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虽然在大部分人看上去有些极端,不切实际,但是也可以引申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地铁发展,公交客流下跌的大背景下,与地铁完全重复的骨干线路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去重复?如果未来地铁进一步发展,这些骨干线路该何去何从?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不过在这里几句话讲不清。如果有机会,我会专门发帖子讨论这个话题。
不过可以先省略过程,说一下我的结论:
1,骨干线路的作用不是跟地铁抢客流,而是辅助地铁,拉地铁不到的小站客流进入地铁。例如,去五十四所上班的人,坐地铁到和平医院,再坐一站1路到人大有人在。1路和地铁不是竞争对手(实际上1路的客流到不了地铁一号线的1/20,谈不上什么竞争),而是帮助地铁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更多的人。
2,去重复的方式不是停运骨干线路,而是缩减跟骨干线路并行的其他线路,后者去重复的效果会更好,重复率会更低,但便捷程度更高。(有机会细讲)
3,骨干线路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减少班次,但从线网上看,石家庄的骨干线路普遍太短而不是太长。打造更强大的骨干线路,不但有利于拉出更多的“隐形”客流,也同时有利于公交和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