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没有品牌意识,几个工厂生产的车都打着“长江750”的商标,多年来一直装备部队做机要和通讯用车,也用作卫戍部队的巡逻车。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有了品牌意识,长江750 变成了包括长江在内的长洪、长动、湘江、赣江和战友等多个品牌。
车型也打破了多年一贯制的单调,发动机功率由原来的22马力发展到24马力,30马力、32马力和用于出口的40马力水冷发动机。奇怪的是,大浪淘沙,在市场上最有生命力的居然是最原始的m1型。目前国内的几家车厂都处于停工状态,唯出口订单或军警订货能带来生机。
上世纪70年代,长江750开始走入民用市场。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最初的长江750主要还是对政府单位开放。直到1992年,北京的使馆区出现了几辆黑色的长江750,一些车迷才效仿着玩起了“挎子”,他们也如法炮制地将买来的绿色750一律漆成了很酷的黑色。
后来,这群北京的“挎子族”还玩得不过瘾,开始玩改装、组俱乐部、建专业网站,开着“挎子”去旅行,之后,长江750摩托车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摩托族珍贵的收藏品。
东海sm750是纯粹中国造,提起东海sm750摩托车,许多人会认为它并没有当年的长江750风光。其实,东海sm750不管是设计,还是发展史,都不是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长江750有2600个零件,而东海sm750有 5000多个零件,比长江750多一倍;现在东海sm750估计全国不超过 10 辆,北京4辆,河北3辆。
1966年,林彪要求上海摩托车制造厂 (现在的上海易初摩托车制造厂) 生产一批大功率的重型摩托车装备“上海工人民兵师”。1967年该厂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就拿出了设计图纸,1968年就出了样车,新的东海750功率达到32马力,速度120公里/小时。1970年以后,东海750成批生产。
到 1971年,已生产了六七千辆,其中大部分被送往和我国友好的阿尔巴尼亚和越南,只有一少部分留在上海。到1984年,东海sm750已生产了两万辆,其中大部分装备各大军区的通讯部队。随着国产摩托车的发展,也逐渐被列入淘汰者的行列。1985年,东海750停止生产整车,1986年停止生产配件,直到1992年最终被销毁模具。
750 摩托车产品型号大全:上世纪80—90年代,750摩托车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厂家有17个,产品型号多达84个,同一类型的摩托车竟然有这么多的厂家和型号,这在世界摩托史上也是个奇闻
下面我就来先介绍长江750的17个生产厂家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750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摩托车,井冈山500才是,而井冈山500网上几乎查询不到任何消息,但是这是已知最早中国制造的摩托车
后面2图为东海750,极其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