居于山下村子,熟悉山情水文。
自猪群踏上山道时,他就知道,猎物要去山那边汲水。这才心中意动,缀在其后,待猎物入了山关,狭道间进退难据,才好轻松俘获。
眼看猪群警惕,他又暗自思量:“我若妄动惊扰,恐它们袭我。又或是一散而去,岂不白费功夫。”
忍下即刻动手的冲动,他再度缓缓下蹲,怎料这一下,屁股竟好似碰到了什么东西。
惊吓之余,他急转身,右手拽出短斧,便要劈砸攻击。
只是他手脚再快,却不及眼快,待看清“敌人”,忙止身形。
那恫吓他的物事,竟然是个半岁小儿。
可怜的小东西,竟无衣物蔽身,仰瘫在半步外,也不哭闹,也不看他,只伸着短小藕臂,左右扭动,想要攀爬正身。
猎户一眼瞄见小儿胯间,死死盯住,先是惊讶,忽地俯身近前,准备抱起小东西。
猛然又发觉,手中还持着短斧,忙自丢在一旁。随即急不可耐,将小儿抱入怀中,一时间,心念所想脱口出,喃喃自语失语序:“菩萨保佑……子嗣不兴……我刘猛杀生造孽……竟得此天降孩儿……”
这刘猛抱着孩儿,臂弯时松时紧,正是:手重怕伤心肝,膊松恐失宝贝。
待他心智再复清明,已不知过了多久。
既已回神,被他自行隐去的疑惑,便上心头:“荒郊野外,怎会有婴孩,不会是什么山精鬼魅,迷了自家心智吧。”
再仔细观察怀中小儿,其耳目真个异于寻常。
刘猛因自身有所奢望,以往见到他人婴孩,总要想法凑近逗弄,每每被孩童父母厌弃驱赶,也总是不能忘怀。
他对于小儿形体,心中自有谱系,以往所见,更无怀中小儿这般:“眼大似铃,耳阔如蒲。”
思量一会儿,他越发觉得像个妖怪,便置其于大石上,颤抖着取出羽箭,便要贯杀“妖魔”。
举着右臂,犹犹豫豫,但见那“妖魔”:明知要遭厄,不见反身击,四肢胡乱动,双目随头转,行动不似鬼魅,懵懂只是婴孩。
刘猛眼见箭簇接近其脖颈,就要用力刺入时,那小东西终于停止了晃动,只是盯着自家腰腹位置。
顺其目光望去:半截藕臂触箭袋,一只纤手拨羽簇。
刘猛再观小儿面部,又是一阵踌躇:“或是我见识浅薄,该有那大眼大耳之辈,若这真是天赐的孩儿,却被我当作妖魔伤害,岂不是徒增杀孽。”
“罢了,罢了,便带下山,去问问老先生。”下定决心,他也不逐猎了,重新绑定短斧猎弓,便抱起孩儿,径自向山下疾奔。
……
自古龙脉,分干龙水龙,龙脉聚灵之处,谓之龙穴。
数百年前,此处山龙之巢由夷人把持。其部魁趁天下大乱,竟以此为根基,兵出龙山,逐鹿天下,只是兵锋羸弱,为王前驱。自其率部出得家门,便尽数魂归他处,再不能引子弟临乡祭祖。
后来果引得人皇来伐,天子携大势之威,将此地纳入王化,便依照惯例,行以压胜之法,将百里龙巢改称:绍陇。
人皇定鼎九州,定国号唐,徙近畿国民充实新郡,辖制诸夷部,耗费数十载,隳山隘平垣陷,培垒一座伏隆城。
今已百载,郡国唐夷杂处,民风彪悍骁勇。
刘猎户乡籍,乃伏隆郡下属的陇下庄,乃是绍陇垣东南边的一处山涧旁。
他急匆匆自村北而入,偶有村人见他怀抱婴孩,尽皆呼出声。
有那相熟的戏言:“刘妈妈这是在帮哪家看护。”
长舌的嘀咕:“大侠行色匆匆,莫不是有差池?”
更有相恶的讥讽:“若是有岔,恐要判为城旦!”
刘猛也不理会那些人,自顾躲开众人围堵。
他一路急行,不多时一座宅院出现在远方,待到正门前,又自止住拍门的心思,皆因那门前有一方碑。
猎户这才想起,胡宅那也是阀阅之家,自家即便有恩于胡先生,又岂能不请而入。听闻这般宅邸,即便有客应邀,也是自侧门而入。
想通关节,他便寻了侧门而去,到得门前,他便连拍数下,不久自内传出沙哑之声:“客来可有请柬?”
