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面,我们看乙三的结示迷悟得失。
古德对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讲出一句话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古德把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的定义,叫做轮回的根本,因为它有我们无始劫来的回忆,有我们无始劫来的感受,跟各式各样的业力都在五阴里面,它记载了你所有过去的因缘,就是在你的色身、感受、想像、执取,还有仓库里面;这五个东西,累积你无量无量的过去。
那有人就说了,说我也没有说我要轮回,为什么一个人自动会轮回?为什么一个人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就是说轮回是要心甘情愿--爱取。我也没有说我要轮回?你不需要说轮回;你都不要表达意见自己就会轮回。因为你的五阴身心,它会主动的把你带上轮回的道路,它就是生死的根本。
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都不处理五阴,那你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继续轮回。因为你不改变它嘛,它这个水流流到现在,就是一种轮回的等流性。所以诸位,你最好有心理准备,你如果临终要正念分明,要脱离三界,你跟五阴迟早一战,迟早的。而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成王败寇,冲过去,恭喜你,往生极乐世界。你要失败了就打下来,它没有任何的情感可言。
所以面对五阴的时候,你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就这样子而已,修行就这么残酷。你只要失败了,今生的修行就是失败,不管你早上几点起来念佛,也不管你为了净土宗你牺牲多少,反正临终一战就是成败的一战,就这样子而已。从净土宗的定义很简单,你没有往生你就是失败,是不是!你来生再来,还是要重新开始,这叫退转嘛。你今生的努力,说残酷一点就是这样子,因为你失败了,临命终那一关你没有过。
所以诸位你千万不要小看五阴,它的可怕就是因为它跟你太熟悉了,知道吧!你跟它太熟了,你的感受、你的想象。因为五阴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你懂吗?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于妄想中立因缘性。就是你过去生习惯打什么妄想,才创造你现在的性格倾向,你的色身、你的想像、你的感受全部是你一手创造出来的东西。
当然修行有点残酷,说我要抛弃过去所有东西,那也不得不这样子,谁要你了生死呢,是吧!所以你要了生死,要把过去做个了断。请问大家,什么叫做过去?过去在哪里?过去就在你的色受想行识当中,就是你的过去啊,诸位!它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身心世界,才有今生的你,点点滴滴的过去、过去、过去、过去,才有你现在的五阴。
但不幸的是临终你一定要面对它,要克服它,你才能够摆脱过去,开创一个新的五阴,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五阴。所以修行你真正真妄交攻的时候,就没有开玩笑了,因为你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无始劫来就看这一战了,临终这一战。
诸位我再讲一次,你迟早要面对五阴。平常如果你运气好一点,你用功一点,打个三七、七七可能你今生提前面对,提前把它调伏,恭喜你,临终的时候你这一关先过。如果你运气不好平常都没有出现,到临终再出现,你都没有什么经验,那对你就不利了,因为临终是你最弱的时候,是吧!临命终是一个人身心状态最差的时候,也有例外,有些临终的时候他的福报很大,也没有什么病痛,也是有。
但是,最好平常就把五阴给逼出来,就跟它提前决战。在你的心最寂静的时候,在佛堂的时候,就把五阴给调伏下来。因为你迟早要一战,你摆脱不了五阴就没有什么未来可言,你走不出过去,哪有未来呢。你被它给catch(抓住),牢牢的抓住,它要你往哪里走,你就得往哪里走。你就知道你过去多么的可怕,过去的你,它是因缘法、是生灭法,但是你稍不小心,你会落入过去的阴影当中。
好,我们来看看,五阴的处理是了生死的人迟早要面对的,你如果处理的好,那就是万德庄严,处理不好就打回原点。我们看迷悟得失,看经文:
乙三、结示迷悟得失(分二:丙一、悟则成得;丙二、迷则成失。)
丙一、悟则成得
