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冠军足球吧 关注:56,872贴子:792,123
  • 3回复贴,共1

他们,是国家队之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赋不逊梅罗,只是我更享受生活”
“我本可以成为梅西或C罗那样的球员,只是我没那么在乎这些。我更看重享受生活,比如晚餐时会喝几杯,梅西和C罗则不同,他们做了很多牺牲,这令人钦佩。”

每每退役后聊起曾经的职业生涯,斯内德都这样表示。
时间倒回至2001年,那支打进世青赛八强的荷兰队阵中不乏范德法特、罗本、亨特拉尔、海廷加这样的明日之星,但斯内德却不在此列——17岁的他,当时不过是阿贾克斯梯队的成员——与早早完成国家队处子秀,一度是郁金香最年轻国脚的范德法特相比,斯内德并非天选之子,早年间的他只能以勤能补拙的姿态点滴积累,以期将来某一天完成逆袭。
阿贾克斯重返欧冠的2002-03赛季,斯内德只能与队长加拉塞克分享出场时间,而2003年夏天起,这个还不满20岁的小个子便是球队中场雷打不动的主力——队友范德法特先是和伊布、科曼闹翻,又不惜以合同到期自由身走人要挟球队,和阿贾克斯渐行渐远,低调朴实的斯内德则逐渐成长为球队灵魂。
国家队经历也颇有些类似:当范德法特始终无法在与西多夫的竞争中胜出时,2004欧洲杯附加赛与苏格兰的生死战上,国家队菜鸟斯内德先是远射破门,又连续送出助攻帮助郁金香击败对手。
2007年夏天,23岁的斯内德被皇马2700万带到伯纳乌,一时瑜亮的范德法特也来到这里,不过那是一个赛季之后的事儿了。

回到斯内德。
无论教练是书斯特尔还是佩莱格里尼,斯内德都曾占据主力位置,但他在这里却谈不上开心,2009年沦为替补之后,厌倦了战术和人员频繁更迭的斯内德决定换个活法——不满足只在意甲称王的国际米兰与之一拍即合。
在梅阿查,这里云集了埃托奥、卢西奥、萨穆埃尔等“老男孩”,正职黄金年龄的斯内德自然心高气傲,也被穆里尼奥所器重和信任。一向不设专职前腰的狂人破了例,斯内德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从米兰德比的高光演出开始,状态持续高位的斯内德非但在意甲赛场随球队所向披靡,欧冠也是一路踩过切尔西、莫斯科中央陆军和巴塞罗那,径直闯到伯纳乌,闯上与拜仁角逐奖杯的舞台。

迭戈·米利托打破僵局的进球就来自斯内德的助攻,那一夜,蓝黑军团终于站上欧洲之巅;那一年,国米五尊亮闪闪的奖杯,每一座都凝结了斯内德的汗水。
与经典10号位球员相比,尽管也许斯内德的技术不够华丽,球风也难言潇洒,但扎实的基本功之下,上乘的组织能力和快速精准的传球成为他的生存技能,更是有一脚与身材不匹配的,令人拍案叫绝的远射功夫——斯内德的远射,速度力道和线路都绝对过硬,甚至逆足也能踢出八九不离十的质量。
斯内德身披橙色战袍的处子球,便是他赖以成名的远射。2010年,斯内德的“远射艺术”在世界杯赛场登峰造极:对阵巴西,他兜向远角的射门擦着梅洛头皮呼啸而过,也一并越过了国米队友塞萨尔;交手乌拉圭,斯内德在三名后卫的防守中找到球和球门之间的唯一行进路线,幅度极大的调整并不影响他的发力,穆斯莱拉只能望球兴叹。


IP属地:浙江1楼2024-11-07 10:04回复
    决赛舞台,又是斯内德给罗本送出绝妙塞球,后来便成就了卡西留名青史的那次极限救险……
    回看过去,在国米的那段时间是斯内德职业生涯最快乐的几年,在这里他和球队互相成就,赢得除金球和世界杯之外的几乎一切赞誉。
    那段时光有多辉煌,之后的出走土耳其就有多令人意外。2013年,还没到30岁的斯内德告别国际米兰,加盟了加拉塔萨雷,也从此淡出了主流足球的视野,辗转尼斯(法甲)和加拉法体育(卡塔尔)后,斯内德在家乡球队乌德勒支的网站宣布退役:“我对这座城市感觉很好,我已经不踢球了,现在想要一个能让我分享回忆的地方。”
    现在来看,与很多功成身退的前辈不同,斯内德的生涯多少有点晚景凄凉。和同年出生的罗本相比,斯内德在荷兰队最后那段坚持,似乎成了不识相的迂腐,或者垂死挣扎。

