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者交流吧 关注:1,482贴子:12,021
  • 9回复贴,共1

我家多动症ADHD孩子的日常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大家的需求,目前我们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称的多动症关注度非常高,因为发病的比率就是它的发现确诊越来越多,尤其在小学生的群体当中,比较多见像抽动症,多动娃不一定是有抽动症的,但是有很多多动孩子因为被压制的太厉害,又诱发了抽动,因为这个原因,我在教育我们家烨哥的时候,不会过分的打压他,本着表扬八,批评二的养育原则。普通孩子的养育是需要表扬九,批评一。
很多孩子没有多动症,但是家长们还是很焦虑,我的孩子没有add没有adhd,孩子上课经常魂游天外,专注力问题已经成为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因为在应试教育里面,专注力好像成为了学习的一个前提,且不讲智力高低,如果一个孩子在听课学习作业这个环节当中不能专注,就足以造成家长的焦虑和他学习的困难。关于药物治疗我提前告诉大家一声,到目前为止adhd没有特效药,没有特效药,你不用指望吃药物,能够这个事情就解决掉。所以家长们必须学习了解,它更需要的是物理神经疗法的系统的干预,甚至需要环境干预。首先你得知道什么叫add什么叫adhd?最早大家名字是一样的,它最早就叫add就叫注意缺陷。
后面会发现其实现在多动的和近20年多动的类型越来越多,所以它后发展叫adhd其实它们俩很接近略有不同,现在我用最普遍的一个分类方法跟大家讲,这样大家就先有一个了解,看一下adhd后面的英文 attention就是注意力。后面disorder失灵了,就是咱们有一一辆车刹车怎么失灵了,看它叫控制的瘫痪,你明显发现孩子以下的症状,自我控制机制失灵,相当于一辆车的刹车失灵,它不是没有油门,后面几个细节家长们看完了,其实我更希望的是你减少焦虑,你看第三条,并不缺少做事的意识和知识,智力也并不低,所以对于我们很多adhd的孩子,你会显得其实他挺聪明的,他感兴趣的事也做的还好,但只是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不能持续,经常虎头蛇尾,或者经常做着,这个人就半途而废了。
多动孩子的大脑某个区域是控制的瘫痪,控制人控制靠什么?靠大脑对吧?我们都知道大脑的收发室在前庭,我们都知道人传达指令到手到肌肉,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你的身体,所以很明确控制的瘫痪,其司令部混乱了,就是还在这儿。所以后面你会看到他很多时候被医生诊断也好,被干预的老师也好,甚至我们有一些搞中医的医生也好,把它视为大脑机能的一个问题,这个是有道理的。孙老师微信:1565683183
多动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它有很典型的一个特征,他不知道有下一步他经常不知道自己已经干了什么,正在干什么,接下来要干什么,突然就像宕机了一样,我是谁我在哪,我正在干什么,所以家长就比较懵,写着写着作业就停下了,听着课人就不在了,精神涣散不在了,所以它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他还不是拖拉磨蹭那么简单,他不是拖拉磨蹭那么简单,他是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就像大脑那一刻空白了一样,然后并不缺少做事的意识,知识智力不低,这也是很多爸爸家长们挠头的地方。做很多事情,他的大脑是不连贯的,我们家烨哥,每天放学回来总是会忘记带一件东西,如果强调他要把水壶带回来,那么他一定会记得把水壶带来的,但是他又会忘记带了语文或者数学课本,如果带了语文数学课本,又忘记拿了今天穿的外套。还是我强调放学一定要带回来的东西他会记得的,但是别的东西又会落在了学校。每天都是这样。我对孩子的爸爸大A说。我发现孩子真的是尽力了,确实无法做到完整的把东西收拾好的能力.就这样吧.,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我就又买了一套一样的课本放在家里备用。我还有做的,就是把书包换了一个很大型号的,我告诉孩子放学的时候要一股脑的把东西全部塞进去,一般就不会遗漏东西了,这一招果然还是比较好用的。
再就是关于智力测试,如果说你真的我们自己班同学也有韦氏智商测试在60多分70多分的,你会觉得我的孩子天生可能智力不高,那么我对他的学业也没有更多的期待,我希望他健康,我希望他有能力就好了,但是这一类孩子智力测试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可他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120的智力数学也能给你考出个二三十分,这是很多家长们崩溃的地方,真的不知道下步怎么帮助孩子。其实吧,不要太盯着这个智商测试的分数是多少。家长们,你要多测试几次,你不能因为几百道题就把孩子的智商给确定了。测试的最高分数值才是孩子的真正智商。因为很多多动症的孩子因为注意力有问题,所以说在智力的过程中开小差了,测试结果自然就好不到哪去了。或者孩子测试的那天身体或者是心情不怎么好,也会非常影响测试结果的。后来有一天孩子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非常的好。去医院一测智商,忽然又发现孩子的智商从六七十又到120分了。那么你们的孩子就是120分智商的孩子。
前额叶的发育不良,丧失的是执行能力,也许他听见了,他知道你让他干什么,但是他不能完成和执行。我们adhd非常专业的资深的研究adhd的医生说了一段话说,如果一个孩子是盲人,你不会怪他看不见。如果一个孩子是是没有听力的失聪的就是聋子,你也不会责怪他,责备他听不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是adhd那么他很多的表现将被人不能理解,不能原谅,就是你觉得你有眼睛有耳朵,你也听清楚了,我让你干什么,可为什么不能完成?因为脑子里的问题它真的不是拿出来能看到的,它不是表面的残疾和障碍,然后有刺激就分心做些无关紧要的事。在他的排序里目标感特别不清晰,在他眼里作业和抠橡皮和这些事是一样的,是一样的,任何刺激都可以让孩子分散注意力。


IP属地:山东1楼2024-11-25 14:12回复
    应大家的需求,目前我们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称的多动症关注度非常高,因为发病的比率就是它的发现确诊越来越多,尤其在小学生的群体当中,比较多见像抽动症,多动娃不一定是有抽动症的,但是有很多多动孩子因为被压制的太厉害,又诱发了抽动,因为这个原因,我在教育我们家烨哥的时候,不会过分的打压他,本着表扬八,批评二的养育原则。普通孩子的养育是需要表扬九,批评一。
    很多孩子没有多动症,但是家长们还是很焦虑,我的孩子没有add没有adhd,孩子上课经常魂游天外,专注力问题已经成为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因为在应试教育里面,专注力好像成为了学习的一个前提,且不讲智力高低,如果一个孩子在听课学习作业这个环节当中不能专注,就足以造成家长的焦虑和他学习的困难。关于药物治疗我提前告诉大家一声,到目前为止adhd没有特效药,没有特效药,你不用指望吃药物,能够这个事情就解决掉。所以家长们必须学习了解,它更需要的是物理神经疗法的系统的干预,甚至需要环境干预。首先你得知道什么叫add什么叫adhd?最早大家名字是一样的,它最早就叫add就叫注意缺陷。