客不成害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隣,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迷乱由主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必超胜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好,这有三段,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然彼诸魔虽有大怒”,所有的魔王都不希望我们修行,不希望你出离三界,最好是陪着他享受人间的快乐,魔王的思想是这样。所以,他看到你念佛要求生净土,要离开三界,他心里可是老大不高兴。
但是你要知道一个问题,“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其实你跟魔王是不同道:他是生死道,是尘劳的生死道;而我们走上了菩提道。按说是各走各的道,那怎么会有交集呢?下面会说了,是因为你惹他。
就是说,“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就好像“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风,我们从来没有说,看到风把空中的光明给吹灭,不可能。光明不是蜡烛,就是那种电光,就好像刀去断绝水也不可能。
“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我们是安住真如,是一种真实的功德,是众生本具的。而他活在五阴,那是一种业力跟烦恼的变现,所以他是个坚冰,当然冰块接触到火那只能够融化,冰不是火的对手,你有正气,你有正念。
所以理论上魔王是一个客,你是主人。意思就是说,理论上他不是你对手,理论上是这样。本来魔王五阴不是我们对手,因为我们是安住真如,是真实的功德,是主人。五阴跟魔王是客人,竟然弄到最后,怎么变成客人把主人给打败,而不是主人把客人赶出去呢?因为在第二段,“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按说你是房子的主人,他是客人。诸位,你看过客人把主人赶走吗?有没有,不可能嘛!但是为什么我们打败了呢?说这客人把主人给赶走了,因为你主人颠倒了。道理很简单,就是说你真如本性的安住力量薄弱,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要解决的方法是很简单,“当处禅那,觉悟无惑,”你加强你的主人的力量,加强你的正念的力量,邪不胜正。那么“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阴气遇到光明,它当然被光明所消灭。因为这些五阴也好魔王也好,它是一种阴暗的幽气。而你修行,你忆佛念佛是一种光明的正气。我们只看到光明破除黑暗,从来没有看到黑暗破除光明。
所以,“如何敢留扰乱禅定?”我把这句话讲成白话,就是你这个人会被五阴打败,被魔王干扰,你要负百分之八十的责任。责任不在魔王,他本来不是你对手,是因为你三心两意,修行人最怕三心两意,最怕就是这样。你又想了生死,但是又放不下过去,你懂吗?我们很想到极乐世界,但是对过去又有一点,有那么一点点的流连忘返,有一点点的一丝丝的不舍,对不对?好,你有点一丝丝的不舍,就被魔王给抓住辫子了,他要的就是这一点,就是你的决心不够,问题在这。
就是说,我们的武器是最先进的武器。我问你,全世界的魔王,哪一个是无量光无量寿佛号的对手?你拿的是核子武器,知道吗?对方是拿一个小刀子,那你为什么打败了呢?因为你核子武器没有发出来,后来被他的刀给杀伤了,这不是武器的问题。理论上五阴不是你的对手,如果你真的想修行,它根本不算个事。五阴就是一个虚妄相,你真如本性无量劫的主人。所以有人问我说往生容不容易?答案是,你也可以说很容易,也可以说很难,说白了就看你有没有决心。
你看,这段经文就在讲决心的问题。你要有决心,生死对你来说不算个事。它是虚妄相,是阴暗相,烦恼本来就是一种阴暗相,你现在依止的是一种清净的本性,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它哪是你对手呢?但是你犹豫不决,完了,你临终的时候犹豫不决,一念的迟疑它得其便,五阴得其便,问题就在这。
诸位,你要是失败,你千万不要说敌人太强,不是!是你犹豫不决。你有最好的武器,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圣号,你有能念的真如本性,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按说生死不是你对手,按说不是你对手。如果大家公平一对一的对战,它不是你对手。但是你看到你生死轮回的时候,你一丝的妇人之仁,一念的贪念,所以你才会前功尽弃,是这样来的。佛陀意思就是说,你的决心是关键。所以临终的时候,除了修行的功力以外,拼的就是决心了,看谁有决心!
