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2,548贴子:8,758,520
  • 7回复贴,共1

【活动】《十月读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年孤独》《最后的问题》《基地》系列 《唐吉坷德》 《安娜·卡列尼娜》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2 15:10回复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我读书不算多,《百年孤独》是我认为写的最好的,因为是外国小说,咱不提文笔怎么样(范晔译的真好一气呵成)。在叙事上老马采取了非常有意思的叙事结构,我称为“网状结构”。小说不是靠时间或逻辑而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进剧情。
    X怎么了>对Y产生了什么影响>Y怎么了
    天才,老马真是个天才。
    丽贝卡与阿玛兰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必多说,何塞·阿尔卡蒂奥与奥雷里亚诺之间的的关系需要从何塞·阿尔卡迪奥第二与奥雷里亚诺第二之间寻找。奥雷里亚诺第二与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互换身份大家应该都没啥异议,但我要说他们没有互换,或者说互换的毫无意义(就像他们死后又被换回来一样)就像他们童年时爱玩的镜像游戏一样,奥雷里亚诺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就是一组镜像是同一个人。奥雷里亚诺第二年轻时的纵情享乐不就像是上校发动三十七次战争一样吗?奥雷里亚诺第二晚年与情人徒劳的想要扩大生意,在寂静的生活中寻找到的宁静不正是上校所缺失的,所寻找的宁静(最后死亡将它赐予上校)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远离家族的命运这不恰好证明了他就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将奥雷里亚诺引向羊皮纸后去世不就是何塞·阿尔卡蒂奥拯救上校后去世的翻版吗?正如丽贝卡就是阿玛兰妲,何塞·阿尔卡蒂奥就是奥雷里亚诺。
    我发现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与他的父亲暴君阿尔卡蒂奥间关系密切:第二小时候去观看行刑(枪决),认为他们把还没死的人活埋,并由此产生刻骨的恐惧。家族中死于枪决的有谁?只有暴君阿尔卡蒂奥。
    不得不说,老马还是心善,在小说的最后何塞·阿尔卡蒂奥与奥雷里亚诺因为各自的孤独产生深厚的友谊,虽然很短暂。奥雷里亚诺与阿玛兰妲之间跨越数代人的爱情最终得已实现,并且诞生了家族的最后一人,虽然非常短暂。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12 15:11
    回复
      《最后的问题》(阿西莫夫短篇小说集):没什么好说,想象力是真的太丰富了。一个观测历史的机器会对现在和未来产生什么影响?《过去已死》机器人如何在规避机器人三原则的情况下控制人类?《保证满意》稍稍改变名字中的一个字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的名字以“塞开头”》孤立的生命与统一的生命哪个好?《绿色的补丁》无性繁殖的外星人眼中的人类是什么样的?《爱是个什么玩意》科技发展的代价是什么?《多么美好的一天》。很难想象阿西莫夫是二战前出生的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12 15:11
      回复
        《基地系列》(阿西莫夫)整体一般,三部曲最有意思,六,七不好看,六太简单了,七简直就是四的翻版,结局也挺让我无语。催维兹决定建立一个连无机质都能容纳的超级生命体就只是为了对付其他智慧生物。连无机质都能接纳就不能接纳其他智慧生命?因为他们会毁灭人类吗?人类难道不是一直在自我毁灭吗?
        在我看来所有的生命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们彼此竞争(包括同类竞争),目的只是活的更好。盖亚作为生命的终极形式是最优解吗?我不知道,我相信阿西莫夫也不知道(绿色的补丁,阿西莫夫的另一个选择),一个奴隶社会的人一定无法想象资本主义社会。但我知道盖亚终结了生命的发展,所以我绝对不会选盖亚。阿西莫夫给出的选盖亚的理由不但没说服我还让我觉得很搞笑。造成这点的原因我认为是科幻向叙事的妥协,阿西莫夫的长篇侧重于讲好一个故事,科幻只是佐料,科幻方面还得看短篇。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12 15:12
        回复
          《唐吉坷德》(塞万提斯)写的真不咋滴,有些好点子比如参孙出场时提到的《唐吉坷德·台·拉·曼却》这本传记,实现了小说人物评价小说本身的有趣内容,但除去这些灵光一闪的点子外,大多数内容都重复、乏味、空洞。情节的发展也特别的草率比如李果德父女的相遇。感觉像是现在网友的玩票之作。平心而论,小说所拥有的各种头衔都没错但大多数内容都只是点了一下,比如唐吉坷德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和桑丘现实主义者的形象。我非常不建议去读这本书浪费时间,除非你对文学的发展过程有兴趣。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12 15:13
          回复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悲剧命运的直接来源正是她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安娜一直恐惧沃伦斯基不在爱她,一方面是因为安娜的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安娜一无所有只能依靠沃伦斯基,而连接二人的只有虚无缥缈的爱情。所以安娜想要紧紧抓住沃伦斯基,而这导致沃伦斯基的抗争,这又刺激到安娜进行更极端的行为 最终指向死亡。如果二人关系受到法律和习俗的保护呢?那安娜放弃一切去反抗的意义何在?为了换一个牌子的锁链,换一种绑法?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社会并不会带来自由,带来的只是新的权利新的义务,最终在本质上与过去别无二致 ,都是被禁锢的奴隶(《我的阿勒泰》的大火证明了这一点,大家想要逃离自己现在的生活就像安娜)。这正是安娜悲剧命运的根源,自由并不存在(至少现在是这样,所谓自由只是伪命题。),只有死亡能结束折磨自己的一切。列文是在宗教中找到安慰才没走向自我毁灭(人话就是自己骗自己)。
            卡列宁的人物形象很有意思,他是一个极度伪善的人他同意安娜和沃伦斯基在一起,却不离婚,因为这会玷污他的名誉,小说最后他还假惺惺的要收养安娜的女儿,最后还是送人了。但要注意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伪善,周围的人也没有意识到,只有安娜,她本能的对卡列宁感到恶心。在我看来这很像社会(一种最广义的社会),社会的本质就是束缚是不自由的,这种束缚又是一种保护,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都默许了这种束缚与保护,因为这最符合个人利益的,但总有一些人就像安娜,她受不了这种束缚,她是快社会半步的人,所以她一方面觉得卡列宁是好人,一方面在面对他时会感到恶心。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12 15:13
            回复
              想了解一下怎么提高阅读速度,一个月了还没读下去一本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12 21: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