    后面会发现其实现在多动的和近20年多动的类型越来越多,所以它后发展叫adhd其实它们俩很接近略有不同,现在我用最普遍的一个分类方法跟大家讲,这样大家就先有一个了解,看一下adhd后面的英文 attention就是注意力。后面disorder失灵了,就是咱们有一一辆车刹车怎么失灵了,看它叫控制的瘫痪,你明显发现孩子以下的症状,自我控制机制失灵,相当于一辆车的刹车失灵,它不是没有油门,后面几个细节家长们看完了,其实我更希望的是你减少焦虑,你看第三条,并不缺少做事的意识和知识,智力也并不低,所以对于我们很多adhd的孩子,你会显得其实他挺聪明的,他感兴趣的事也做的还好,但只是他不感兴趣的事情不能持续,经常虎头蛇尾,或者经常做着,这个人就半途而废了。
    多动孩子的大脑某个区域是控制的瘫痪,控制人控制靠什么?靠大脑对吧?我们都知道大脑的收发室在前庭,我们都知道人传达指令到手到肌肉,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你的身体,所以很明确控制的瘫痪,其司令部混乱了,就是还在这儿。所以后面你会看到他很多时候被医生诊断也好,被干预的老师也好,甚至我们有一些搞中医的医生也好,把它视为大脑机能的一个问题,这个是有道理的。孙老师微信:1565683183
    多动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它有很典型的一个特征,他不知道有下一步他经常不知道自己已经干了什么,正在干什么,接下来要干什么,突然就像宕机了一样,我是谁我在哪,我正在干什么,所以家长就比较懵,写着写着作业就停下了,听着课人就不在了,精神涣散不在了,所以它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他还不是拖拉磨蹭那么简单,他不是拖拉磨蹭那么简单,他是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就像大脑那一刻空白了一样,然后并不缺少做事的意识,知识智力不低,这也是很多爸爸家长们挠头的地方。做很多事情,他的大脑是不连贯的,我们家烨哥,每天放学回来总是会忘记带一件东西,如果强调他要把水壶带回来,那么他一定会记得把水壶带来的,但是他又会忘记带了语文或者数学课本,如果带了语文数学课本,又忘记拿了今天穿的外套。还是我强调放学一定要带回来的东西他会记得的,但是别的东西又会落在了学校。每天都是这样。我对孩子的爸爸大A说。我发现孩子真的是尽力了,确实无法做到完整的把东西收拾好的能力.就这样吧.,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我就又买了一套一样的课本放在家里备用。我还有做的,就是把书包换了一个很大型号的,我告诉孩子放学的时候要一股脑的把东西全部塞进去,一般就不会遗漏东西了,这一招果然还是比较好用的。
    再就是关于智力测试,如果说你真的我们自己班同学也有韦氏智商测试在60多分70多分的,你会觉得我的孩子天生可能智力不高,那么我对他的学业也没有更多的期待,我希望他健康,我希望他有能力就好了,但是这一类孩子智力测试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可他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120的智力数学也能给你考出个二三十分,这是很多家长们崩溃的地方,真的不知道下步怎么帮助孩子。其实吧,不要太盯着这个智商测试的分数是多少。家长们,你要多测试几次,你不能因为几百道题就把孩子的智商给确定了。测试的最高分数值才是孩子的真正智商。因为很多多动症的孩子因为注意力有问题,所以说在智力的过程中开小差了,测试结果自然就好不到哪去了。或者孩子测试的那天身体或者是心情不怎么好,也会非常影响测试结果的。后来有一天孩子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非常的好。去医院一测智商,忽然又发现孩子的智商从六七十又到120分了。那么你们的孩子就是120分智商的孩子。
    前额叶的发育不良,丧失的是执行能力,也许他听见了,他知道你让他干什么,但是他不能完成和执行。我们adhd非常专业的资深的研究adhd的医生说了一段话说,如果一个孩子是盲人,你不会怪他看不见。如果一个孩子是是没有听力的失聪的就是聋子,你也不会责怪他,责备他听不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是adhd那么他很多的表现将被人不能理解,不能原谅,就是你觉得你有眼睛有耳朵,你也听清楚了,我让你干什么,可为什么不能完成?因为脑子里的问题它真的不是拿出来能看到的,它不是表面的残疾和障碍,然后有刺激就分心做些无关紧要的事。在他的排序里目标感特别不清晰,在他眼里作业和抠橡皮和这些事是一样的,是一样的,任何刺激都可以让孩子分散注意力。


    IP属地:山东2楼2024-11-25 14:15
    回复
      所以大家要明确这一点,不要指望和依赖药物好吧?然后确实理解是皮毛,我特别希望全世界的科学家也好,脑科学家也好,医生们也好,从事此项研究和干预的专业人士也好,能够在这方面有更大的突破。现在认知都是皮毛,你更何况中国一二线城市,还有很多家长,还有很多老师都不了解这个东西,就认为是孩子淘气,你就不用想全中国的状况来矫正,你要是障碍就可以矫正,因为他不是残障,懂他不是残疾,好矫正目前叫初级阶段,可见在矫正和干预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有的add和adhd的家长们,大家第一件事叫切忌急功近利,大家第一件事叫什么?叫做好长远打算。家长们最急的就有点像我们一旦发现就想赶快解决,赶快消除症状,赶快能不能给他治好,这个理念就是错的。他要经过比较长的干预和帮助,非一日之功,谁着急三个月半年赶快给我弄好,可能后面反而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是对add、adhd孩子最典型的什么?一个嘱托。我拜托大家,所有这类孩子越是催促,越是着急,越是焦虑,越糟糕,越是强制越麻烦。
      然后大家看矫正很好矫正,虽然是初级阶段,但是已经几十年已经有一些经验了,已经有一些效果了,已经知道什么对他们有帮助了,能做什么是最明智的呢?早干预,7岁以前高表达,什么叫高表达?就是7岁以前的出现症状就比较高,6到10岁为高峰,小学生发病比例最高占5%,很多家长们就问我是不是上中学就好了,是不是上高中就好了,不要有误解,不要有误解,因为我后面会讲到小学过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随着它不断的成熟,可能它里面冲动和多动的这个症状表现隐藏下去了,不明显了,消退了你就觉得没事了,但是他的组织的能力就是等于什么?执行力,组织力注意缺陷这个问题是没办法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消退的。他很可能表现出什么?从add从多动症冲动症那多冲动的表现成了只剩add了,他把 H去掉了,明确,所以家长也不要去忽略,也不要去忽略和放任说不用干预,大了就好了,不是他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或作为一个大孩子,他注意缺陷组织能力的低下,对他影响工作生活很痛苦的。学习成绩很受影响。