好,我们看迷则成失,看经文:
丙二、迷则成失
迷则成失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较量浅深
堕淫害浅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虽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堕魔害深
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那么如果你今天,主人很安定很坚决,那你就成功了;生死就在你一念间,你就跳脱过去,到了极乐世界成就新的五阴。如果你在这个当中犹豫不决,那这个问题就复杂了。“若不明悟,被阴所迷,”被你过去无阴的感受想象所迷惑,那么你就会变成魔子,或者堕入魔道中变成魔人,它的过失就比破戒更严重了。
他举一个例子,说摩登伽女在楞严会上,摩登女是一个**,她是从事淫欲的一个女众,阿难尊者在托钵的时候,她看上了阿难尊者,她就用咒语去迷惑阿难尊者。结果阿难尊者就不小心破戒了,但是阿难的破戒,对他的伤害是小的,因为他有很多戒,出家众二百四十八戒他只破一条。而且破戒的伤害,它不伤害你的正念正知,“心清净故,尚未沦溺。”他破戒没有破见,所以他的菩提性还在,随时可以恢复功力,他只要如法忏悔,他的功力随时可以恢复。
但是你面对五阴的时候,稍加迟疑落入魔境,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乃隳汝宝觉全身,”它伤害的是你整个全部的身体,“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就像一个朝廷做官的,结果你得罪谁不好得罪了皇帝。得罪皇帝的后果,就取消你贵族的资格降为平民。拔其官位夺其财产,最后流落民间“无可哀救”。
所以面对五阴,你一念的慈心,后果不堪设想,就是说,当你跟你过去的五阴对战的时候你要调伏它,要么它调伏你。你只要失败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你不能犹豫不决,因为这是牵扯到你菩提善根跟魔种之间的战争。
就是说一个人犯了戒律还有救,叫做破戒。你的道心、你的菩提心、你的正念正知都还在。你一旦落入五阴魔境就没救了,因为你根本被破坏了,菩提善根被破坏了。这个地方是非常现实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好,我们看最后甲三的结示劝修,甲三、结示劝修(分二:乙一、忏除业障;乙二、破除魔境。)乙一、忏除业障
我们把这个净土忏简单的跟大家说明一下。就是我们要拜忏,愿我临终无障碍,我必须在身体健康、思想头脑很清楚的时候,预先为临终扫除障碍。我们找一个忏法来跟大家简单的说明,好,我们先看第一小段,一个总说:
我弟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皈命忏悔。(就礼一拜,长跪合掌)。
我们拜忏之前都有一个总说,就是你为什么拜这个忏,你的目标;修行先有目标再有过程。你看佛陀先讲苦谛再讲集谛,因为有痛苦,要解决痛苦所以才要断烦恼。灭道,因为有涅盘,我要追求无上的菩提,所以我才修道。佛法都是先讲果地再讲因地。你花了一百天,拜忏那么辛苦干什么呢?要断除三障,要一心皈命阿弥陀佛,在皈依的情况之下,如法忏悔业障。先把你拜忏的定位、目标讲清楚,就是要皈命忏悔。好,这是第一个。
好,有了这个总说以后,我们来看各别解释。所有的忏法基本上就分成三块:忏悔、皈依、发愿,先有一段的发露,我们看经文:
忏悔
我弟子○○及法界众生,从无始世来,无明所覆,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习不善法,广造十恶及五无间,一切重罪,无量无边,说不可尽。
在拜忏之前要有一个发露,你一定有一个本尊,比方说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或净土忏是阿弥陀佛。
发露有两种:一种叫通忏,一个叫别忏。
通忏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过去生所有的六根三业,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五逆十恶等等。就是我没有针对哪一个罪业,反正所有我能够意念到的身口意三业,我通通忏悔,这可以,因为取相忏力量很大。
你也可以别忏,针对你今生可能你造的某一个重大的杀盗淫妄的罪业,说我这一百天,就专门忏这个罪业,也可以,叫别忏。你就把这个罪业,你在什么时候造什么罪业,就讲某一件事情也可以,发露有通忏和别忏两种。我们看皈依,先看事修:
皈依
事修
十方诸佛,常在世间,法音不绝,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净光明,照触一切,常住妙理,遍满虚空。我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昏暗,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以是因缘,长流生死,经历恶道,百千万劫,永无出期。
