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杨修.林韦辰
2010-06-12 11:11:52
喜欢林韦辰,是1998年第一次看到他在《再见艳阳天》中的方贺文,虽名为第二男主角,戏份极多,让我多年后回味不禁大呼痛快。
剧中的他,端的是温润儒雅,修长挺拔。白衬衫配着深色马甲,长西裤,又或一身背带裤,正是民国年代新思潮下青年男子的典型装扮。无论是走,是停,是坐,是立,总是卓然不群,风度翩翩。那时不少汉奸也是这个模样,和他比来却是地下天上的云泥之别,
认真有修养,又可放荡不羁,同样的衣装,能给人不同的味道。
落魄之时,他就是一身黄包车夫的破烂衣裳,就是躬身哈腰,也掩饰不了俊朗气质和天生傲骨。
说贺文,屡次说起一个“修”字,一个是貌之修,一个是行之修,由不得不想起《洛神》之杨修来。
关于修,以下几位都是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一个书法家,一个科学家,一个文学家。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伊中情之信修兮。”——张衡《思玄赋》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曹植《洛神赋》 ,
修长之态、修直之姿是先天之修的风流之貌,又有修禀是为天性风流之赋;修武之德,修行之洁,修性之真则是后天之修。
不禁叹声:好一个“修”!
我恍然悟得这个“修”正是杨修和林韦辰其人所独得之气质。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字,那么在我看来,“修”真是形容一个绝世独立才貌双全的翩翩君子,最好不过的字。
记得刑场上,风声萧萧,白衣苍凉,杨修跪拜恩师,荀彧亲手喂他最后一餐;司空府,宓儿弹琴,曹植舞剑,落花纷纷,黄叶翩翩,知己无语泪流。
当年夜半酒馆,才子佳人击杯奏乐、长剑高歌的景象宛如眼前,却只成追忆再无来日,生死顿茫茫,惟剩凄怆….
突然,弦断,剑住,天地一片静寂…..只听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血溅黄土,杨修的生命便连同他的绝顶才华,一起消陨在他以满腔热血去保护却已摇摇欲坠的汉之王朝。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歌声响起,那是来自他灵魂的高歌,低沉而昂扬。突然明白,原来死也可以豪壮风流。
《再见艳阳天》播出不久,他曾上《快乐大本营》----当时我还没看穆桂英。如果没记错是唱了一首《马上英姿》,当下令我心潮澎湃,豪情万丈,以至于很长时间我一直以为马上英姿是他的原唱。
舞台上他半蹲在地,与一小朋友温柔说话,更是好感丛生-----一个毫无架子,温和谦逊的林韦辰便在眼前。
这是修真,我想。
他的声音是极好听的,似有一点点沙,非常独特。此谓“修声”罢,呵呵。
p.s: 这篇文写时,还不曾光顾过辰吧呢...
2010-06-12 11:11:52
喜欢林韦辰,是1998年第一次看到他在《再见艳阳天》中的方贺文,虽名为第二男主角,戏份极多,让我多年后回味不禁大呼痛快。
剧中的他,端的是温润儒雅,修长挺拔。白衬衫配着深色马甲,长西裤,又或一身背带裤,正是民国年代新思潮下青年男子的典型装扮。无论是走,是停,是坐,是立,总是卓然不群,风度翩翩。那时不少汉奸也是这个模样,和他比来却是地下天上的云泥之别,
认真有修养,又可放荡不羁,同样的衣装,能给人不同的味道。
落魄之时,他就是一身黄包车夫的破烂衣裳,就是躬身哈腰,也掩饰不了俊朗气质和天生傲骨。
说贺文,屡次说起一个“修”字,一个是貌之修,一个是行之修,由不得不想起《洛神》之杨修来。
关于修,以下几位都是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一个书法家,一个科学家,一个文学家。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伊中情之信修兮。”——张衡《思玄赋》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曹植《洛神赋》 ,
修长之态、修直之姿是先天之修的风流之貌,又有修禀是为天性风流之赋;修武之德,修行之洁,修性之真则是后天之修。
不禁叹声:好一个“修”!
我恍然悟得这个“修”正是杨修和林韦辰其人所独得之气质。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字,那么在我看来,“修”真是形容一个绝世独立才貌双全的翩翩君子,最好不过的字。
记得刑场上,风声萧萧,白衣苍凉,杨修跪拜恩师,荀彧亲手喂他最后一餐;司空府,宓儿弹琴,曹植舞剑,落花纷纷,黄叶翩翩,知己无语泪流。
当年夜半酒馆,才子佳人击杯奏乐、长剑高歌的景象宛如眼前,却只成追忆再无来日,生死顿茫茫,惟剩凄怆….
突然,弦断,剑住,天地一片静寂…..只听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血溅黄土,杨修的生命便连同他的绝顶才华,一起消陨在他以满腔热血去保护却已摇摇欲坠的汉之王朝。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歌声响起,那是来自他灵魂的高歌,低沉而昂扬。突然明白,原来死也可以豪壮风流。
《再见艳阳天》播出不久,他曾上《快乐大本营》----当时我还没看穆桂英。如果没记错是唱了一首《马上英姿》,当下令我心潮澎湃,豪情万丈,以至于很长时间我一直以为马上英姿是他的原唱。
舞台上他半蹲在地,与一小朋友温柔说话,更是好感丛生-----一个毫无架子,温和谦逊的林韦辰便在眼前。
这是修真,我想。
他的声音是极好听的,似有一点点沙,非常独特。此谓“修声”罢,呵呵。
p.s: 这篇文写时,还不曾光顾过辰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