      目前看一下小学生肯定是高发,因为什么?小朋友更能表现出这个躁动冲动多动,干扰课堂秩序,所以更容易被看见,更容易家长烦躁。国外国内你看国内我们目前有一个数据,0.73到14.8%的比例就不低了,国外百100个里边有一个孩子,甚至到20个美丽国就更高,美丽国是600多万确诊的adhd的儿童,然后基本上是1/9。9个孩子里面有1个他们有没有确诊的泛化?有的。有的,为什么这么泛滥?一他们的治疗和干预是进医保的进保险的,有保险和基金的支持,你就知道这个东西一旦能报销,有时候就容易被泛化。孙老师微信:1565683183
      还有有一种阴谋论,就是说药厂和医生的勾结,因为利他林专注达之类的药物使用,只要你被确诊,家长一定会选用药物,美丽国在药物的使用上,所有确诊儿童7成10个,有7个是用了药物干预的,所以他们认为里面可能有一些利益的推动,有一些药厂获益的推动,所以让医生更愿意去干嘛?更容易去下这个诊断。
      其实在这里我给大家拓展一下,我们曾经看过一本书,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对于抑郁症也是很多时候采用第一方式就叫药物干预,包括百忧解,包括一些药物孩子吃了心情就好很多,情绪障碍就明显好很多。
      我们当时精神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临床的他和心理咨询老师区别就在于他有处方权,doctor他有处方权,他们可以开药物,没有一个心理咨询工作者可以给你开用药物的,精神科医生可以开用药物,他真的真实的案例挺触动我的,因为这个爸爸是还女儿9岁的时候确诊抑郁,应该14岁的时候自杀的。他自己精神科医生,所以他给孩子用药物治疗,用药物干预,但是14岁女儿自杀之后,他发起了一项活动,也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作为一个医生他也开始非常重视这件事,他说对于抑郁症来讲,可能药物干预并不解决根本的问题,又是一个治标不治本,但是在当下一个父亲,我不相信他是为了利益这么去做,所以在这儿给大家稍微拓展一点知识,来临床性别是有区别的,3:1~9:1就是33个男孩儿,1个女孩儿甚至9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
      那么你了解了抽动症,你就明白一件事儿,就是男孩儿神经系统更为活跃,更容易兴奋,因为男孩儿的睾酮雄性激素的分泌,就男孩儿本来就不容易坐得住,本来就比女孩好动,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们和奶奶姥姥养孩子的时候,就特别希望一个男孩安静和老实,其实那是不对的。一个男孩在9岁前不好动,反而也很奇怪,一个男孩特别不好动,特别不动,我不认为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男女有别哈,大脑激素的分泌,神经系统男女有别,大家要理解。
      那么在这里女孩多为注意力缺陷性就是什么?女孩多为add所以我跟大家讲男孩容易漏诊,还是女孩容易漏诊,当然女孩容易被忽略,女孩经常发现的比男孩晚,干预的比男孩晚,就是女孩她前面她不多动,她不捣乱,她只是自己走神,家长们只是觉得我的孩子可能慢性子,我的孩子只是佛系,我的孩子只是心不在焉,反正不捣乱,老师也不大投诉,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反而容易被忽视。容易不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那男孩调皮,老师天天投诉家长脑袋大,所以反而变成了早发现早干预,所以这里讲男孩多为什么直接多为多动型冲动型或者叫混合型女孩更多的是add就注意缺陷型,他可能不捣乱,等发现时已经很晚了。
      家长认知的改变才是对add和adhd的孩子最大的帮助。最大的帮助真的不是发明了什么药,最大的帮助是全社会成年人、专业人士,甚至到什么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真正对于这个障碍有什么科学系统的认知,我觉得科普之路任重道远。
      所以对我们的家长们也讲来讲也是一样,如果你是add和adhd的孩子的家长,不仅对你自己的孩子你有一份责任,而且我觉得你最好的科普的人员,很多老师可能通过你才能了解,才能知道你要帮助孩子营造友善环境,甚至后面我可能会讲到,这一类孩子的爸爸家长们跟老师应该跟学校和老师应该怎样去沟通,怎样帮助孩子在家庭之外建立友善环境,给予他什么?友善反馈,给予他正向的一些帮助和干预需要的,因为老师也是家长们,我们很多老师自己就是孩子的家长们,所以我相信大多数从事教育的人是热爱孩子的,他只是不知道如果知道也会愿意配合和帮助孩子的好吗?
      比如说他会有人际的障碍,比如说他会有学习的困难,如果没有功能的障碍,就是你觉得你的孩子不够听话,你觉得你的孩子效率不够高,但其实人家人际关系蛮好的,学习成绩也没有什么都 ok的,中等中上,没有功能损害,是不能够作为确诊adhd的依据的,这是因为有的家长们是太要求高了,我觉得我的孩子没有做的板正的40分钟,没有做到三个小时写作业滴水不漏,两个小时不抬头,所以他不够,这是不对的。后面我会讲在医学的诊断上是有明确要求的,你也可以反推,如果你到医院就是15分钟的问询填了个表,然后就说是add甚至就开药了,你就多看几个医生,明白吗?给大家多了解多认知,来第一个类型三种类型,第一个类型叫注意缺陷主型,注意缺陷主型它不捣乱,注意缺陷主型,我可以打个括号就告诉你是add注意权限主行,他不捣乱不违反纪律,他只是不能专注听课,写作业不能专注完成,不能持续完成。孙老师微信:1565683183


      IP属地:山东3楼2024-11-25 14:15
      回复
        有一类写作业和adhd没关系,就是孩子尤其在小学三年级以前,他自己专注力时长本身也没有达到可以做50分钟40分钟高度专注,他本来就应该15分钟20分钟就有一个间歇,就我说的他连续可以跑5个50米,但是他不要一次跑个400米,是我们对于孩子作业的对于他的大脑运作规律不了解,不能符合年龄段的安排和设置他的作业,adhd的孩子可能20分钟25分钟他都做不到,孩子爱做白日梦,胡思乱想,走神发呆,好像听不见别人说话。
        给家长们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大家自己去小视频上搜童默楠,他是北京应该是体育大学后来学英语专业的一个老师,他后来在脱口秀大会还蛮有名的,很多人很喜欢他,他讲了自己小时候在北下关小学,因为他在正常的学校是被劝退的,他讲过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和经历,一个已经成为英语老师的著名的脱口秀的明星,据他回忆小时候的一些想法,你就明白多动孩子的思维是多么的发散了。托儿当时老师讲到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童默楠老师是什么反应?他说老虎和狐狸走在森林当中,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威风凛凛,所有的小动物看见以后都跑开了,这时候他们遇到了一头大象,老是讲狐假虎威,他脑子里故事就出来了,这时候他们看到别的都跑了,为什么大象不跑?所以老虎问这个狐狸,大象为什么不跑?狐狸说对大象为什么不跑?是不是因为它跑不动,大象有多重?此刻曹聪从旁边走过来了,说大象有多重,让我们来称一称这又串到哪了?曹冲称象了,对不对?曹冲称象是不是要用船?用船是不是要放上木头把大象放上去再去称重,然后他说当船找来的时候发现了一把宝剑从船上掉下去,掉到了水里看他又窜到哪了,刻舟求剑去了,所以当时他老师怎么说?