这个大乘的忏法,很少人直接修忏,都是要先修皈依。因为你要有佛菩萨的加被--仰仗佛力,因为在大乘角度认为佛陀没有灭度。不像小乘,小乘忏悔就是两个两个对着忏,它不把佛陀扯进来。但是大乘佛法一定要仰仗佛力,所以他一定要先修皈依,是在皈依的情况之下忏悔,在某种程度仰仗佛陀的摄受。
皈依主要有两个内容:
第一个、你的本尊的功德。比方说阿弥陀佛,你要观想阿弥陀佛功德广大,常住在世。他没有离开我们,他一定可以救拔我。
第二个、你观想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期。我自己没有忏悔的能力,所以我对阿弥陀佛只能怎么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一方面赞美你所依靠的本尊功德广大,第二个、观想自己业障深重,百千万劫求出无期。所以对你的本尊一心归命,这是事修,我们看理观。
(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面,我们看乙三的结示迷悟得失。
古德对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讲出一句话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古德把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的定义,叫做轮回的根本,因为它有我们无始劫来的回忆,有我们无始劫来的感受,跟各式各样的业力都在五阴里面,它记载了你所有过去的因缘,就是在你的色身、感受、想像、执取,还有仓库里面;这五个东西,累积你无量无量的过去。
那有人就说了,说我也没有说我要轮回,为什么一个人自动会轮回?为什么一个人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就是说轮回是要心甘情愿--爱取。我也没有说我要轮回?你不需要说轮回;你都不要表达意见自己就会轮回。因为你的五阴身心,它会主动的把你带上轮回的道路,它就是生死的根本。
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都不处理五阴,那你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继续轮回。因为你不改变它嘛,它这个水流流到现在,就是一种轮回的等流性。所以诸位,你最好有心理准备,你如果临终要正念分明,要脱离三界,你跟五阴迟早一战,迟早的。而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成王败寇,冲过去,恭喜你,往生极乐世界。你要失败了就打下来,它没有任何的情感可言。
所以面对五阴的时候,你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就这样子而已,修行就这么残酷。你只要失败了,今生的修行就是失败,不管你早上几点起来念佛,也不管你为了净土宗你牺牲多少,反正临终一战就是成败的一战,就这样子而已。从净土宗的定义很简单,你没有往生你就是失败,是不是!你来生再来,还是要重新开始,这叫退转嘛。你今生的努力,说残酷一点就是这样子,因为你失败了,临命终那一关你没有过。
所以诸位你千万不要小看五阴,它的可怕就是因为它跟你太熟悉了,知道吧!你跟它太熟了,你的感受、你的想象。因为五阴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你懂吗?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于妄想中立因缘性。就是你过去生习惯打什么妄想,才创造你现在的性格倾向,你的色身、你的想像、你的感受全部是你一手创造出来的东西。
当然修行有点残酷,说我要抛弃过去所有东西,那也不得不这样子,谁要你了生死呢,是吧!所以你要了生死,要把过去做个了断。请问大家,什么叫做过去?过去在哪里?过去就在你的色受想行识当中,就是你的过去啊,诸位!它是你一手培养出来的身心世界,才有今生的你,点点滴滴的过去、过去、过去、过去,才有你现在的五阴。
但不幸的是临终你一定要面对它,要克服它,你才能够摆脱过去,开创一个新的五阴,创造一个极乐世界的五阴。所以修行你真正真妄交攻的时候,就没有开玩笑了,因为你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无始劫来就看这一战了,临终这一战。
诸位我再讲一次,你迟早要面对五阴。平常如果你运气好一点,你用功一点,打个三七、七七可能你今生提前面对,提前把它调伏,恭喜你,临终的时候你这一关先过。如果你运气不好平常都没有出现,到临终再出现,你都没有什么经验,那对你就不利了,因为临终是你最弱的时候,是吧!临命终是一个人身心状态最差的时候,也有例外,有些临终的时候他的福报很大,也没有什么病痛,也是有。
但是,最好平常就把五阴给逼出来,就跟它提前决战。在你的心最寂静的时候,在佛堂的时候,就把五阴给调伏下来。因为你迟早要一战,你摆脱不了五阴就没有什么未来可言,你走不出过去,哪有未来呢。你被它给catch(抓住),牢牢的抓住,它要你往哪里走,你就得往哪里走。你就知道你过去多么的可怕,过去的你,它是因缘法、是生灭法,但是你稍不小心,你会落入过去的阴影当中。
