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同者吧 关注:82贴子:1,833
  • 0回复贴,共1

转载一下世界之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黑格尔原创的,笛卡尔之后,这个想法是部署在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的基本见解中,他是伟大的德国理想主义者,在它的断言作为理性话语Word的媒介之前,主体是“存在的无限缺乏”infinite lack of being——“unendliche Mangel an Sein”——收缩的暴力姿态,否定了外部的每一个存在。这个想法也形成了黑格尔的“疯狂”的概念的核心:当黑格尔决定疯狂视作从现实世界的撤出,灵魂到它自身的封闭,它的“收缩”,与外部现实联系的切断,他很快就把这种退缩想象成一种“退行”到“动物灵魂”的水平,仍然嵌入在其自然环境和自然的节奏的水平(昼夜,季节等)。然而,相反,这种退缩难道不意味着切断与客观世界Umwelt或环境的联系,主体沉浸于其直接的自然环境的结束,这不是“人性化humanization”的奠基姿态吗?难道这种退缩到自我withdrawal-into-self 不是由笛卡尔普遍的怀疑和减少到我思所实现的,这也涉及到激进疯狂的时刻吗?在他的《耶拿实在哲学》的一个片段中,黑格尔使用神秘的术语“世界之夜”来描述这种纯粹自我的体验,退缩到自我的主体的体验,这涉及到(被构成的)现实的日食eclipse: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08 13: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