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什么都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首先我们要明确新格伦的整体设计目标:一级回收降低成本,二级氢氧提升高轨。
看起来很美好,是不是?
然而,问题来了
二级氢氧,就意味着级间比比较大,且二级的低空性能弱,这就需要一级提供更多的dv,以让二级发挥出在高空的优势,然而……新格伦要回收一级啊!想要回收,那一级的分离速度就不能太高,例如F9,还不到3km/s,这就与氢氧二级的需求冲突,于是,新格伦的分离速度不上不下,对于二级来说太低,对于一级来说太高,这也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先来说说一级。由于分离速度高,新格伦的一级不得不采取更多措施来减速,首先是利用大气来减速,就像别的可回收火箭那样,不过新格伦更进一步,通过加装大型边条翼和可动翼面来拉大攻角,这样就能减速得更彻底(其实超重助推上也有类似的操作)。但是,代价也很沉重,首先是为了防止在减速过程中因为过高的速度被烧坏,新格伦不得不双管齐下,同时使用隔热材料和减速点火两种手段来降低速度,这就导致死重和运力损失都比较大,再加上前面的大型边条翼,这干质比更是不用看了……
再说说二级。由于二级分离速度和高度都比较低,它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对抗重力,这就要求二级的推重比要比较高才行,可它偏偏还是个氢氧机……新格伦的二级推重比只有0.6(这还是多次改进后的结果),于是,氢氧二级的高比冲优势被低推力劣势抵消了一大半,打高轨时也就难以提供特别充足的dv,因此,新格伦的高轨运力可以说是直线衰减,多少有点暴殄天物,白瞎了那么好的be3u。
既然现阶段的新格伦有这么多的缺陷,以后自然要有所改进,首先是加大二级,这样既可以降低过高的级间比和分离速度,又能让二级发挥出氢氧机的优势,是不是很美好?且慢!如果降低了分离速度,二级就必须要在更低的高度,挣扎着逃脱重力,结果由于加大了二级,那两台be3u更带不动了,等到最后,高轨运力提升的还是很有限,不过无论如何,你就说提没提吧!所以这还是会作为将来新格伦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过在加大二级之前,还需要提升一级的性能,尤其是推力,现阶段新格伦起飞推重比甚至还不到1.1,如果稍微一增重,怕不是直接飞不起来,这就得改进,措施有二,一是提升be4的推力,二是增加两台发动机变为九发并联(不过这也是以be4增推为前提的,不然九发并联死重更大)。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新格伦本质上就是建立在错误设计思路上的一个屎山代码,因此各个地方都十分别扭,也就载荷空间和颜值比较能打,其他部分的性能都比较一般,事实上,这也是国内民营航天鲜少有人模仿它的一个原因。
不过无论如何,新格伦仍然是一款比较强大的运载火箭(毕竟体量摆在那呢),希望它在未来能进一步提升性能!


首先我们要明确新格伦的整体设计目标:一级回收降低成本,二级氢氧提升高轨。
看起来很美好,是不是?
然而,问题来了
二级氢氧,就意味着级间比比较大,且二级的低空性能弱,这就需要一级提供更多的dv,以让二级发挥出在高空的优势,然而……新格伦要回收一级啊!想要回收,那一级的分离速度就不能太高,例如F9,还不到3km/s,这就与氢氧二级的需求冲突,于是,新格伦的分离速度不上不下,对于二级来说太低,对于一级来说太高,这也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先来说说一级。由于分离速度高,新格伦的一级不得不采取更多措施来减速,首先是利用大气来减速,就像别的可回收火箭那样,不过新格伦更进一步,通过加装大型边条翼和可动翼面来拉大攻角,这样就能减速得更彻底(其实超重助推上也有类似的操作)。但是,代价也很沉重,首先是为了防止在减速过程中因为过高的速度被烧坏,新格伦不得不双管齐下,同时使用隔热材料和减速点火两种手段来降低速度,这就导致死重和运力损失都比较大,再加上前面的大型边条翼,这干质比更是不用看了……
再说说二级。由于二级分离速度和高度都比较低,它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对抗重力,这就要求二级的推重比要比较高才行,可它偏偏还是个氢氧机……新格伦的二级推重比只有0.6(这还是多次改进后的结果),于是,氢氧二级的高比冲优势被低推力劣势抵消了一大半,打高轨时也就难以提供特别充足的dv,因此,新格伦的高轨运力可以说是直线衰减,多少有点暴殄天物,白瞎了那么好的be3u。
既然现阶段的新格伦有这么多的缺陷,以后自然要有所改进,首先是加大二级,这样既可以降低过高的级间比和分离速度,又能让二级发挥出氢氧机的优势,是不是很美好?且慢!如果降低了分离速度,二级就必须要在更低的高度,挣扎着逃脱重力,结果由于加大了二级,那两台be3u更带不动了,等到最后,高轨运力提升的还是很有限,不过无论如何,你就说提没提吧!所以这还是会作为将来新格伦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过在加大二级之前,还需要提升一级的性能,尤其是推力,现阶段新格伦起飞推重比甚至还不到1.1,如果稍微一增重,怕不是直接飞不起来,这就得改进,措施有二,一是提升be4的推力,二是增加两台发动机变为九发并联(不过这也是以be4增推为前提的,不然九发并联死重更大)。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新格伦本质上就是建立在错误设计思路上的一个屎山代码,因此各个地方都十分别扭,也就载荷空间和颜值比较能打,其他部分的性能都比较一般,事实上,这也是国内民营航天鲜少有人模仿它的一个原因。
不过无论如何,新格伦仍然是一款比较强大的运载火箭(毕竟体量摆在那呢),希望它在未来能进一步提升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