好,我们来看看,五阴的处理是了生死的人迟早要面对的,你如果处理的好,那就是万德庄严,处理不好就打回原点。我们看迷悟得失,看经文:
乙三、结示迷悟得失(分二:丙一、悟则成得;丙二、迷则成失。)
丙一、悟则成得
客不成害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隣,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迷乱由主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必超胜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好,这有三段,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然彼诸魔虽有大怒”,所有的魔王都不希望我们修行,不希望你出离三界,最好是陪着他享受人间的快乐,魔王的思想是这样。所以,他看到你念佛要求生净土,要离开三界,他心里可是老大不高兴。
但是你要知道一个问题,“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其实你跟魔王是不同道:他是生死道,是尘劳的生死道;而我们走上了菩提道。按说是各走各的道,那怎么会有交集呢?下面会说了,是因为你惹他。
就是说,“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就好像“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风,我们从来没有说,看到风把空中的光明给吹灭,不可能。光明不是蜡烛,就是那种电光,就好像刀去断绝水也不可能。
“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我们是安住真如,是一种真实的功德,是众生本具的。而他活在五阴,那是一种业力跟烦恼的变现,所以他是个坚冰,当然冰块接触到火那只能够融化,冰不是火的对手,你有正气,你有正念。
所以理论上魔王是一个客,你是主人。意思就是说,理论上他不是你对手,理论上是这样。本来魔王五阴不是我们对手,因为我们是安住真如,是真实的功德,是主人。五阴跟魔王是客人,竟然弄到最后,怎么变成客人把主人给打败,而不是主人把客人赶出去呢?因为在第二段,“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按说你是房子的主人,他是客人。诸位,你看过客人把主人赶走吗?有没有,不可能嘛!但是为什么我们打败了呢?说这客人把主人给赶走了,因为你主人颠倒了。道理很简单,就是说你真如本性的安住力量薄弱,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要解决的方法是很简单,“当处禅那,觉悟无惑,”你加强你的主人的力量,加强你的正念的力量,邪不胜正。那么“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阴气遇到光明,它当然被光明所消灭。因为这些五阴也好魔王也好,它是一种阴暗的幽气。而你修行,你忆佛念佛是一种光明的正气。我们只看到光明破除黑暗,从来没有看到黑暗破除光明。
所以,“如何敢留扰乱禅定?”我把这句话讲成白话,就是你这个人会被五阴打败,被魔王干扰,你要负百分之八十的责任。责任不在魔王,他本来不是你对手,是因为你三心两意,修行人最怕三心两意,最怕就是这样。你又想了生死,但是又放不下过去,你懂吗?我们很想到极乐世界,但是对过去又有一点,有那么一点点的流连忘返,有一点点的一丝丝的不舍,对不对?好,你有点一丝丝的不舍,就被魔王给抓住辫子了,他要的就是这一点,就是你的决心不够,问题在这。
就是说,我们的武器是最先进的武器。我问你,全世界的魔王,哪一个是无量光无量寿佛号的对手?你拿的是核子武器,知道吗?对方是拿一个小刀子,那你为什么打败了呢?因为你核子武器没有发出来,后来被他的刀给杀伤了,这不是武器的问题。理论上五阴不是你的对手,如果你真的想修行,它根本不算个事。五阴就是一个虚妄相,你真如本性无量劫的主人。所以有人问我说往生容不容易?答案是,你也可以说很容易,也可以说很难,说白了就看你有没有决心。
你看,这段经文就在讲决心的问题。你要有决心,生死对你来说不算个事。它是虚妄相,是阴暗相,烦恼本来就是一种阴暗相,你现在依止的是一种清净的本性,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它哪是你对手呢?但是你犹豫不决,完了,你临终的时候犹豫不决,一念的迟疑它得其便,五阴得其便,问题就在这。
诸位,你要是失败,你千万不要说敌人太强,不是!是你犹豫不决。你有最好的武器,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圣号,你有能念的真如本性,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按说生死不是你对手,按说不是你对手。如果大家公平一对一的对战,它不是你对手。但是你看到你生死轮回的时候,你一丝的妇人之仁,一念的贪念,所以你才会前功尽弃,是这样来的。佛陀意思就是说,你的决心是关键。所以临终的时候,除了修行的功力以外,拼的就是决心了,看谁有决心!
