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种观点“状元有什么用,死后啥名声没有;而李白杜甫没当状元,照样青史留名”。
这样的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我学生时代也觉得死后的名声特别重要。可能是现在年龄大了,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死后的名誉真的比生前的幸福重要嘛?
就拿刚刚的状元来说吧,考上了基本上就是鱼跃龙门,首先自己的父母亲人在家乡可以扬眉吐气了,你的同龄人除非有人造反成功,基本上不会再有人超过你的成就了;你本人会被当做预备宰相培养,干修书,教皇太子读书这样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活儿,这辈子哪怕就此躺平,到退休也能混个朝廷大员,自己和儿孙的荣华富贵不用愁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怕遇到比自己官大的,人家一听你是状元天然都高看你一眼(科举时代,科举出身的自动鄙视非科举出身的,科举出身的里面,状元自然是鄙视链最顶端)。
如果有的选,比起一生坎坷死后享清名,这样的生活不是更值得羡慕嘛?你让李白选,李白只怕也想选第一个(虽然如果真是这样,对于文学界应该是一个损失)

这样的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我学生时代也觉得死后的名声特别重要。可能是现在年龄大了,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死后的名誉真的比生前的幸福重要嘛?
就拿刚刚的状元来说吧,考上了基本上就是鱼跃龙门,首先自己的父母亲人在家乡可以扬眉吐气了,你的同龄人除非有人造反成功,基本上不会再有人超过你的成就了;你本人会被当做预备宰相培养,干修书,教皇太子读书这样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活儿,这辈子哪怕就此躺平,到退休也能混个朝廷大员,自己和儿孙的荣华富贵不用愁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怕遇到比自己官大的,人家一听你是状元天然都高看你一眼(科举时代,科举出身的自动鄙视非科举出身的,科举出身的里面,状元自然是鄙视链最顶端)。
如果有的选,比起一生坎坷死后享清名,这样的生活不是更值得羡慕嘛?你让李白选,李白只怕也想选第一个(虽然如果真是这样,对于文学界应该是一个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