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女性主义后,已对所有男性视角的叙事祛魅看到电视剧里的情节
为了促进男女主的感情升温,不断.上演男主角英雄救美的故事
女主角娇弱容易生病男主深情照顾
男主角感动于女主做的饭或者在家等候于是想跟她结婚,想“给她一个家”
男主角深情向女主角求婚
女主爸爸和男主交心,将女儿慎重交给男主,男主自信地回答“您放心”
......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情节漏洞百出,都在将女性弱化、矮化、物化,将一个自身光芒万丈的女性拉下舞台,成为那个在男性身后默默付出的女人,从此隐身。
曾经很喜欢看西方战争电影,但现在回想起来,无一不是男人的英雄主义的自我高潮。
电影全程在讲士兵在前线的挣扎,女性唯一出现的两秒无非是在家等候的女友或一见钟情的护士,都是为了补充男性形象的感情线才不得不出现的辅助人物,于是女性在战争中也轻松被隐身。
甚至再看《三体》,我也没有了当初将它神化的情绪。程心是唯一的女主角,却被刻画成一个毁灭地球的伪圣母。
但我也无法就此将《三体》全盘否定,因为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里程碑,对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或许我们还需要再有-些耐心,等到科幻小说真正成熟的那一天,等到有大量的女作家出现,才会有女性视角的诠释。
四大名著中也只剩下《红楼梦》还在神坛,但是结合当时的年代,结合作者的性别,能有这样的作品已是相当超前的奇迹,所以它的含金量远比我想象的还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我欣慰的是,能让我选择的女性主义作品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成熟。从一开始的《扶我上青云》,我当时写下的影评说“有总比没有好”,到今天的《好东西》,果然,越来越好!这不仅是电影的胜利,女性导演和演员的胜利,这是全中国女人的胜利!《夜莺》也终于让我看到了战争中的女性视角。很多的西方电影为了迎合政治正确,一部电影中必须出现相同比例的白色有色人种和男性女性,这不就是这么多年来的革命争取来的结果吗?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在发表观点前,在争取权利前,一定要先.上桌! #女性主义#女权#女权主义#拒绝男性叙事

为了促进男女主的感情升温,不断.上演男主角英雄救美的故事
女主角娇弱容易生病男主深情照顾
男主角感动于女主做的饭或者在家等候于是想跟她结婚,想“给她一个家”
男主角深情向女主角求婚
女主爸爸和男主交心,将女儿慎重交给男主,男主自信地回答“您放心”
......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情节漏洞百出,都在将女性弱化、矮化、物化,将一个自身光芒万丈的女性拉下舞台,成为那个在男性身后默默付出的女人,从此隐身。
曾经很喜欢看西方战争电影,但现在回想起来,无一不是男人的英雄主义的自我高潮。
电影全程在讲士兵在前线的挣扎,女性唯一出现的两秒无非是在家等候的女友或一见钟情的护士,都是为了补充男性形象的感情线才不得不出现的辅助人物,于是女性在战争中也轻松被隐身。
甚至再看《三体》,我也没有了当初将它神化的情绪。程心是唯一的女主角,却被刻画成一个毁灭地球的伪圣母。
但我也无法就此将《三体》全盘否定,因为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里程碑,对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或许我们还需要再有-些耐心,等到科幻小说真正成熟的那一天,等到有大量的女作家出现,才会有女性视角的诠释。
四大名著中也只剩下《红楼梦》还在神坛,但是结合当时的年代,结合作者的性别,能有这样的作品已是相当超前的奇迹,所以它的含金量远比我想象的还高。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我欣慰的是,能让我选择的女性主义作品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成熟。从一开始的《扶我上青云》,我当时写下的影评说“有总比没有好”,到今天的《好东西》,果然,越来越好!这不仅是电影的胜利,女性导演和演员的胜利,这是全中国女人的胜利!《夜莺》也终于让我看到了战争中的女性视角。很多的西方电影为了迎合政治正确,一部电影中必须出现相同比例的白色有色人种和男性女性,这不就是这么多年来的革命争取来的结果吗?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在发表观点前,在争取权利前,一定要先.上桌! #女性主义#女权#女权主义#拒绝男性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