        莫南家长,你们家这孩子真的领医院去看看中华成语都被他霍个差不多了,然后说了半天,童默楠家长说老师你说什么?然后老师说我找着根了, Add和adhd遗传是第一因素,所以大家又知道他们的白日梦,他们的所谓你的胡思乱想真的是你也可以叫是创造力。adhd就是他们就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给你打开一扇窗,只不过是否能有环境和机会,让你的长项闪闪发光,这类孩子的创造力绝非一般,绝非等闲,只是在我们的应试教育里他们太受苦了,所以家长咱们得认知,因为孩子是自己的,人生是属于他的,爸爸家长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对知识了解的不一样,对干预方式甚至心态不一样,对孩子影响都很大。
        本文我把adhd把专注力和add就有功能障碍和没有功能障碍作为这么重点讲,希望能够给孩子未来一个可能性,因为环境对他们影响太大了,你知道和不知道对他们可能就是未来不一样的路。
        add它第一个类型叫注意缺陷主型,就是所谓add那个类型,然后你看我们多动和冲动主型是什么样的?就是所谓多动症了,男孩高发是什么样的?精力过度旺盛,不分场合不停的动,就是它有一个典型的东西就是什么?它不分场合,如果他真的是在操场上,如果真的是在体育场,如果真的是周末玩的时候,你不会那么闹心,他最闹心的地方不是他在课堂,他在要求秩序和安静的时候做不到吗?缺乏耐心,不能等待和忍耐,伴随情绪不稳和怕发脾气,它伴随情绪问题,它伴随躁动甚至有点暴躁,所以你看它不光叫多动,他不光叫冲动,他还叫躁动情绪的躁在里面,表现小动作捣乱打扰他人,然后不经允许就说话,随时随地答问题随口就答,随口就插话,不过脑子就讲话,不举手就讲话。也是在当中。我们说的它控制失灵了,明确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它会造成同伴关系很紧张,大家说了排队这样玩,大家说了丢手绢那样玩,他好像总有无限创意或总像捣乱鬼一样,他永远在打破规则,其实对我们人类来讲打破规则真的有那么糟糕吗?人类如果一直就不会打破规则和边界的话,又何以发展到今天?
        所以你说adhd可能都是一种隐藏的隐性的痛苦的小天才,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因为了我是什么?希望爸爸家长们不要只陷在痛苦和焦虑里,但确实他人际会有障碍,同伴会没法和他玩,会不喜欢和他玩,而这些小朋友可能又很喜欢和别人玩,就变成了他追别人逃,一个插翅难飞,在劫难逃,和人玩又玩不好,显得缺乏教养。为什么add和特别是adhd冲动型的家长们家长,情绪障碍也会多,压力也会大。
        我们都有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不搞心理学的人才会这么说,就叫什么熊孩子背后都有熊家长,有些孩子是溺爱骄纵出来的,但是adhd不是家长们溺爱骄纵的产物,无论你怎么教,但是他依旧显得缺乏规矩和教养,他是功能障碍,身不由己,所以真的这个环境压力给父母带来的这个东西我很理解,所以我们更要积极干预。
        奖罚有用吗?打骂有用吗?没用的。所以不要做那些没用,还伤害他的事儿好吗?真正想帮助从学习到干预,从认知到落实行动,我们做点有用的,这是冲动型的最烦吗?你们怕和恨不就恨那个吗?来混合型什么样混合型就是两种交替出现,所以我想问爸爸家长们已经被确诊adhd的你是哪种亚型?有的时候医院出来也分型的,一型二型对不对?如果只是注意力缺陷就是add然后冲动多动型,还有第三种叫混合型,两种兼而有之,是交替出现。老师讲话的时候他插嘴,老师写题的时候他魂游天外交替出现,有时特安静心不在焉,有时特兴奋,动个不停,不分什么它不以环境需求来决定它的动静,而以它自身此刻什么样来决定他的动静,所以你会觉得老不在点上,就家长特别抓狂,几乎成为不可预判,对吧?


