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吧 关注:41,643贴子:1,676,591
  • 12回复贴,共1

【答疑解惑】螳螂类随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记录一下各种螳螂,还有一些碎嘴
要图自取,标注出处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11 16:16回复
    南美A属枯叶螳(Acanthops Erosula) 南美三大经典枯叶中最小的一种,造型,卵和自身的颜色都很奇趣,饲养过程中注意保持湿地和控龄,公虫寿命短,随之而来的就是发情极快,羽化后开食五天可以开始尝试配种,据说有求偶行为(个人保持怀疑态度,希望能够观测到)雄性发情会有气味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1-11 16:20
    回复
      中华屏顶螳(Phyllothelys Ouchi)华屏组的长老,经典无须多言,特点不多赘述了,那学术的东西自己查查都能查到,饲养过程中不必担心456龄的滞育期,长时间的温差,日常的太阳光照射和湿度的增加有助于突破滞育期(个人认为日光照射较为重要);公母的龄差需要注意;另外脱皮前摇真的很长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1-11 16:23
      回复
        冕花螳(Hymenopus coronatus),名字来源于头部的形状,经典,无须多言,圈外人最熟知的螳螂之一,与此同时,也被纪录片和营销号不经意地误导,导致了大部分人认为兰花螳螂就该待在兰花上,实际上在观察中不难发现,野外的兰花螳螂更倾向于待在宽阔的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少量针状植物上的(别问我为什么有针状,我tm也很奇怪)圈内广为人知的实验说明了相比于访花,昆虫们更倾向于飞向伪装兰花的兰花螳螂,原因不得而知。同时在饲养的过程中,较高的湿度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方面会对同为网翅目蟑螂缺乏兴趣
        关于发色问题,湿地,温度,稳定的太阳光照射,基因和食物等因素我只能说各有判断,个人认为都有影响,主要是这玩意太玄学了,谁都说不好,但是看来野虫发色真的没得喷,真的帅
        图一二三是蜕完皮十个小时的状态,过了段时间立马恢复日出江花的状态,我对此不评价了,仁者见仁吧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1-11 16:28
        回复
          棕静螳(Statilia maculata)必然是静仙人最钟爱的,作为横贯大江南北的经典螳螂,生命力和繁殖力不可小觑,体色相当多变,绿色黑色灰色金色还有多变的混色个体,饲养时几乎无需注意什么,适当给湿度就可以了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11 16:29
          回复
            叶顶狭叶螳(Stenophylla lobivertex)国内的龙螳就是他,顺便提一嘴狭叶螳族下唯一一属就是stenophylla,算是独生子了,饲养时注意较高的温湿度,想想原产地在南美也就合理了,龄期长,二十五天左右,公母有龄差,繁殖方面个人的评价是靠运气,看这个公的给不给面子吧,有的秒上有的上了一辈子不入,食物方面比起大多数螳接受的果蝇更偏向于蟑螂和鳞翅目,有虫友说若虫时期就会露出腺体吸引鳞翅目的食物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1-11 16:31
            回复
              好贴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1-11 16:51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12 10:07
                回复
                  dd


                  IP属地:泰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12 12:07
                  回复
                    艳足斧螳(Hierodula pulchripes)
                    中型斧螳,原产地在尊贵的印度尼西亚,捕食足的漆黑非常有特点,若长时期就是棕黑色的,也比寻常大绿要大,非常凶猛,长得非常半斧螳的斧螳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1-19 18:14
                    回复
                      中华斧螳(Hierodula chinensis)
                      分布广泛,体型巨大,生长速度快,繁殖简单,野外种群丰富,消化系统强大,除了大多数时候带点傻,简直是我心中最美大绿的样貌,金色个体也非常好看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1-21 17:13
                      回复
                        褐缘原螳(Anaxarcha graminea)
                        分布大江南北的原螳,后翅颜色非常不规则,红色个体粉色个体紫色个体不一(不要再质疑这个了)可能是产地间的差异,饲养体验无敌,凶猛消化快生长速度快,最后三个图就是海南尖峰岭鸣凤谷采集的个体,后翅紫色)这东西母的会上灯的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1-23 2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