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可恕的,是一般年未弱冠的老生,竟以“谭派正宗”自居,请问他是听过谭老板还是受过姓谭的传授,他们真把“谭派”这两个字看容易了。我是晚生,可是我听了老先生讲的事不少,我亲眼看见的也实在不少。学文武老生不容易,学谭派更难,我时常喜欢把这套话跟人说,可是我觉得拿嘴跟几个人说太不解气,太不广泛,现在能借着拥有几万读者“立言”的篇幅说说往事,并不是我犯“牢骚”摘同行的“毛”,实在是想提大家一个醒,也让各界外行人明白,当初唱老生的,不是现在唱老生的这种唱法。
先由“文武老生”说起,以后红净武生以及丑角、场面的一切都在预说之例,每周准有一段,预料着拉杂的能写几个月。引子念罢,说正题吧:
一、为甚么讲究坐科
当初小孩学戏最讲究坐科,举凡是科班出来的到哪儿全能有饭吃,为甚么这么讲究坐科呢?就是当初科班讲究“十头网子”。这句话是戏班一句术语,“十头网子”包括生旦净末丑副外杂贴等十行,只要是坐科,不是专工一工,这十行就全得会。请问现在哪个科班是这个路子。唱老生的就唱老生,真有能唱《捉放曹》的陈宫,不知道曹操戏词的,同行人办科班的诸先进扪心自问是退化是进化?
其次说到当年科班的教师,小和春科班教师吴和吉吴先生原工花脸,可是文戏能教《二进宫》、《空城计》、《斩黄袍》,武戏《洞庭湖》、《金雁桥》,当年这出戏是由黄魏争功起,到擒张任止,自吴先生故后,这戏就没有人这样唱法了。教戏就是教总讲,《金雁桥》去张任的不能就会这一个人的,各角全得会。再有李寿山、吴连奎、姚增禄诸老先生,也全是这种教法,绝对不像现在科班的先生们各抱一角。我对这种教法,不便说甚么,只可以称之为“改良”。
再有昔年科班的学生讲究“熬”着,不能进去就是好角。马连良入喜连成,不过也是“院子过道”一流,可是温如到了是成名了,干脆地说他是“熬”出来的,决不像现在一般小孩们玩意儿一点没有,可是心比天还高,出来就“挑”,结果不是失败是甚么?
二、怎样才能称谭派?
谭派难学,难学的是谭老板当年不是就唱文生戏,这个敝先师敝家严都跟我讲说过,我也看过不少。谭老板能武生戏《连环套》天霸、《挑华车》高宠、《长坂坡》赵云、《状元印》常遇春,《三岔口》又能任堂惠又能刘利华,《五人义》能周文元,这是武生戏。
再说本工,文武老生戏衰派戏应有尽有。当年学谭也就是称得起是“谭派”的人物有两位,一是敝先师刘春喜刘先生,武老生戏没有一出不能,文戏穿上官衣能唱《盗宗卷》,拿起牙笏能演《二进宫》,穿上蟒能唱《打金枝》,武生戏有《连环套》、《长坂坡》、《采石矶》以及八大拿等短打戏;一是李鑫甫李先生,是谭老板的文武衰派老生戏及武生戏没有一出不会,更能唱老爷戏《水淹七军》、《古城会》,这又是多刘先生一门了。台上谭老板唱念做打甚么样他们二位绝对也是一个样,这样才称得起是谭派,拿谭派标榜才不毁谭老板的牌匾。
在刘、李之后追谭的有余叔岩。叔岩拜谭老板不容易,得过谭老板的传授,文武老生衰派戏没有一出不是地地道道的谭派路子,武生戏得姚增禄、丁长明、钱金福诸老先生的指教,天霸、高宠一样唱,更能够唱猴戏,我亲眼看见过他在总统府唱《安天会》,身段脸上以及开打偷桃盗丹的工夫哪点也不弱。即是谭门弟子又能武,又下心追谭那些年,我斗胆的说一句,几十年来学谭的很少见有一个能超过叔岩的。他之学谭不是摆样子,不是学皮毛,而是纯粹学谭的真材实料。请想想现在唱老生的还有像余的人物吗?