        IP属地:山东4楼2024-11-25 14:16
        回复
          如果说我现在放了特别激烈的音乐,大家都躁动起来了,我可以预判,我知道这个能调动你情绪,但是这类孩子突然的静和动,他真的不好预判,举例表现了做作业要么不停乱动,不能坚持,要么发呆愣神不动笔,他在一个作业里面就会出现这个情况,他就在同样的一个作业里面,可能一开始就抠这样,然后等后面终于不抠了,终于不动了,然后又愣神了。观察案例刚来时一言不发,问问题好像听不见,这个带到我们工作室,刚来的时候一言不发,和家长们交流和他交流,他就像她不在一样,显得特别乖。
          就是那会儿他什么处在注意缺陷的状态,然后过了半小时以后,他突然就开始翻箱倒柜上蹿下跳,一会儿翻我的书,一会儿翻我的沙发,你感觉像两个孩子一样,你知道吗?就一一个孩子身上出现了特别混合的状态,智力听力都没问题,他前面没听见也不是听力的问题,他后面的躁动也不是智力的问题,我跟大家讲可以到什么程度,这类孩子在一小时之内的表现就可以前后不一样。在一天之内的表现可以上午下午不一样,早上晚上不一样,他在一个学期的表现也会这样,他在一年当中他最后可以细微到一个小时里面,就会有两种不同状态的出现,所以你说家长们多难。
          adhd它是神经系统的障碍,它是神经系统的障碍,然后大家讲到这你们有感觉吗?有没有一些和我们感统干预的东西很像?干预感统里面有没有这些东西?多好动躁动,不听指令魂游天外,所以你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在我们中国,其实对于adhd和add的认知很晚,但是早期把它们归为哪干预感统干预,对不对?感统训练这孩子躁动不听指令,感觉寻求来回乱晃,上蹿下跳魂游天外,这些像不像?类似,所以不要把感统干预和add、adhd的干预完全分开。其实有些孩子在小时候的adhd和add都是当感统失调在进行干预的,没有问题,但只不过频次不够。
          感统的问题就不会吃药,是不是?我们过去感统干预,你就送到机构,也不会给你开药物,对不对?所以我反而认为可能这些孩子早期如果多做一些和感觉统合,它不仅仅是感觉统合,是更全面和系统更底层的叫教育机动学,叫整个神经系统的什么?神经系统的激活也好,唤醒也好,功能的什么整合也好,功能的稳定也好,意志不足的,咱们就让他稳定下来,增强他的意志,然后唤醒不足的我们就让他活跃起来,让他醒觉?所以大家知道两头都叫失调,居中我可调可控,我兴奋了能够抑制下来,我不足唤醒不足,低唤醒状态能够唤醒这种就叫什么?中庸,有没有一点中庸之道的感觉,大家发现吗?神经系统功能的事,来你看又在神经科那么坐立不安的菲利普和汉斯是德国医生讲的案例区别,顽皮的男孩什么区别?大家知道和顽皮男孩什么区别?我说了控制的失灵,顽皮的男孩是可以静下来的,甚至爸爸家长们凶一下,他可能这一小时他也不敢动了。
          而对功能失灵的孩子来讲,奖惩无效再明确一条,不要认为是我打的不够狠,我骂的不够凶,我给的奖励不够大,那完全是误区。总结一下,看看我们的飞利浦和汉斯,1845年已经是记录在案的医学案例,匆匆忙忙马马虎虎,错误百出,处理不好事儿,处理事儿颠三倒四,没头没尾的。然后行动缺乏计划,考虑不周匆忙,行动从不三思,显得鲁莽而冲动。然后都行动缺乏计划,就是组织能力的低下。做一件事儿,大象关冰箱统共分三步,对他来讲就不知道哪一步了。
          然后动作太快,简化解答过程就是对他来讲没有完整的逻辑链条,它是跳跃式的,可能他直接就把后面的一个什么东西答案就拎出来了,拎的不管正确不正确,它不能线性的发展,它是蹦跳跃的思维就过去了,那不也是一种创造力吗?很来插画不能按步骤无法等待,他不能按步骤12345给你完成,他可能跳步就给你弄完了,别人要10步完成的事,他3步就做完了,别人3分钟10分钟完成的事,他1分钟就给你搞完了,你感觉好敷衍好潦草,对吧?有没有这样的来很难专注完成一项任务,快速转移目标不良切换注意力5个维度,注意力分5个维度,注意力5个维度里面有1个切换,叫任务切换,有一种切换比较难。
          所以这一类孩子对于任务就成了最大的困难,没有任务的时候,他还没有那么难,但现在的应试教育全是任务,从听课到答题到考试到作业全都是任务执行,我们现在的人其实挺可怜的,人类没有进工厂,没有坐在课堂,没有坐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面的时候,也许这类人没有那么难,但是当我们现在变成我们成年人,不觉得自己也是一个的执行任务的机器吗?
          我执行养家的任务,我执行工作的任务,我完成 KPI考核,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任务机器的时候,这类宝宝就对就显得太惨了,如果我们不是任务的机器,我们是创造的什么,我们是创造的源泉的时候,也许他们的创造力远胜于我们这些完成任务的机器。
          也许我们经常说我给大家多拓展讲一点,在心理学上有包括在统计学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就每当每当大的灾难来临,每当包括一战二战爆发前,男婴的出生比率明显提高,就是人类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对吗?弗洛伊德提的是潜意识,荣格提出的是集体潜意识,就仿佛人类的种族有一种莫名的集体潜意识,就是每当灾难来临,需要更多的勇士,需要更多的牺牲,需要更多的保护,需要更多的斗争的时候,不自觉的就是男生男婴的出生率更高。
          所以我在想某种程度上稍微浪漫一下的想象,如果人类有这种极其潜意识在应对我们未来的时候,也许更需要的是创造力,也许更需要的是想象力,也许更需要的不再是人工智能能够取代的你这些计算,你这些会计,你这些执行任务,你这些按部就班的能力,所以也可能让这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新新人类更高比例的出生了。我们可不可以有这样乐观而浪漫的一个预期来看,无法持续掌握行动目标,所以他们有始无终,对吧?爸爸家长们都喜欢孩子优秀品质叫有始有终,对不对?都不喜欢孩子三分钟热血,都不喜欢孩子虎头蛇尾,但是我们不用这些负面的词汇去评价的时候,可能你突然看到曾经的瑕疵,就是它发光的点,就是它未来最有竞争力的点。
          家长的先心态稳了松弛了,是对这类孩子最好的一个支持。如果你心态不稳,我给你什么干预方法,你还是带着焦虑的去操作去干预,试图把他所谓治好改掉,适得其反。真的方法很简单,但方向不正确的时候,那些方法可能是伤人的刀子,他们在你规定的任务里会特别容易显得疲劳,但是如果你没有规定任务的时候,他们的精力又显得那么旺盛,发现没有多动和冲动,显得精力旺盛。未来这个时代可能就需要一批精力旺盛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孙老师微信:1565683183
          最后总结一下,从1845年我们德国的神经科的医生霍夫曼,然后到1902年英国的我们的医生斯蒂欧,然后治再到现在从一开始认为他是轻微脑损伤,到认为他是轻微脑功能异常,脑损伤叫脑子坏了,摔了撞了宫内缺氧了,就是咱们说你宫内窘迫,宫内缺氧造成了脑瘫,造成了脑功能某部分的坏死,那叫脑损伤,现在认为轻微脑功能异常,就是你没有这些它也是可能的,然后到把它定义为多动症,然后到什么他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实人类对于adhd和add的认知走过了很漫长的路。


          IP属地:山东5楼2024-11-25 14:35
          回复
            家庭教育目前是重灾区,其重灾区在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内卷,大家的压力和妈妈的焦虑。实际上,解决焦虑非常简单,分为两个问题。第一,了解问题的产生原因;第二,了解问题如何解决。然而,现在的两个欠缺恰好都体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如何解决的原因。第一,缺乏知识;第二,缺乏能力。尤其是养育问题孩子,学习相关家庭教育知识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对家长自己的修炼还是孩子的成长都很重要。
            谁缺少这个能力和知识?并非孩子缺少,而是作为养育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家长缺少的是什么?首先,知识欠缺是最好的补充,只要他们了解认知差就可以填平。我们的知识欠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重灾区儿童生理发育知识的欠缺,例如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和秩序敏感期。许多妈妈并不清楚,没有任何学校专门教这些,而我们的爸爸妈妈凭经验养大我们,在这个时代有点不适用。例如爬行期的孩子专注力差、听课不认真、写作业磨蹭,学习不透亮,有多少人知道这与爬行有关?