    果真如此吗?也许吧。
    但他本人也许并不在乎,至少从斯内德变成“斯肉德”的后续来看,是这样的。
    忘了文首的采访,除了“不那么在乎成为梅罗”的表态外,斯内德还留下了一句话:“对我来说,这(不如梅罗)没问题,但我仍然有一个令人羡慕,又难以企及的职业生涯。”
    伟大的,不仅是牙齿
    吉安、点球、扯着球衣的怒吼,这是提到路易斯·苏亚雷斯,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段画面。很难臆测当加纳的必进球机会用手挡出,他的心里状态是怎样的——或许电光火石的瞬间反应不需要太多想法——在那一刻,他并不是攻城拔寨的杀手,只是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看门人,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把即将到来的威胁挡在线外。
    这也浓缩了我对以苏亚雷斯为代表的南美球员的极致印象:狡黠、机敏、不择手段。

    喜欢他的人会把他奉为英雄,多次拯救球队于危难之中;不喜欢他的人觉得他是恶魔,唯一的准则就是赢,为了赢不择任何手段。
    回首少年时代,小苏亚雷斯过得并不如其他小伙伴开心——从小便经历父母离异,不得不与兄弟们分享来自母亲的爱,拮据的生活让他只能在街头巷尾的闪赚腾挪中练就足球技艺。
    当然苏亚雷斯也是幸运的。一位名叫威尔逊·皮雷的球探看中了他,并把他带到民族队青训营,在这里他的才华很快便兑现为场上表现,也因此得到了国少队的征召,但因为缺钱,因为一双球鞋,苏亚雷斯也无奈错过了这次征召。

    贫穷有时能激发人不断向上,有时也能让人逐渐沦落。父母离异、家庭贫困是苏亚雷斯不得不长期面对的处境,他抽烟喝酒,他持续低迷,当球队正要把扫地出门的想法付诸行动,自于皮雷的一再坚持,加之民族队捧起乌拉圭联赛冠军的风头,苏亚雷斯也逐渐恢复了舆论中的形象。
    努力踢球—成为职业球员—转会欧洲,苏亚雷斯踏上南美球员的成名坦途。但……格罗宁根,80万欧元,有谁能相信这样的球队能淘到什么好球员呢?更何况他也不是第一考察对象。

    37场15球10助的数据不会骗人,阿贾克斯迅速出手,用750万欧元网罗帐下,也逐渐把他培养为荷甲金靴以及荷兰足球先生。
    接下来是牵手利物浦,那是苏亚雷斯梦寐以求的时刻。若干年后回首当初,苏亚雷斯坦诚“登陆安菲尔德是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纵然与英超冠军始终一步之遥,这种缺憾无法被岁月抹平,但在演绎个人英雄主义的方式上,133场82球34助的数据将他捧到极致,英超金靴、欧洲金靴、英超最佳球员的纷至杳来便是明证。
    所以难怪迈克尔·欧文直言:“如果我是球队经理,苏亚雷斯永远是我锋线引援名单的第一位。”尽管他自己恐怕再也无法被安菲尔德所接纳。

    所以巴萨愿意为他掏超过8000万欧的转会费,哪怕还得“接盘”长达4个月的禁赛,但在西班牙,乌拉圭人能否配得上这份厚爱也在很长时间内成为谈资。
    解禁复出后的国家德比赛场,1次助攻只是小试牛刀,接下来苏亚雷斯彻底放飞,用进球和助攻拨云见日,也不断治愈“奖杯饥渴”的自己。
    诚然在诺坎普的圣殿中,梅西是永恒的国王,但英雄相惜的氛围里,苏亚雷斯又何尝不是特别的存在。在彼此登上巅峰或处于低谷时,相互欣赏与打气,一路互相扶持着经历过MSN的雏形—成功—低谷—四散。
    也正是来自梅西的建议,才有了之后苏亚雷斯和格雷米奥的结缘,那是后话。
    随着内马尔转投巴黎,MSN正式解体,很多人猜测苏亚雷斯会是下一个:当巴萨被成绩和经济裹挟,高薪高龄的苏亚雷斯逐渐成为累赘,用泪水告别后,苏亚雷斯将自己剩余价值进一步榨取,帮助马竞拿到了时隔多年的西甲冠军。


    IP属地:浙江2楼2024-11-07 10:05
    回复
      然而不再年轻是公认的事实,体能受限的苏亚雷斯注定无法与西蒙尼的铁血球队长时间共处,1987年出生的他很容易被提前放弃。在外界零零星星的猜测中,苏亚雷斯与民族队短续前缘,确保以最佳状态参加卡塔尔世界杯,也在老朋友的提携下开花巴甲赛场,并在后来又与这位老朋友重逢美职联。
      所以当媒体传出“迈阿密国际想要内马尔,欲重组MSN”这样的消息,仍能引起不少球迷大呼“爷青回来吧”——无论这个梦是否真能成为现实,它光是浮现一下就已足够令人兴奋。

