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关于货币的本质,货币学史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货币金属论,认为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我们国家教科书中,长期坚持这个观点,认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包含的金属价值量。二是货币名目论,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21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就是货币名目论。于此对应,货币的定义也分两种:一是认为货币就是代表一切商品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二是认为货币就是本身没有价值的价值符号。
这是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一方面我们想用货币去表达一定的实物;另外一方面,我们知道货币很难表达现实中存在的实物。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就是金属货币制,包括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元再和黄金挂钩,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金本位制。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从此,金本位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不能推行金本位制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劳动收入要大于实际消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劳动价值论。说到劳动价值论,很多人不屑一顾,他们一辈子学到的东西,都是用来反对劳动价值论的。然而判断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重要一条,就是看看它可以不可以证伪。一些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人,把劳动价值论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接受劳动价值论的证伪。这个是对科学的神化,是反科学的行为。劳动价值论,现在指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它就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规律,它有着具体或特定的应用场景。它可以让我们通过模拟具体或特定的场景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通过对答案的验证,证实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人人都要买汽车。虽然所有人都为了买汽车而攒钱,但是汽车厂每月只能生产1辆。这样,每个月只有1个人才可以买车。每个月有两件事发生:一是所有劳动力把购车存款存入银行进行消费的积累,二是有1个劳动力用自己积累的购车存款买下了1辆车进行实质的消费。
所有的劳动力的购车存款,都是他们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这部分劳动力价值的总和,就是这个汽车工人的劳动价值。汽车工人的劳动价值就是汽车的价格。有如下等式关系:汽车价格=购车款=购车存款。购车存款是消费的积累,购车款是积累的消费,每个人的消费的积累和积累的消费之和,就是每个人的劳动力价值。这个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工资。
除了日常消费,比如粮食,其它所有的消费都是积累消费。如果排除日常消费,整个世界所有商品的价格,只是所有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的一半。如果每个月,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100万,那么该月劳动人民的实际劳动收入就是200万。
因为是积累消费,这个钱日常是不能花的,我们只能把这个钱存入银行。200万的劳动收入,只有100万的实际的商品。银行把100万借给别人,别人就要买实际的商品。200万的钱,100万的东西,这个就是通货膨胀。
为什么金本位制会破产
人类早期社会中,日常消费占大头,积累消费占小头,通货膨胀的效应不明显。到了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日常消费占小头,积累消费占大头,通货膨胀的效应十分明显。即使你控制货币的发行数量,但是银行依然可以创造出最高达100%的通货膨胀率。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推行的是金本位制。不存银行的情况下,我们买1台汽车,价格是1公斤黄金;存入银行的情况下,我们买1台汽车,价格就是2公斤黄金。当然,日常交易用不到黄金。银行会让你把黄金存入银行,然后给你一张纸,这张纸会规定其中的黄金含量,承诺你可以凭借这张纸兑换真实的黄金。这个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运行原理,而直接收益人就是发行这个纸币的发行人。
这个时候,明明一台汽车的真实价值是1公斤黄金,我们偏偏要用2公斤黄金进行交换,这个黄金的真实持有人就很吃亏。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把黄金留在自己手里,比把它留在银行的手里更划算。到了上世纪60年代,大家不仅不再把黄金交给美国保管,还纷纷提取美国的黄金,致使美国的黄金储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破产。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说,货币到底是商品交换的等价物?还是一组没有价值的价值符号呢?两个都是!当你用货币进行消费的时候,它就是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当你把货币存入银行的时候,它就是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价值符号。
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
商业银行利用了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着实物对应的价值符号,瓜分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这种瓜分,用的是价值符号,动的是真实价值,所以必须导致通货膨胀。人类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最终找到了一种方式,用存款准备金抵消通货膨胀。原则上,存款准备金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存款的本质是消费的积累,不是真实的消费。商业银行动了这个消费的积累,才会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抑制这个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再次动用消费的积累。这样,消费的积累就被动用了两次,等到你真实消费的时候,就必然出现通货膨胀。为了制止这一切的发生,央行会提高利率,推迟真实消费的发生时间。