            爬行是大脑神经左右交叉和左右脑整合的最佳运动。我询问母亲有多少孩子在4岁前爬够了800个小时,他一岁都走路了还用爬吗?他一定要爬到4岁。甚至我明确告诉大家,40岁时做站立和仰卧的交叉爬行依旧有助于你的工作和学习,提高效率,大脑使用得更好。因此大家知道这些是生理发育的知识欠缺,生理发育一定会影响他的大脑发育和学能。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只要了解就能解决第二个心理发育问题。例如有些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非常倔强、执拗和讨厌,为什么孩子进电梯非要他摁,而不是他摁电梯就不坐就要哭闹。这是孩子3岁左右甚至一直延续到5岁的秩序期表现吗?这不仅是问题,甚至是他发育良好的表现。
            在秩序期,首先需要尊重他人,其次需要引导他们遵守规则、愿意帮忙、愿意动手、愿意负责任、善于管理自己以及愿意参与的心态。这样做只会增加他们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一旦了解与不了解,就会产生很大区别,不了解会焦虑、想改掉,烦躁。例如叛逆期,大家知道叛逆期至少有三次,第一次叛逆期在2、3岁。
            第二个问题是7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不听你的建议,虽然青春期尚未来临,但是如果他的心理发育非常健康,那么他会与你顶撞,从而有自己的想法。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
            第三个欠缺的是大脑发育知识。大家是否很清晰?男性大脑思维更是现行逻辑性的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情以及造成什么原因。但是女性的大脑思维是胝体连接左右脑贯通,因此在讲事时一定会有情绪,当你对我口气不好时,这件事我就听不进去了。当你了解儿童大脑发育知识时,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的方式不同。给男孩下指令,一次一个循序渐进,直到6到9岁才能增加到三个。你要这样帮助他,这并非他的蠢笨,也不是他的不听话,而是大脑发育的特征会让他在后面有非常强劲的动力。我们常说男孩后劲足,因为他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特别好。女孩儿的后劲特别表现在语言的理解和复述上,她与说话早表达好听指令也好。
            这就是区别,而这三类知识欠缺最好解决。4岁前爬够800个小时,7大类动作中的第一类是爬行,有6、7个动作,一直适合做到你们家的奶奶外婆,非常简单。 第二个重灾区是无知,这件事情相当复杂,涉及到家庭教育方面。问题并非出在孩子长不大、不健康和优秀的情况下,而是过后需要承担较大代价。例如,现在0、6、7项感觉统合发育最好的时间是在摸爬滚打、捡树棍、跳水坑中就能完成的事情。然而,现在小时候奶奶不让动、摸,奶奶过度限制养育,使孩子没有充分发育。孙老师微信:1565683183


            IP属地:山东6楼2024-11-26 15:46
            回复
              你6岁或者7岁时需要学习什么?在7岁专注力飞速提高期时,我们应该将7项感觉加5项专注力一起提升,否则他的阅读能力和听课能力一定会出现问题。因此养育是责任不能推脱,如果现在拿回来,我们只需要还债还钱,认清利息就可以了。培养孩子更是一种能力,他需要什么能力?
              第一,需要时间规划能力。妈妈们是否清楚0到18岁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我们总讲教育不能离开规划,规划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什么时间,第二是做什么?第三点是,一旦解决这三个问题,你就不会在一个时间内做无用的事情或者错误的事情。即使这件事情正确,即使两个人相爱,它发生在错误的时间也不被伦理和道德所接受,它一定会付出代价。印度狼孩大家都知道,他被人类发现救出来都十多岁了,早就错过了语言关键期,但是狼孩其实是个智力正常的孩子,直到他去世,会说的词语也不多。
              我们陪伴大家一起走过时间规划的能力,明确从敏感期到能力培养期,各阶段做什么有用,做什么效率最高,我来教大家安心。剩下的几个能力就很高级了。
              第一,在养育过程中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占据首位,也就是说,你是否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即使你今天对任何知识都不了解,如果情绪稳定,那么你的孩子将极具福气。
              第二,第二,沟通能力更高级。首先情绪稳定是孩子的福气,在情绪稳定的基础上,父母知道如何把话说到孩子心里。杀人莫过诛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且了得你的孩子将来必然是沟通高手。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人与人之间相距越来越远的时候,谁能够把话说得有情有理,谁必将是下一个时代的王者。父母需要带头,你每天责骂、抱怨,我不相信你的孩子能模仿出沟通能力。
              第三,第三是共情能力。很多妈妈告诉我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只是懒惰。白天你们在工作,打卡完成任务,上午完成就是下午,今晚回家,进门之后我询问你们动力有多足,洗完手之后坐下来继续工作,你们不可能这样做。你想象一下,老子上了一天班,现在有资格休息。我们的孩子从6岁、7岁进校门一直到18岁,12年的时间,他们早上起得比你早,晚上回来比你晚,他们洗完手之后继续坐下来,学习还要充满动力,这是他们的个性。如果你有共情能力,那么请不要说话过于难听,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要说他懒惰,越说他越反感你,破坏情感。当妈妈有共情能力时,一旦你知道晚上下班不工作,就会表示你好懒惰,这些问题都是能力上的要求。
              我们观察孩子的能力规划是一个全局观,他的成长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第一个维度是遗传天赋,其中与基因相关的内容占比为6成,占60%,平均孩子占70或者80。因此你们家的孩子如同他的姥爷或者二舅随根,有句老话是有的家族代代都自私,不能要求鱼变成猴上树,也不能要求猴变成鱼下水。这部分我们称之为接受和尊重,这部分是否有上帝留给的机会?除了60%的平均数之外,还有40%是流动智力。今天我们的系统学称之为流动智力,流动智力的部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改变。