      当然,谈到苏亚雷斯没法免谈“咬人”这个话题,同样没法洞悉他真实想法的一定包括巴卡尔、伊万诺维奇和基耶利尼。须臾之间地狱天堂是苏牙不能回避的过去,也是他澎湃不已的内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当初与他不共戴天的埃弗拉都能说出“我来一套最佳阵容的话,前锋还是会选苏亚雷斯,他是当时最好的前锋”这样一番话,其他人还有什么犹疑的呢?
      “除了踢球,我还能做什么呢?”
      没有纹身,没有耳环,没有丑闻,也不去夜店,甚至连发型都简单至极——哈维尔·埃尔南德斯·克雷乌斯,外表看来,这是一名没有特点,甚至无趣到有点奇怪的球员。

      正如他那句话:“除了踢球,我还能做什么呢?”他会是个与你我无异的普通人,或许柴米油盐,酸甜苦辣。
      但从他脚下有球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他能把球精确的传到想去的地方,他是球场上最会转圈的男人,他能用双脚调动所有人前赴后继,他把足球演奏成了音乐。
      在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这支球队承载了太多,也在日积月累中给一代又一代人注入信仰,帮他们成为技术精湛的职业球员,哈维就是这家俱乐部逾百年历史中一颗善良的星星。
      少年哈维从一出生就与足球结缘,父亲曾是职业球员,兄弟四人也全部从事足球运动,不到10岁,小哈维便被父亲送往拉玛西亚青训营试训,从此,红蓝便是他生命中的主色调——尽管他曾因年龄不够而险些被拒之门外。
      在拉玛西亚,哈维见到了克鲁伊夫,见到了瓜迪奥拉,学到了专业的足球理念和战术打法,也结实了很多伙伴,更重要的是,哈维遇到了“第二个父亲”,他的恩师乔安·维拉。

      后者孜孜不倦的给出教导,并让哈维学习瓜迪奥拉的跑动、接应,和大局观,耳濡目染下,哈维很快成为真正的中场大师。
      1997年,哈维正式升入B队,并在年底进入一队大名单。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就是:哈维稳步完成了从替补到接班瓜迪奥拉的进化,可球队成绩却始终不理想——加斯帕特几乎拖垮了这支巴萨。
      在此期间,哈维也有想过要离开,是爱人那句“如果去米兰就离婚”截断了他与红黑军团之间的联系,也为日后他走向辉煌埋下了契机。
      2003年,巴萨高层改革,里杰卡尔德上任帅位。起初荷兰人对哈维的能力并不感冒,直到一次替补上场后的绝佳表现颠覆了他的执拗,从此后哈维被赋予中场核心的角色,那支以进攻为主的红蓝军团回来了。


      IP属地:浙江3楼2024-11-07 10:06
      回复
        登顶巅峰之前必定荆棘遍布,剧情的发展往往是这样。右膝盖韧带撕裂给哈维的状态带来极大影响,伴随一起的还有整支球队的自负情绪。随着里杰卡尔德离开,瓜迪奥拉接任教鞭,一切又都开始变得明朗。
        2008年欧洲杯,阿拉贡内斯变阵4141,给哈维赋予中场核心的角色后,斗牛士踢出了现象级的足球。决赛舞台上,托雷斯硬吃拉姆攻入全场唯一进球的名场面,递上手术刀直塞的便是哈维。
        接下来无论俱乐部还是国家队,哈维与球队“专治各种不服”,tiki-taka之风在全世界风靡的有点不真实——作为巴萨和西班牙的晴雨表,哈维稳定的表现让人无法自拔。
        当然,谁也无法永远站在山顶上,哈维亦如此。随着传控足球越来越被对手结构和破坏,西班牙足球迎来了危机:博斯克的无锋阵对中场传控倚靠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之并行的是节奏和速率越来越慢。随着中场失控,普约尔淡出后漏洞百出的防线暴露在对方面前——联合会杯上,内马尔和胡尔克的轮番冲击把西班牙后防彻底撕裂。

        以哈白布为基调的足球开始被怀疑,寻找像哈维一般不世出的大师级中场接班,几乎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哈维与巴萨之间曾被认为坚不可摧的联系,也在岁月的消耗中走到终曲。
        于是他把队长袖标交给伊涅斯塔,他开始习惯享受从替补席登上球场的万众期待,开始注视已不再属于自己的战术环境,开始明晰自己对球队的作用已很难在场上体现……
        “我希望这不是永别,而是后会有期。巴萨,感谢你给我带来的一切。”
        一番表白过后,哈维登上了前往卡塔尔的航班。
        电影《海上钢琴师》里,主角1900是时代中才华横溢的钢琴家。但他好像真实存在,又好像从未出现过,他没有出生证明,从生至死都没踏出过弗吉尼亚号半步,他能弹出最美妙的音符,他没发过长篇,他永远存在于一批又一批旅客的记忆中。