猎户哪有什么请柬,正欲报上名号,内中又传来嘟囔:“我也是老糊涂,如此无礼,怎会有请柬。是何人叨扰!”
刘猛听着对方声气渐足,赶忙回应:“我是南郊猎户刘猛,还望老伯帮忙传递一二。”
报了姓名,他想着老人家报信,还需一些时间,便背转身形,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就要逗弄自家孩儿。忽觉背后异响,伴着惊呼。
“诶呀!竟是恩人至此,老仆不知尊驾降临,失了礼数,快请进!快请进!”
刘猛初闻异动便已转头,不想对方说话的功夫,门扉竟已大开,他只得愣在当场,让他惊诧的不仅是对方的言语,还有那爽利的动作。
老人家此刻摆出作揖姿态,这冷不防竟和猎户对上了眼神。
刘猛忙站起身,只因怀抱孩儿,不好回揖,情急之下摆出的竟是佛陀常用的合十礼。
“呵呵”
尴尬笑了一声,猎户又不住告罪:“老伯使不得,使不得。”
那老人毕竟见识广,先将猎户引进门,口中不住道:“使得使得,恩人前月上旬搭救家主,主人自痊愈后,登时便要拜谢恩人,只是去了几波都未能寻得恩人当面。却是我等失了礼数。”
闻声赶来的几个小厮,互相使个眼色,便有一人快步禀报主人,又有俩小厮各扶一扇门扉,便要关闭门庭。其中一位眼看门要关上,更是频频望向老仆,察言观色之下,便在关门前闪身而出,却是打探消息去了。
再说这刘猛,感受着老人家的热络,口中连道“不敢当”。他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当日胡先生伤重,仅来得及报出宅邸乡籍,随后便不省人事。他护持先生归家后,其家人都绕着主人打转,更无有人接待自家。他又见胡宅楼高院广,心生卑怯,生怕对方家人攀诬,把自家当作剪径强人,便偷偷溜走了。
一直在山野之中遁留十多日,直到前几日在村郊偷听农夫嚼舌,才得知胡先生痊愈,正在四处寻找“恩人”。
得了情报,他也只是安了心,却迟迟未露面,一是自惭形秽,二是想着自家这许久不应邀,在庄户村人眼中已是洒脱豪侠。这等虚荣,自家出生以来便从未感受过,便就顺势要当个义薄云天的大人物。
今日寻来,实是迫不得已,一切缘由,皆为这怀中孩儿。
胡家老仆开门时,便已看到恩人怀中的婴孩,只是除了开门后的些许波澜,恩人这一路跟随,竟不再有甚言语,老仆也忍不住借转弯时偷瞄几眼,暗道:“婴孩时便面容奇异,来日必非等闲,只不知……”
老仆心中诸多猜测,但又不好询问,就这般一路指引,将恩人带至客厅。
早有那得了音信的仆僮,在厅内等候,及至看恩人背矛跨弓,两位仆僮便自行近身帮忙。
刘猛手足无措,想要阻止,又舍不得将孩儿托付他人,就这般扭捏着,被两人解下诸多兵器。
待这方动静了结,老仆才将恩人引入上首入座。
不一会儿,又有几位侍女奉上点心香茶,又留下两人侍立在旁。
刘猛看一眼茶点,又看一眼孩儿,有些不知所措,他倒不是自家嘴馋,却是想起这一路奔波,还未曾照顾孩儿的吃食。
那老仆在旁作陪,何等精明,趁机斜瞟旁侍的婢女一眼,那侍女也是个通透的,便轻声道:“恩人,我来照顾小恩人吧!”
“啊?”
