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元或者600美元作为手机中高端的分界线,是有现实意义的。4000元一下的手机,通常都是针对特定用途设计优化的。有的针对手机游戏,有的针对摄影短视频等应用,有的针对老年用户等。
而4000元以上的手机,更看重均衡全能的使用体验。4000元以上的手机,基本都可以满足全场景的使用需求,在性能、质感、手感、续航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短板。当然,超大杯这类追求极致影像的类型例外。
4000元或600美元是手机是否是全能旗舰的分割线,作为中高端手机的分界线是合理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非要再划出6000元这个分界线呢?
首先可以确定,4000元以上的手机,在使用功能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当然,如果有人非要弄一些app连续启动来证明某些手机的优越性,那我承认你是对的,不争辩。
6000元这个分割点,最主要的意义还是区分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把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区分开,而不是手机产品本身有多大的区别。
就好像百万级别的机械表,和几百元的机械表,在使用体验上也没多大区别。有的矿泉水能卖几十元,有的只能卖2元,无非就是考验商家,把稻草卖出黄金价格的营销能力而已。
某些人看重6000元这个分界线,无非是想继续搞阶层叙事的话术而已。简单说就是“你什么档次,跟我用一样的手机”。有些人有炫富的心理需求,商家迎合需求而已。
而4000元以上的手机,更看重均衡全能的使用体验。4000元以上的手机,基本都可以满足全场景的使用需求,在性能、质感、手感、续航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短板。当然,超大杯这类追求极致影像的类型例外。
4000元或600美元是手机是否是全能旗舰的分割线,作为中高端手机的分界线是合理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非要再划出6000元这个分界线呢?
首先可以确定,4000元以上的手机,在使用功能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当然,如果有人非要弄一些app连续启动来证明某些手机的优越性,那我承认你是对的,不争辩。
6000元这个分割点,最主要的意义还是区分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把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区分开,而不是手机产品本身有多大的区别。
就好像百万级别的机械表,和几百元的机械表,在使用体验上也没多大区别。有的矿泉水能卖几十元,有的只能卖2元,无非就是考验商家,把稻草卖出黄金价格的营销能力而已。
某些人看重6000元这个分界线,无非是想继续搞阶层叙事的话术而已。简单说就是“你什么档次,跟我用一样的手机”。有些人有炫富的心理需求,商家迎合需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