              第一运动,第二游戏,第三阅读,这三种方式。斯坦福大学明确将研究报告发布给全世界的脑科学家。我们暂时搁置这部分,你知道概念了。接下来我们看三号,能力素质。能力包括身体协调性、语言表达等方面。你最关心的学能,学习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学习能力中专注力是基础,没有专注力如何谈论学习。专注力还包括听、说、读、写4项学能,这就是能力和素养。
              他的原则并非接受和尊重,接受和尊重是我尊重你原来的模样,你随你父亲,然而能力并非我接受你原来的模样。自行车只要练习就一定会跳绳,只要找名师点拨就一定会练习。因此这件事要趁早练习。这是父母的责任。我再次明确遗传部分,我们不讨论遗传问题。父母各占一半,八辈祖宗都牵扯上了,但能力部分一定是父母的责任。
              一个孩子表达能力不强,说话语言逻辑能力差,无法逃脱家庭养育环境。大人不需要你开口,饭和水就能递上来。他永远没有练习表达能力的机会,没有机会因为饥饿想吃饭或因为天气热渴想喝饭。奶奶,我可以吃西瓜吗?他没有能力和机会练习。例如一个孩子表达能力差,这是一种可能。另外,家里大人说话没有逻辑、层次和条理,孩子最好的学习模式就是模仿。因此,你看到了吗?能力部分是家长有力可为、有利可图、使劲管用的,天赋部分你使劲不管用,你希望他是郎朗,但是他没有绝对听力和绝对音准。这部分几乎全与家庭、父母和你的培养有关。
              中间两侧的拱顶,拱桥撑起的中间的桥顶是什么?这是性格习惯。孩子在12岁之前强调能力,从小到大,是否有男生在初二逆袭?他们之前可能没有你学习好,但是之前可能比你运动、思考、涉猎面广,他们的能力并不差。能力才是逆袭,没有能力就无法谈论逆袭。
              第一,成绩和能力都与一生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关注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重塑人生。大家认为哪个更重要?能力重要还是性格习惯重要?你一定认为性格习惯非常重要,人生命运。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性格习惯需要塑造和坚持。你看到塑造和坚持两个字,你认为它简单吗?为什么不那么容易?或者我不建议大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那里,因为不是由你一个人决定。性格里面有没有遗传的部分,有的叫人格特质,人格部分在5周岁以前固定几乎不可改变,与遗传有相当关系。
              第二,性格和习惯养成不仅依靠母亲,还依靠环境和系统工程。例如,教育孩子骑自行车,虽然全家不教育,但是却有益于养成好习惯。如果教育全家不配合,例如吃饭、看电视、喂饭、自己穿衣服、收书包等,只要有家人替他做,他就不会做,这是被惯坏的行为或者自理能力减弱。
              这是蜜不成做醋,他一口就酸。性格习惯的塑造依赖系统工程,你真的能摆平他的奶奶、外婆和亲妈吗?别喂饭有用吗?这事情虽然非常重要,但是难度很大。
              成长不可逆,如果三个月就可以提升能力,不要用8年慢慢去完成那些事情,还可以解决你家的爷爷奶奶,遵守关键期。大家不要忘记,他的听觉、视觉、触觉都有各自的敏感期,不要拖拖拉拉,关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以免错过敏感期。什么是敏感期?


              IP属地:山东7楼2024-11-26 15:46
              回复
                敏感期是指在这个时间段内,可能在这6个月或者一年内完成这件事情的效果是10倍,最好的结果是水乳相容,如鱼得水。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像窗户关闭一样。你再想做这件事情,再想磨耳朵,40岁磨耳朵和4岁磨耳朵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事不要犯糊涂、纠结、较真,我们要聪明一点。
                第二是策略。即我们的遗传天赋、能力部分和性格习惯部分,这三部分中哪个效率最高?你如何选择策略?智慧并非指你拥有更多资源,而是我拥有更少资源。在智慧的同样情况下,我知道做出最优选择。最优选择是帐篷效应,马戏团的帐篷并非盖高楼大厦,而是要迅速建立起来。它从来都是中间的一根立柱撑起最高点,然后搭建帆布,用脚固定一个大空间。
                人生也是如此,找到一个突破口,你将一个杆子立起来,整个人精气神都提起来了,我们称之为纲举目张,一张散乱的渔网将总纲提溜起来,木张渔网清清爽爽,不会乱成一团。你只有这么多时间,他也只有这么多时间,你不能再浪费口舌,不能把它拿刀削一遍。你找哪个突破点?考察你的智慧,我给你建议,就是能力。我认为能力是家里所有人都能够发挥的作用,无论是带他跳绳、拍球还是爬行,都是有效的方式。这个逻辑是否可以接受?抓住突破点,人生的改善从未全面,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要从一个点开始,就能有进步和改观,并且增强自我效能感。一旦提升,我就会自信和动力张扬,我还想再有一点进步,事情才能改变。你告诉他,你有8项不是很好,我彻底不做了,千头万绪,无从做起。不要给孩子制造改变的障碍,也不要给自己制造教育和培养的焦虑。能力决定态度非常微妙,当你做对事时,孩子的能力提升,态度随之改变,能力影响态度、表现,甚至能力都可以决定态度。
                如果孩子能力强,并且擅长讲课,孩子就学习演讲和辩论,那么孩子更愿意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如果孩子表达能力差、说话结巴,那么孩子就不会做这件事。孩子会觉得:我的能力弱,我都有羞耻心和荣誉感,我不想展现自己不好的一面被别人笑话,我就会退缩,越不练越差。就像那些整形的小姐姐,本身其实长相也比较清秀,进而想变得更好看。
                孩子找到突破点,改变能力才能积极态度,没有能力的孩子谈不上动力,永远没有态度。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请大家记住。习得性无助是用小狗做实验,当小狗被关在笼子里不断电击时,它永远逃不出去,最后它放弃了笼门,打开它都不走了。孩子一次次的挫败,你不知道帮他提高能力,他永远都是失败和不好,最后他说不做了,妈妈我就是笨。
                改变能力效果最好总结为能力对性格的影响。一旦孩子拥有自我效能感,自信和动力便会增强。人只有优秀才会更自律,优秀是一种习惯,从能力突破开始,能力习惯培养的关系已经讲清楚。一个孩子没有自理能力,却仍然希望他有自律的习惯,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时间用在哪里?大家是否有答案?首先要树立能力,然后再努力。成长路径首先要提升能力,有了能力,孩子更自信,自我效能感和动力也会提升。如果孩子没有自律、自控和自尊,那么谈何培养一生的好习惯?