再说近几年来的青年老生,可以勉强说是谭派的只有一个李少春。少春是叔岩的高足,可以说是谭门再传弟子。他有文有武,我们同行人说起少春来都希望他能够不胡唱,也就是该唱的唱,不该唱的不唱,好好再由叔岩说几出,这不是继叔岩以后的一个谭派人物吗?我常告诉他三十岁以后可以多唱文戏,少唱武戏,就是唱武的也只是高宠、赵云、天霸、姜维一类,看他未来的演变吧。
先由“文武老生”说起,以后红净武生以及丑角、场面的一切都在预说之例,每周准有一段,预料着拉杂的能写几个月。引子念罢,说正题吧:
一、为甚么讲究坐科
当初小孩学戏最讲究坐科,举凡是科班出来的到哪儿全能有饭吃,为甚么这么讲究坐科呢?就是当初科班讲究“十头网子”。这句话是戏班一句术语,“十头网子”包括生旦净末丑副外杂贴等十行,只要是坐科,不是专工一工,这十行就全得会。请问现在哪个科班是这个路子。唱老生的就唱老生,真有能唱《捉放曹》的陈宫,不知道曹操戏词的,同行人办科班的诸先进扪心自问是退化是进化?
其次说到当年科班的教师,小和春科班教师吴和吉吴先生原工花脸,可是文戏能教《二进宫》、《空城计》、《斩黄袍》,武戏《洞庭湖》、《金雁桥》,当年这出戏是由黄魏争功起,到擒张任止,自吴先生故后,这戏就没有人这样唱法了。教戏就是教总讲,《金雁桥》去张任的不能就会这一个人的,各角全得会。再有李寿山、吴连奎、姚增禄诸老先生,也全是这种教法,绝对不像现在科班的先生们各抱一角。我对这种教法,不便说甚么,只可以称之为“改良”。
再有昔年科班的学生讲究“熬”着,不能进去就是好角。马连良入喜连成,不过也是“院子过道”一流,可是温如到了是成名了,干脆地说他是“熬”出来的,决不像现在一般小孩们玩意儿一点没有,可是心比天还高,出来就“挑”,结果不是失败是甚么?
二、怎样才能称谭派?
谭派难学,难学的是谭老板当年不是就唱文生戏,这个敝先师敝家严都跟我讲说过,我也看过不少。谭老板能武生戏《连环套》天霸、《挑华车》高宠、《长坂坡》赵云、《状元印》常遇春,《三岔口》又能任堂惠又能刘利华,《五人义》能周文元,这是武生戏。
再说本工,文武老生戏衰派戏应有尽有。当年学谭也就是称得起是“谭派”的人物有两位,一是敝先师刘春喜刘先生,武老生戏没有一出不能,文戏穿上官衣能唱《盗宗卷》,拿起牙笏能演《二进宫》,穿上蟒能唱《打金枝》,武生戏有《连环套》、《长坂坡》、《采石矶》以及八大拿等短打戏;一是李鑫甫李先生,是谭老板的文武衰派老生戏及武生戏没有一出不会,更能唱老爷戏《水淹七军》、《古城会》,这又是多刘先生一门了。台上谭老板唱念做打甚么样他们二位绝对也是一个样,这样才称得起是谭派,拿谭派标榜才不毁谭老板的牌匾。
在刘、李之后追谭的有余叔岩。叔岩拜谭老板不容易,得过谭老板的传授,文武老生衰派戏没有一出不是地地道道的谭派路子,武生戏得姚增禄、丁长明、钱金福诸老先生的指教,天霸、高宠一样唱,更能够唱猴戏,我亲眼看见过他在总统府唱《安天会》,身段脸上以及开打偷桃盗丹的工夫哪点也不弱。即是谭门弟子又能武,又下心追谭那些年,我斗胆的说一句,几十年来学谭的很少见有一个能超过叔岩的。他之学谭不是摆样子,不是学皮毛,而是纯粹学谭的真材实料。请想想现在唱老生的还有像余的人物吗?
再说近几年来的青年老生,可以勉强说是谭派的只有一个李少春。少春是叔岩的高足,可以说是谭门再传弟子。他有文有武,我们同行人说起少春来都希望他能够不胡唱,也就是该唱的唱,不该唱的不唱,好好再由叔岩说几出,这不是继叔岩以后的一个谭派人物吗?我常告诉他三十岁以后可以多唱文戏,少唱武戏,就是唱武的也只是高宠、赵云、天霸、姜维一类,看他未来的演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