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强迫症是一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以往我们将“反强迫”简单理解为“反抗或抵制”,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有一部分强迫症患者和强迫症状并不存在明显的反抗或抵制心理。笔者将反强迫分为对抗型和屈从型(顺从型)两类,并认为反强迫中的“反”字应该理解为对强迫的“反应或应对”。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所谓的强迫是指患者体验到的思维、想法、冲动、表象、感知觉或情绪等心理内容(不仅仅包含认知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引发患者焦虑或痛苦的情绪感受,这些心理内容往往是闯入性的、反复持久出现,患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是不情愿的,也是不自觉的。
而反强迫是指患者为了防止或减少焦虑痛苦,或防止某些灾难性后果的发生而采取某些心理手段和方式,如忽视、压制、中和等。患者采取的上述心理手段可以表现为外显的行为(如洗手、检查或排序),也可以是内隐的精神活动(如计数、祷告或重复默念字词)(钱铭怡,2006)。虽然反强迫也具有反复出现的特点,但它往往是患者自愿、主动或刻意的结果。
DSM-5认为强迫与反强迫具有特定功能的关系,也就是说,强迫与反强迫就好比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矛”和“盾”一样,二者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有“矛”无“盾”和有“盾”无“矛”都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状。反强迫这个“盾”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有效预防或消除强迫这个“矛”带来的焦虑感和痛苦的情绪。所以时至今日,笔者依然认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是对强迫症最好的定义。
以往人们对强迫症的描述通常会强调患者对症状的抵制能力,也就是说,患者只有存在明确的抵制意愿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迫症,这一点在CCMD-3和ICD-10中都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我们也就想当然地将“反强迫”简单理解为患者对症状主动抵制的心理过程,这个“反”字就是反抗、抵制的意思。
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咨询工作中,我们却发现一些患者仅仅在患病的早期阶段会努力抵制自己的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他们会选择放弃抵制来减少自身的痛苦,因为越抵制可能会越痛苦。随着学者们对强迫症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临床上已不再强调患者对症状的抵制作为诊断的标准之一(钱铭怡,2006)。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反强迫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反”字又该如何理解呢?
实际上根据反强迫的性质和特点,强迫症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对抗型强迫症和屈从型(顺从型)强迫症。所谓的对抗型强迫症是指患者对症状的内容主要采取压制或排斥的手段为主,这种方式更加强硬和简单粗暴。临床上常见的强迫表象和强迫冲动(强迫意向)就属于对抗型强迫症,这类患者往往因为突然闯入的表象和冲动感而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或失控感,患者是因为自我保护的意识而选择压制或排斥的手段加以应对。
而屈从型强迫症是指患者对症状的内容主要采取中和、替代、分析(跟随)等手段为主,这种方式往往更加温和。临床上常见的强迫思维有时就属于屈从型强迫症,比如对于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而言,他们往往会思考那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如“人为什么会思考问题?”“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在他们看来或许这些问题确实没有思索的必要,但是他们就是会一直分析下去,他们主观地认为,只要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自己就不那么焦虑了,就会获得一种确定感或踏实感。实际上在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身上,我们能够发现的反强迫手段往往并不是压制或排斥,而是一种更加温和的手段——分析或跟随。
所以,概括起来讲,强迫症状中的反强迫不仅包括对抗、抵制,还应该包括中和、替代、分析(跟随)和有意识地关注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内心的焦虑感。而反强迫的“反”字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抗”,而应该理解为对强迫的“反应或应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强迫症本质上是患者对一些原本正常的身心现象(如表象、冲动感等)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反应模式或习惯,而心理治疗的重点应该是改变这些错误的反应模式,最终培养出对症状接纳或包容的正确态度(赵约翰,2023)。
部分参考文献:
1.钱铭怡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2.赵约翰.“矛盾之战:强迫症诊断新视点”.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应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论文集,2023.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所谓的强迫是指患者体验到的思维、想法、冲动、表象、感知觉或情绪等心理内容(不仅仅包含认知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引发患者焦虑或痛苦的情绪感受,这些心理内容往往是闯入性的、反复持久出现,患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是不情愿的,也是不自觉的。
而反强迫是指患者为了防止或减少焦虑痛苦,或防止某些灾难性后果的发生而采取某些心理手段和方式,如忽视、压制、中和等。患者采取的上述心理手段可以表现为外显的行为(如洗手、检查或排序),也可以是内隐的精神活动(如计数、祷告或重复默念字词)(钱铭怡,2006)。虽然反强迫也具有反复出现的特点,但它往往是患者自愿、主动或刻意的结果。
DSM-5认为强迫与反强迫具有特定功能的关系,也就是说,强迫与反强迫就好比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矛”和“盾”一样,二者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有“矛”无“盾”和有“盾”无“矛”都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状。反强迫这个“盾”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有效预防或消除强迫这个“矛”带来的焦虑感和痛苦的情绪。所以时至今日,笔者依然认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是对强迫症最好的定义。
以往人们对强迫症的描述通常会强调患者对症状的抵制能力,也就是说,患者只有存在明确的抵制意愿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迫症,这一点在CCMD-3和ICD-10中都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我们也就想当然地将“反强迫”简单理解为患者对症状主动抵制的心理过程,这个“反”字就是反抗、抵制的意思。
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咨询工作中,我们却发现一些患者仅仅在患病的早期阶段会努力抵制自己的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他们会选择放弃抵制来减少自身的痛苦,因为越抵制可能会越痛苦。随着学者们对强迫症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临床上已不再强调患者对症状的抵制作为诊断的标准之一(钱铭怡,2006)。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反强迫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反”字又该如何理解呢?
实际上根据反强迫的性质和特点,强迫症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对抗型强迫症和屈从型(顺从型)强迫症。所谓的对抗型强迫症是指患者对症状的内容主要采取压制或排斥的手段为主,这种方式更加强硬和简单粗暴。临床上常见的强迫表象和强迫冲动(强迫意向)就属于对抗型强迫症,这类患者往往因为突然闯入的表象和冲动感而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或失控感,患者是因为自我保护的意识而选择压制或排斥的手段加以应对。
而屈从型强迫症是指患者对症状的内容主要采取中和、替代、分析(跟随)等手段为主,这种方式往往更加温和。临床上常见的强迫思维有时就属于屈从型强迫症,比如对于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而言,他们往往会思考那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如“人为什么会思考问题?”“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在他们看来或许这些问题确实没有思索的必要,但是他们就是会一直分析下去,他们主观地认为,只要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自己就不那么焦虑了,就会获得一种确定感或踏实感。实际上在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身上,我们能够发现的反强迫手段往往并不是压制或排斥,而是一种更加温和的手段——分析或跟随。
所以,概括起来讲,强迫症状中的反强迫不仅包括对抗、抵制,还应该包括中和、替代、分析(跟随)和有意识地关注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内心的焦虑感。而反强迫的“反”字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抗”,而应该理解为对强迫的“反应或应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强迫症本质上是患者对一些原本正常的身心现象(如表象、冲动感等)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反应模式或习惯,而心理治疗的重点应该是改变这些错误的反应模式,最终培养出对症状接纳或包容的正确态度(赵约翰,2023)。
部分参考文献:
1.钱铭怡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2.赵约翰.“矛盾之战:强迫症诊断新视点”.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应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论文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