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舒凡吧 关注:466贴子:53,625
1L给BD。想到哪儿打到哪儿,语言如不够精练请多包涵。
同时欢迎大家提问和补充!


1楼2010-11-28 14:48回复
    序言。
    杜绝“假、大、空”是我的一贯风格。咱东北人实在。所以虽然我不善于使用华丽的词藻,但我会尽力为看到这个贴子的孩子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做为一个数学曾长期遭遇瓶颈但最终有所突破的人,自然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数学的突破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按我个人的理解,初级层次:110分以下,中级层次:110~140,高级层次:140以上。接下来我将分条详述。


    2楼2010-11-28 15:18
    回复
      初级篇(110以下):
      “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这个阶段我本人的阅历并不丰富,只能姑妄言之了。
      愚以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肯定是高中三年的基础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所谓的基础知识就是课本上所有的公式定律。
      愚以为在初级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是请家教+看课本。为什么呢?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孩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还不够高,需要一定的引导。而且他们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会比较多,有家教会及时地得到解答,而纯靠自己思考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初级阶段中,思考并不占主导地位。至于看课本。因为只有课本才是最原始的,它不会直接摆上现成的公式而是会告诉你公式的“所以然”。理解性记忆的效果要远比死记硬背要好。而且,课本上的题可以说是最基础的,只有把它们拿下,才具备去挑战其他综合题的能力。连课本上的题都不能全会却要去大量做38绝对是舍本逐末。


      3楼2010-11-28 15:46
      回复
        中级篇(110~140):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本人在这个阶段可谓摸爬滚打已久,现在终于蚌病成珠、久病成医。
        处于中级阶段的孩子的感觉往往是:基础都没问题,看课本没用,难题也都有点思路,但是老是算不对、做不全、做不完。实话说,中级阶段是最尴尬的、最难提高的,因为基础觉得太易,拔高又觉得太难。
        但是!难提高不等于无法提高!
        上个贴子已经说过了(不敢贴网址,怕被吞)
        再总结一下就是,
        中级阶段,请家教不如自己去领悟。因为这个水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
        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能尽量提高速度和正确率的应试方法。(我在那个帖子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参考,如果有更好的欢迎补充)
        平时也要多练一些计算量大的、篇幅长、不易看懂的题。以防不测。
        拿出70%的时间精力去刷前135-145分的题以保持手感,并拿出30%的时间精力去思考压轴、偏题、怪题,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也以防不测。
        


        7楼2010-11-28 16:43
        回复
          高级篇(140以上)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很抱歉,因为没有经历过,本人在高级阶段没有任何发言权,现在正在求索之中。而且对于我这个非竞赛党,达到这个阶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处于高级阶段的提高方法本人决定在以后有所突破之后再来说。


          9楼2010-11-28 16:48
          回复
            方法指导篇:
            现在正是一轮复习的重要阶段,课内的任务一定灰常的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抽出时间来自我突破呢?
            拿本人举例。我平时自主学习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又想通过刷天利38来练手。方法就是一套题可以分2-3天来完成。
            再具体一点呢,就是像立几、导数、解几这样计算量大的题目有时间就做一点来练手。方法肯定大家都会,但是光会不够还得得出正确结果。


            12楼2010-11-28 16:56
            回复
              接下来是附录
              将不定期补充一些重要的课外的公式结论
              随时更新,绝不TJ!


              13楼2010-11-28 17:03
              回复
                回复:11楼
                我又不是大神,我现在就中第二党校的水平。所以一些难题还未能攻破。
                所以灰常欢迎各位大神来分享自己的想法,自己觉得不好也不要紧的。


                14楼2010-11-28 17:07
                回复
                  回复:14楼
                  谁是大神?出来.......
                  没有吧.....
                  都说没有了 ...


                  15楼2010-11-28 17:12
                  回复
                    TAT没人理我555555
                    如果觉得我哪些方面没有谈到都可以提出的。只有多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呀…


                    16楼2010-11-28 18:04
                    回复
                      非常非常好啊。支持~~~


                      19楼2010-11-28 20:49
                      回复
                        接下来我举例说明课外公式的重要性:
                        天利38大家应该都有吧。
                        (2010全国二8)三角形ABC中,CD平分角ACB交AB于D,若向量CB=a,向量CA=b,|a|=1,|b|=2,则向量CD=?
                        个人觉得答案给出的做法太过繁琐。只要知道一个叫做“角平分线定理”的东西很快就出结果了,犯得着做两平行线吗?
                        所以很多略微超纲的公式在关键时刻往往能派上大用场。


                        20楼2010-11-28 22:29
                        回复
                          你们北京卷最后一题叫什么破玩意,我没读明白题


                          21楼2010-11-28 22:37
                          回复
                            说吧…从哪句话开始不懂了?我来讲解…
                            PS:我当时就基本没看懂,一问都没出来,直接疯掉…


                            22楼2010-11-28 22:54
                            回复
                              提问:我数学极度不好(和我其他学科相比),但一轮复习还没结束,感觉现在做套题对于我来说不大合适…可做题速度也不高。现在我是应该着重按部就班专项训练还是有针对性的做点薄弱方面的题?


                              23楼2010-11-30 07: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