这刘猛闻言一愣,抬头看向说话之人,虽不似月宫姮娥般优雅,却也不是乡间健妇那样粗犷,正是个眉清目秀的豆蔻少女。
高天之上,云雾飘渺,或有峰嶂,劈云斩雾。
有那鹏鸟,游于苍穹,展翼许久,径自沉入云海。
待大鹏穿云破雾,遁出雾涛时,已身处山龙脉中,避峰转崖,匿了踪迹,权且不提。
只说这山龙蜿蜒,峰峦叠嶂,面面成垣,处处有陷。
最高峰间,却藏着一条夹脊小路。
是那经年的巡山猎户,累月的斫柴樵夫,铺碾凿砍,才成就这人道。
此时道幽无客行,纵横皆禽兽,有那啸聚山林的山猪,更是肆意妄为,尽显猖狂。
路旁顽石错落间,有黑影闪过,却是逐猎山间的强人。穿越石堆,攀越无声,时而鬼祟,时又果敢,远远缀在兽群之后。
及至猪群行进至山关口,再不能聚众并行。
追踪的强人也停下身形,匿在一块巨石后。
但见他:木柄簪发,身穿葛衣,足踩草鞋,手执角弓;左腰悬短斧,右胯系箭袋,背上交绑一双短叉矛。
却是个破落的猎户打扮。
只喘息片刻,他便平复了呼吸,随即再度探头,察看动静,只见那群山猪迟迟不入山关,他有些心焦:“这群畜生怎还不进关口,。”
他是个地里鬼,居于山下村子,熟悉山情水文。
自猪群踏上山道时,他就知道,猎物要去山那边汲水。这才心中意动,缀在其后,待猎物入了山关,狭道间进退难据,才好轻松俘获。
眼看猪群警惕,他又暗自思量:“我若妄动惊扰,恐它们袭我。又或是一散而去,岂不白费功夫。”
忍下即刻动手的冲动,他再度缓缓下蹲,怎料这一下,屁股竟好似碰到了什么东西。
惊吓之余,他急转身,右手拽出短斧,便要劈砸攻击。
只是他手脚再快,却不及眼快,待看清“敌人”,忙止身形。
那恫吓他的物事,竟然是个半岁小儿。
可怜的小东西,竟无衣物蔽身,仰瘫在半步外,也不哭闹,也不看他,只伸着短小藕臂,左右扭动,想要攀爬正身。
猎户一眼瞄见小儿胯间,死死盯住,先是惊讶,忽地俯身近前,准备抱起小东西。
猛然又发觉,手中还持着短斧,忙自丢在一旁。随即急不可耐,将小儿抱入怀中,一时间,心念所想脱口出,喃喃自语失语序:“菩萨保佑……子嗣不兴……我刘猛杀生造孽……竟得此天降孩儿……”
这刘猛抱着孩儿,臂弯时松时紧,正是:手重怕伤心肝,膊松恐失宝贝。
待他心智再复清明,已不知过了多久。
既已回神,被他自行隐去的疑惑,便上心头:“荒郊野外,怎会有婴孩,不会是什么山精鬼魅,迷了自家心智吧。”
再仔细观察怀中小儿,其耳目真个异于寻常。
刘猛因自身有所奢望,以往见到他人婴孩,总要想法凑近逗弄,每每被孩童父母厌弃驱赶,也总是不能忘怀。
他对于小儿形体,心中自有谱系,以往所见,更无怀中小儿这般:“眼大似铃,耳阔如蒲。”
思量一会儿,他越发觉得像个妖怪,便置其于大石上,颤抖着取出羽箭,便要贯杀“妖魔”。
举着右臂,犹犹豫豫,但见那“妖魔”:明知要遭厄,不见反身击,四肢胡乱动,双目随头转,行动不似鬼魅,懵懂只是婴孩。
刘猛眼见箭簇接近其脖颈,就要用力刺入时,那小东西终于停止了晃动,只是盯着自家腰腹位置。
顺其目光望去:半截藕臂触箭袋,一只纤手拨羽簇。
刘猛再观小儿面部,又是一阵踌躇:“或是我见识浅薄,该有那大眼大耳之辈,若这真是天赐的孩儿,却被我当作妖魔伤害,岂不是徒增杀孽。”
“罢了,罢了,便带下山,去问问老先生。”下定决心,他也不逐猎了,重新绑定短斧猎弓,便抱起孩儿,径自向山下疾奔。
……
自古龙脉,分干龙水龙,龙脉聚灵之处,谓之龙穴。
数百年前,此处山龙之巢由夷人把持。其部魁趁天下大乱,竟以此为根基,兵出龙山,逐鹿天下,只是兵锋羸弱,为王前驱。自其率部出得家门,便尽数魂归他处,再不能引子弟临乡祭祖。
后来果引得人皇来伐,天子携大势之威,将此地纳入王化,便依照惯例,行以压胜之法,将百里龙巢改称:绍陇。
人皇定鼎九州,定国号唐,徙近畿国民充实新郡,辖制诸夷部,耗费数十载,隳山隘平垣陷,培垒一座伏隆城。
今已百载,郡国唐夷杂处,民风彪悍骁勇。
刘猎户乡籍,乃伏隆郡下属的陇下庄,乃是绍陇垣东南边的一处山涧旁。
他急匆匆自村北而入,偶有村人见他怀抱婴孩,尽皆呼出声。
有那相熟的戏言:“刘妈妈这是在帮哪家看护。”
长舌的嘀咕:“大侠行色匆匆,莫不是有差池?”