                IP属地:山东8楼2024-11-26 15:47
                回复
                  大家常见的烦恼有哪些?是这些吗?孩子态度不积极、害羞、胆小、没自信、上课没精神总是蔫儿、不听指令、情绪紧张、专注力不够。有的孩子多动,什么他都动,躁动不安,有的孩子昏昏然,一整天没睡醒,问题出在哪里?这些不是态度问题,而是常见的学能问题取决于能力。
                  你总认为懒惰是外露精神,马虎大意看错字漏字,这全部都是态度问题,大错特错,全部都是能力问题。12岁以后真正在青春期鼎盛的时候才是态度,他真的不给你做了。在此之前,他先是能力不足。一个孩子在6岁、7岁、8岁的时候,没有人不想表现优秀,让父母、老师和同学夸奖他。当他习得性无助,一直很糟糕,能力不够时,他在青春期后开始破罐子破摔。因此,想解决这些问题,不要再批评他的能力,只会让他更抵触。
                  以上行为需要解决感觉能力和专注力的不足,这与感觉统合、7项感觉和5项专注力有关。所有的问题我想到都很头疼,你们自己对号入座好吗?家长如何处理?我稍后告诉你具体内容,你记住这一页,早发现、早干预、早排雷。为什么越早越好?如果他的视觉和听觉04发育的很好,就不至于在他7岁写字的时候3写成5,井冈山听成景山,能力是前置的。今天孩子10岁了,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原因是需要加大训练量。本能天生就知道刻意练习是必经之路。
                  7项基础感觉能力,0到4岁到12岁之前都需要完成,只是0到4是非常自然、效果最好、最轻松,无需专门练习。
                  专注力是第二层,0到4岁与专注力无关,0到4岁不可以训练专注力,没有感觉统合、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前庭觉、本体觉。如果没有这7项,那么5项专注一定出问题,没有根源。4项学能听说读写和5项专注力,这里讲的是起步时间,5项准主力从4到7岁开始,它一直贯穿到40岁。这并非贯穿到14岁,而是贯穿到40岁。人一生都在练习自己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任务中。一旦你能聚焦自己focus,你的能量就无限爆棚。你知道全神贯注时,你的效率有多高吗。
                  前期没做好,直到孩子进入小学时,你才发现他们的读写能力不足,听课时无法听懂和坐不住。大家观察专注力问题何时提出最多,幼小衔接和上学后大家才提出专注力问题。你发现了吗?他们永远发现孩子成长总有滞后期。当问题出现时,原因一定在之前一个年龄段,青春期12岁14岁问题出现时,问题与现象出现时原因一定在6到十二六岁,7岁小学一二年级问题出现时打人、和同学闹意见,小霸王一定是3到6岁的问题,一定在前一段找原因,这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现在剖腹产的孩子越来越多,中国是全世界剖腹产出生儿童比例最高的国家。所有剖腹产儿童一定要注意三项,这三项大概率需要干预,并不代表孩子有问题,也不代表孩子不健康。并非孩子有病需要治疗,而是孩子的发展不充分,需要补充、发展并给予刺激。哪三项触觉平衡觉?前庭觉也称为前庭平衡觉,即本体觉。
                  有些小朋友在幼儿园总是推人、撞人、打自己,这是本体觉。剖腹产的孩子容易出现触觉。
                  剖腹产的孩子会出现两个明显症状,一种是过度敏感,对他来说,这个东西碰他一下,他会认为你在打他,他的触觉接受信号太脆弱。正如我形容的这种孩子叫外面刮阵风,在他这就地动山摇,事变老大了,他唧唧歪歪的情绪也容易不良。触觉的另一个表现在剖腹产儿童中也非常常见,即迟钝和迟缓。因为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和摩擦,身体最大的器官没有大面积的摩擦和挤压的过程中,它会发生什么?你用力戳它,它也不疼,经常不知道怎么就带伤,这种孩子容易猛擦擦。昏昏然、老佛系,老是慢半拍、慢吞吞,是否会被老师和家长误会成这孩子有点懒、有点磨蹭,甚至有点笨?但是测智商他未必差。


                  IP属地:山东9楼2024-11-26 15:47
                  回复
                    我们不需要指责任何人,也不必为过去而懊恼。目前我们了解到重点加强这三项,特别是触觉和前庭觉相关的本体觉相关的动作,大家只需要大量练习就能够解决问题。专注力有5项,很多人每天都讲专注力,选择性是抗干扰,即你动我不动,你喊我不回头,我就能够定住,我柳下惠牛了。持续性是时长,大家总在乎四五岁就做很久,四五岁5分钟就够了。转换性是快速适应力,你让我做这个我能进去,你让我做我还能进去。
                    分配性是什么?分配性即一心多用,我可以一边写作业一边听歌,甚至一边讲课,一边了解空调、电脑的情况以及谁在提问,这些都与专注力有关。
                    再聊聊家长们为孩子那些年给孩子报的班和花的那些钱。委托机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首先机构是否专业?例如我们喜欢蒙氏教育、蒙氏数学和蒙氏幼儿园。蒙氏教师的培养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蒙氏教育的理念非常好,蒙氏老师难得。因此,机构是否专业取决于我们的感统机构是否专业,它是商业机构还是以医学为背景的机构。
                    我们再看一看,一旦你报班,我问大家有几个人报班,回家还练习。妈妈给你报了英语特长班,回家还带你练英语吗?不用,妈妈都花钱了,都委托给别人了,让更懂英语的人来教你,谁还会回家练英语。花钱图省心省事吗?像感统和专注力,一旦委托给机构,你大概率回家不会做了。我再问下一个问题,委托给机构,你一周去几次?委托给机构,大概率一周不会超过两次,有时候一周一次,周六去一次。把它当成什么?这事我做了,我心安了,大错特错。感觉统合的发育与大脑以及神经对肌肉的连接,大脑之间神经元的连接有关。我们讲一个肌肉记忆,都是48小时到72小时过效,如果48小时到72小时,你不能重复频次巩固它,就相当于没练。
                    健身房一个月去一次你就不用去了,你是去洗澡的吗?这卡就不用办了,你办这卡大概率是为了安慰自己,我办了个健身卡,一旦委托机构出现问题就是专业性的问题,你不好选择和甄别。第二是你会把自己的责任推出去,你居家就不练了。第三频次不足的情况下,它不足以达到效果,相当于没练钱白花,时间白费。你最影响的是什么?一个孩子感统出问题,4岁领来和14岁领来是否相同?如果居家干预每日练习,他可能两个月就解决问题,如果你一周去一次半年也没有解决,你错过了他最佳的干预期。今天先让家长们有一个高的认知,后期文章再聊怎么干预。


                    IP属地:山东10楼2024-11-26 1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