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389贴子:332,819
五次反围剿, 屡战失利,损失惨重。 彭怒, 手指李德而骂:“崽卖爷田不心疼!“


IP属地:江苏1楼2024-11-25 11:18回复
    长征中,众军转移如神,林苦奔走,上书言罢毛拥彭,毛闻,谓林曰:“尔,孺子耳,尔何知!”竟不校,而疑于彭。


    IP属地:四川2楼2024-11-25 14:12
    收起回复
      粟裕大将善用兵, 每能出奇制胜。 林毓蓉素自负, 他战区战报每置之,独索华东。 观已,则叹: “ 粟裕净打胜仙仗”。


      IP属地:江苏3楼2024-11-26 15:42
      收起回复
        改革初起, 举措异数,众以为疑。 邓公曰:“管它白猫黑猫, 能抓老鼠即是好猫”。 遂能开创局面, 繁盛至今。 伟人力也!


        IP属地:江苏4楼2024-11-27 08:39
        回复
          抗战军兴,寇锋甚利,国军丧师失地连连。 诸将自嘲:“内战内行, 外战外行”。


          IP属地:江苏5楼2024-11-28 15:34
          收起回复
            民国蜀中军阀横肆,人不聊生,民谣云:“四川七军长,称名遍五行。水火木金土,骄贪狡诈横。”谓刘湘、刘文辉、赖心辉、杨森、郭汝栋、邓锡侯、田颂尧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01 18:36
            回复
              清末维新,康梁并称。 其后政见歧异,师徒反目。 南海始终保皇,而任公先主立宪,又赞共和。 人多訾其善变。 余曰:”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唯其变; 求使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唯其不变”。 浅寡之徒岂知公哉!


              IP属地:江苏7楼2024-12-02 10:14
              回复
                八一三事变, 林育容叛逃国外, 总理请示是否拦截。毛公曰:“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 娘者,娘们之娘, 女子也。 俗人解为母亲, 一何可笑!


                IP属地:江苏8楼2024-12-02 16:45
                回复
                  男女婚姻自古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视自由恋爱为大逆不道。 民初万象更新, 保守人家门上婚联犹贴“宁立平等地, 不结自由婚”。
                  平等者,佛家语, 无差别之义。《金刚经·净心行善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 立平等地,意为出家。


                  IP属地:江苏9楼2024-12-05 15:36
                  回复
                    高三备考, 班主任常讲:“上大学不定有出息, 不上一定没出息”。 今果如所言。


                    IP属地:江苏10楼2024-12-05 15:49
                    回复
                      谭延闿善于交结,逢源宦场,卒后,章太炎挽联云:“荣显历三朝,前清公子翰林,武汉溶共主席,南京反共主席;椿萱跨两恪,乃父制军总理,生母谭如夫人,异母宋太夫人。”
                      谭主张孙中山称国父, 又拜宋母为干娘;称如夫人者,谓谭庶出也。


                      IP属地:江苏11楼2024-12-09 10:00
                      回复
                        四九年末,二十二兵团兼七十二军军长郭汝瑰通电起义, 蒋氏固守大西南之计划遂成泡影 。 消息传至岛内,上下震惊。 有报纸云:“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负已先分”。


                        IP属地:江苏12楼2024-12-09 11:35
                        收起回复
                          总理祖籍绍兴, 生于淮安。 少时家庭多故, 有成人之量。 后到沈阳,目睹外人横暴,深感不平。
                          其时在关东模范小学就读。某日,魏氏校长问:“诸生何为而读书?“同学有曰为明礼者,有曰为家父者, 有曰为前程者。唯总理起而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魏未听清,复问, 又答之。 魏惊异,赞曰:”有志者, 当效周生耳!“


                          IP属地:江苏13楼2024-12-11 17:35
                          回复
                            抗战时,汤恩伯所部驻豫南,横征暴敛,不恤民瘼。加以天灾,流殍遍野,至人相食。民间谣云:“河南四荒, 水旱蝗汤。”


                            IP属地:江苏14楼2024-12-12 11:38
                            回复
                              国朝二十年,有远人饷润公庵婆罗果,计四十数。润公素不喜甘,直下赐清华大学工宣队。队中多北人,不识者众,以为王母仙桃之属,乃山呼万岁,陈之高座,旦暮瞻礼而莫敢食。寻色恶臭坏,始去皮投汤中,人但饮一匙而已。润公闻之,作大笑乐


                              IP属地:吉林16楼2024-12-13 17: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