更有相恶的讥讽:“若是有岔,恐要判为城旦!”
刘猛也不理会那些人,自顾躲开众人围堵。
他一路急行,不多时一座宅院出现在远方,待到正门前,又自止住拍门的心思,皆因那门前有一方碑。
猎户这才想起,胡宅那也是阀阅之家,自家即便有恩于胡先生,又岂能不请而入。听闻这般宅邸,即便有客应邀,也是自侧门而入。
想通关节,他便寻了侧门而去,到得门前,他便连拍数下,不久自内传出沙哑之声:“客来可有请柬?”
猎户哪有什么请柬,正欲报上名号,内中又传来嘟囔:“我也是老糊涂,如此无礼,怎会有请柬。是何人叨扰!”
刘猛听着对方声气渐足,赶忙回应:“我是南郊猎户刘猛,还望老伯帮忙传递一二。”
报了姓名,他想着老人家报信,还需一些时间,便背转身形,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就要逗弄自家孩儿。忽觉背后异响,伴着惊呼。
“诶呀!竟是恩人至此,老仆不知尊驾降临,失了礼数,快请进!快请进!”
刘猛初闻异动便已转头,不想对方说话的功夫,门扉竟已大开,他只得愣在当场,让他惊诧的不仅是对方的言语,还有那爽利的动作。
老人家此刻摆出作揖姿态,这冷不防竟和猎户对上了眼神。
刘猛忙站起身,只因怀抱孩儿,不好回揖,情急之下摆出的竟是佛陀常用的合十礼。
“呵呵”
尴尬笑了一声,猎户又不住告罪:“老伯使不得,使不得。”
那老人毕竟见识广,先将猎户引进门,口中不住道:“使得使得,恩人前月上旬搭救家主,主人自痊愈后,登时便要拜谢恩人,只是去了几波都未能寻得恩人当面。却是我等失了礼数。”
闻声赶来的几个小厮,互相使个眼色,便有一人快步禀报主人,又有俩小厮各扶一扇门扉,便要关闭门庭。其中一位眼看门要关上,更是频频望向老仆,察言观色之下,便在关门前闪身而出,却是打探消息去了。
再说这刘猛,感受着老人家的热络,口中连道“不敢当”。他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当日胡先生伤重,仅来得及报出宅邸乡籍,随后便不省人事。他护持先生归家后,其家人都绕着主人打转,更无有人接待自家。他又见胡宅楼高院广,心生卑怯,生怕对方家人攀诬,把自家当作剪径强人,便偷偷溜走了。
一直在山野之中遁留十多日,直到前几日在村郊偷听农夫嚼舌,才得知胡先生痊愈,正在四处寻找“恩人”。
得了情报,他也只是安了心,却迟迟未露面,一是自惭形秽,二是想着自家这许久不应邀,在庄户村人眼中已是洒脱豪侠。这等虚荣,自家出生以来便从未感受过,便就顺势要当个义薄云天的大人物。
今日寻来,实是迫不得已,一切缘由,皆为这怀中孩儿。
胡家老仆开门时,便已看到恩人怀中的婴孩,只是除了开门后的些许波澜,恩人这一路跟随,竟不再有甚言语,老仆也忍不住借转弯时偷瞄几眼,暗道:“婴孩时便面容奇异,来日必非等闲,只不知……”
老仆心中诸多猜测,但又不好询问,就这般一路指引,将恩人带至客厅。
早有那得了音信的仆僮,在厅内等候,及至看恩人背矛跨弓,两位仆僮便自行近身帮忙。
刘猛手足无措,想要阻止,又舍不得将孩儿托付他人,就这般扭捏着,被两人解下诸多兵器。
待这方动静了结,老仆才将恩人引入上首入座。
不一会儿,又有几位侍女奉上点心香茶,又留下两人侍立在旁。
刘猛看一眼茶点,又看一眼孩儿,有些不知所措,他倒不是自家嘴馋,却是想起这一路奔波,还未曾照顾孩儿的吃食。
那老仆在旁作陪,何等精明,趁机斜瞟旁侍的婢女一眼,那侍女也是个通透的,便轻声道:“恩人,我来照顾小恩人吧!”
“啊?”
这刘猛闻言一愣,抬头看向说话之人,虽不似月宫姮娥般优雅,却也不是乡间健妇那样粗犷,正是个眉清目秀的豆蔻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