        哈维与1900颇有些相似,他被认为是一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场,是世界足坛独一无二的存在,但却也好像从未闪光,或者从未闪耀过足以摄人心魄的光芒。
        时光无情,哈维曾定义王朝,也曾目睹王朝坍塌。从此后很多年,巴塞罗那和西班牙还会迎来下一个、下几个王朝,但下一个哈维·埃尔南德斯·克雷乌斯,或许永远也不会再有。
        “Let me talk”
        “他们不想要你了,你的寄宿家庭,他们不想让你回去了。因为你太安静了,他们没办法和你互动,说你太难相处了……”
        能想象吗?当一个极度内向的,讲着可笑口音的孩子孤身去往远方,只为了在一家名叫Genk的俱乐部踢球,他很安静,很害羞,没有ps游戏机,也没有太过要好的朋友,只是踢球就让他心满意足,就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孩子,当他被寄宿家庭“劝退”回去,心里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吗?

        这个孩子就是德布劳内。
        听到母亲转述这番话,他没有回应,只是抓了一个足球跑出家门,把球踢到栏杆上,一脚又一脚。
        假期过后,德布劳内再次回到Genk,带着满肚子的愤懑玩命训练。然后是比赛,他替补登场,打进5个进球,然后两个月内升入一队——用德布劳内的话说:“好像比我的计划早了几天。”
        在那之后的故事就是:原本德布劳内的寄宿家庭找来,想要把他再请过去,却得到了“你们把我像垃圾一样扔掉,然后现在看我表现好了,想请我回去?”的回应,德布劳内的说法是:“我忘不了妈妈的哭泣,那件事像乌云一样压抑我很长时间。签约切尔西后,你都能在比利时媒体读到我是多么难相处一个人,然后关于我和寄宿家庭这段故事,总被提及。”

        效力切尔西期间,因为上场时间的缘故,“丁丁”想要寻求离开的机会,为此他找到穆里尼奥,对方给出“你是我计划中的一员”,德布劳内才收回了离开的想法。
        后面的故事就是,他很少得到机会,甚至训练中得到的关注都不多——穆里尼奥用一堆数据击垮了德布劳内——他和他都很清楚:威廉、奥斯卡、马塔、许尔勒,然后才有可能是德布劳内。
        不莱梅是一次转机。尽管在那里他得到了机会,但长时间的不得志损耗了德布劳内的信心,以至于“桃花运”光临,他都险些错过:“当时在不莱梅踢球,推特只有几千个粉丝,我发了一条关于比赛的推特,然后一个漂亮女孩点了赞。我的朋友看到了,怂恿我给她发信息。”

        “我说‘别别别,拉倒吧。’没人喜欢我,他不会回复我的。我朋友抢过手机,编辑一段信息和我确认后就发出去了。能明白我当时多怂吗?身为一名球员,我连给未来妻子发信息的胆量都没有!”
        “庆幸的是信息发出去了,我也收到了回复,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在信息交流中彼此了解。当我对别人有一定了解之后,我会放轻松很多。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他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不知道没有Michele,我该怎么办。”
        凭借在德甲赛场的出色表现,德布劳内收到来自拜仁,来自曼城,来自巴黎神日耳曼的邀约。
        现在回头来看,德布劳内、瓜迪奥拉,以及大卫·席尔瓦、孔帕尼,这些名字与曼城几乎是天作之合。他们合作赢得了冠军,一座又一座。
        伤病是德布劳内始终无法回避的话题,他的妻子有话说:“我在婚礼上没见到你哭,儿子出生时没见到你哭……”德布劳内解释道:“婚礼,葬礼,孩子出生,这些都不足以让我流泪,我很坚强。但如果你说我没法踢球,这我真会受不了。”

        德布劳内同时也是幸运的,在曼彻斯特,他拿英超,拿欧冠,拿大大小小的奖杯,拿最佳球员,他重新赢得来自英格兰的球迷。
        与俱乐部收割冠军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同样身处一个天赋溢出的国家队阵容里,德布劳内却始终体验不到俱乐部层面的予取予求。
        所以当33岁的德布劳内率领一支防线脆弱、队友老去的比利时再冲欧洲杯,没人指望他能再做出什么成绩——好在,这并不影响世人对他的评价:不过是时代辜负了英雄。

        所以当有一天我们看到德布劳内“无欲无求”,别奇怪,他早就看透了:“能够踢简单的,不掺杂质的足球,实际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但当我们进入这个状态,这便是生命中最大的幸福感。”
        回到前面,可能因为性格内向,德布劳内安静的有点难以相处,但能够通过足球表达自己,这便是他的“let me talk”。


        IP属地:浙江4楼2024-11-07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