在美国,提高利率,被解释成美联储缩表,也就是减少美联储的负债,回收货币,目的是防止通货膨胀。其实用本文的观点理解,更为简单和直接,那就是推迟消费的发生。
关于货币的本质,货币学史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货币金属论,认为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我们国家教科书中,长期坚持这个观点,认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包含的金属价值量。二是货币名目论,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21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就是货币名目论。于此对应,货币的定义也分两种:一是认为货币就是代表一切商品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二是认为货币就是本身没有价值的价值符号。
这是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一方面我们想用货币去表达一定的实物;另外一方面,我们知道货币很难表达现实中存在的实物。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就是金属货币制,包括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元再和黄金挂钩,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金本位制。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从此,金本位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不能推行金本位制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劳动收入要大于实际消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劳动价值论。说到劳动价值论,很多人不屑一顾,他们一辈子学到的东西,都是用来反对劳动价值论的。然而判断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重要一条,就是看看它可以不可以证伪。一些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人,把劳动价值论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接受劳动价值论的证伪。这个是对科学的神化,是反科学的行为。劳动价值论,现在指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它就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规律,它有着具体或特定的应用场景。它可以让我们通过模拟具体或特定的场景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通过对答案的验证,证实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人人都要买汽车。虽然所有人都为了买汽车而攒钱,但是汽车厂每月只能生产1辆。这样,每个月只有1个人才可以买车。每个月有两件事发生:一是所有劳动力把购车存款存入银行进行消费的积累,二是有1个劳动力用自己积累的购车存款买下了1辆车进行实质的消费。
所有的劳动力的购车存款,都是他们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这部分劳动力价值的总和,就是这个汽车工人的劳动价值。汽车工人的劳动价值就是汽车的价格。有如下等式关系:汽车价格=购车款=购车存款。购车存款是消费的积累,购车款是积累的消费,每个人的消费的积累和积累的消费之和,就是每个人的劳动力价值。这个劳动力的价值就是工资。
除了日常消费,比如粮食,其它所有的消费都是积累消费。如果排除日常消费,整个世界所有商品的价格,只是所有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的一半。如果每个月,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100万,那么该月劳动人民的实际劳动收入就是200万。
因为是积累消费,这个钱日常是不能花的,我们只能把这个钱存入银行。200万的劳动收入,只有100万的实际的商品。银行把100万借给别人,别人就要买实际的商品。200万的钱,100万的东西,这个就是通货膨胀。
为什么金本位制会破产
人类早期社会中,日常消费占大头,积累消费占小头,通货膨胀的效应不明显。到了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日常消费占小头,积累消费占大头,通货膨胀的效应十分明显。即使你控制货币的发行数量,但是银行依然可以创造出最高达100%的通货膨胀率。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推行的是金本位制。不存银行的情况下,我们买1台汽车,价格是1公斤黄金;存入银行的情况下,我们买1台汽车,价格就是2公斤黄金。当然,日常交易用不到黄金。银行会让你把黄金存入银行,然后给你一张纸,这张纸会规定其中的黄金含量,承诺你可以凭借这张纸兑换真实的黄金。这个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运行原理,而直接收益人就是发行这个纸币的发行人。
这个时候,明明一台汽车的真实价值是1公斤黄金,我们偏偏要用2公斤黄金进行交换,这个黄金的真实持有人就很吃亏。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把黄金留在自己手里,比把它留在银行的手里更划算。到了上世纪60年代,大家不仅不再把黄金交给美国保管,还纷纷提取美国的黄金,致使美国的黄金储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破产。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说,货币到底是商品交换的等价物?还是一组没有价值的价值符号呢?两个都是!当你用货币进行消费的时候,它就是商品交换的等价物;当你把货币存入银行的时候,它就是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价值符号。
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
商业银行利用了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着实物对应的价值符号,瓜分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这种瓜分,用的是价值符号,动的是真实价值,所以必须导致通货膨胀。人类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最终找到了一种方式,用存款准备金抵消通货膨胀。原则上,存款准备金率应该等于通货膨胀率。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存款的本质是消费的积累,不是真实的消费。商业银行动了这个消费的积累,才会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抑制这个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再次动用消费的积累。这样,消费的积累就被动用了两次,等到你真实消费的时候,就必然出现通货膨胀。为了制止这一切的发生,央行会提高利率,推迟真实消费的发生时间。
在美国,提高利率,被解释成美联储缩表,也就是减少美联储的负债,回收货币,目的是防止通货膨胀。其实用本文的观点理解,更为简单和直接,那就是推迟消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