好,我们看迷则成失,看经文:
丙二、迷则成失
迷则成失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较量浅深
堕淫害浅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虽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堕魔害深
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那么如果你今天,主人很安定很坚决,那你就成功了;生死就在你一念间,你就跳脱过去,到了极乐世界成就新的五阴。如果你在这个当中犹豫不决,那这个问题就复杂了。“若不明悟,被阴所迷,”被你过去无阴的感受想象所迷惑,那么你就会变成魔子,或者堕入魔道中变成魔人,它的过失就比破戒更严重了。
他举一个例子,说摩登伽女在楞严会上,摩登女是一个**,她是从事淫欲的一个女众,阿难尊者在托钵的时候,她看上了阿难尊者,她就用咒语去迷惑阿难尊者。结果阿难尊者就不小心破戒了,但是阿难的破戒,对他的伤害是小的,因为他有很多戒,出家众二百四十八戒他只破一条。而且破戒的伤害,它不伤害你的正念正知,“心清净故,尚未沦溺。”他破戒没有破见,所以他的菩提性还在,随时可以恢复功力,他只要如法忏悔,他的功力随时可以恢复。
但是你面对五阴的时候,稍加迟疑落入魔境,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乃隳汝宝觉全身,”它伤害的是你整个全部的身体,“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就像一个朝廷做官的,结果你得罪谁不好得罪了皇帝。得罪皇帝的后果,就取消你贵族的资格降为平民。拔其官位夺其财产,最后流落民间“无可哀救”。
所以面对五阴,你一念的慈心,后果不堪设想,就是说,当你跟你过去的五阴对战的时候你要调伏它,要么它调伏你。你只要失败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你不能犹豫不决,因为这是牵扯到你菩提善根跟魔种之间的战争。
就是说一个人犯了戒律还有救,叫做破戒。你的道心、你的菩提心、你的正念正知都还在。你一旦落入五阴魔境就没救了,因为你根本被破坏了,菩提善根被破坏了。这个地方是非常现实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好,我们看最后甲三的结示劝修,甲三、结示劝修(分二:乙一、忏除业障;乙二、破除魔境。)乙一、忏除业障
我们把这个净土忏简单的跟大家说明一下。就是我们要拜忏,愿我临终无障碍,我必须在身体健康、思想头脑很清楚的时候,预先为临终扫除障碍。我们找一个忏法来跟大家简单的说明,好,我们先看第一小段,一个总说:
我弟子○○,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皈命忏悔。(就礼一拜,长跪合掌)。
我们拜忏之前都有一个总说,就是你为什么拜这个忏,你的目标;修行先有目标再有过程。你看佛陀先讲苦谛再讲集谛,因为有痛苦,要解决痛苦所以才要断烦恼。灭道,因为有涅盘,我要追求无上的菩提,所以我才修道。佛法都是先讲果地再讲因地。你花了一百天,拜忏那么辛苦干什么呢?要断除三障,要一心皈命阿弥陀佛,在皈依的情况之下,如法忏悔业障。先把你拜忏的定位、目标讲清楚,就是要皈命忏悔。好,这是第一个。
好,有了这个总说以后,我们来看各别解释。所有的忏法基本上就分成三块:忏悔、皈依、发愿,先有一段的发露,我们看经文:
忏悔
我弟子○○及法界众生,从无始世来,无明所覆,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习不善法,广造十恶及五无间,一切重罪,无量无边,说不可尽。
在拜忏之前要有一个发露,你一定有一个本尊,比方说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或净土忏是阿弥陀佛。
发露有两种:一种叫通忏,一个叫别忏。
通忏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过去生所有的六根三业,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五逆十恶等等。就是我没有针对哪一个罪业,反正所有我能够意念到的身口意三业,我通通忏悔,这可以,因为取相忏力量很大。
你也可以别忏,针对你今生可能你造的某一个重大的杀盗淫妄的罪业,说我这一百天,就专门忏这个罪业,也可以,叫别忏。你就把这个罪业,你在什么时候造什么罪业,就讲某一件事情也可以,发露有通忏和别忏两种。我们看皈依,先看事修:
皈依
事修
十方诸佛,常在世间,法音不绝,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净光明,照触一切,常住妙理,遍满虚空。我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昏暗,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以是因缘,长流生死,经历恶道,百千万劫,永无出期。
这个大乘的忏法,很少人直接修忏,都是要先修皈依。因为你要有佛菩萨的加被--仰仗佛力,因为在大乘角度认为佛陀没有灭度。不像小乘,小乘忏悔就是两个两个对着忏,它不把佛陀扯进来。但是大乘佛法一定要仰仗佛力,所以他一定要先修皈依,是在皈依的情况之下忏悔,在某种程度仰仗佛陀的摄受。
皈依主要有两个内容:
第一个、你的本尊的功德。比方说阿弥陀佛,你要观想阿弥陀佛功德广大,常住在世。他没有离开我们,他一定可以救拔我。
第二个、你观想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期。我自己没有忏悔的能力,所以我对阿弥陀佛只能怎么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一方面赞美你所依靠的本尊功德广大,第二个、观想自己业障深重,百千万劫求出无期。所以对你的本尊一心归命,这是事修,我们看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