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51,950贴子:16,715,294
  • 99回复贴,共1

佛学批判:只会导向贫穷愚昧的梦中呓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学批判:只会导向贫穷愚昧的梦中呓语...
1、佛学只会导向贫穷愚昧...佛学,既过于轻视“物质文明 经济发展”,又在“个性自我 智慧成长 精神文明 社会公正”领域扯后腿...
2、否定 现实世界 真实性确定性 的 佛学本身 才是 梦中人的梦中呓语...
3、佛权代理人:警惕 一味的鼓吹兜售 文言文版本者 的 夹带私货 别有用心...
4、佛学 才是那个 制造烦恼 的 卖假拐者...
5、佛学鼓吹“你不是你”就是为了把你给忽悠瘸了...
6、佛学 只会导向 逆来顺受...
7、佛学 多会导向 自残自虐...
每个主题都是一篇论文,详情待续...欢迎来辩...观者自判...
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为人质认同综合征,是指犯罪过程中的被害人对于加害人产生情感(如同情、认同、赞赏、喜爱、依赖等),并结成融洽、友好的关系,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人的一种情感联结...


IP属地:云南1楼2025-02-07 09:11回复
    一、佛学 只会导向 贫穷愚昧...
    1、经济发展的前提:“求真信仰 重视利益 契约精神”以及“个性自我 看不见的手”...
    而佛学 既不承认 现实世界 现实生活 的 真实性确定性 也无 有效构建 求真信仰 的有效论证...同时还用“去我执 求无我 别有分别心”扼杀了“个性自我 看不见的手”...
    即,人类文明两大块,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而佛学,既过于轻视“物质文明 经济发展”,又在“个性自我 智慧成长 精神文明 社会公正”领域扯后腿...


    IP属地:云南2楼2025-02-07 09:12
    收起回复
      二、梦中呓语
      真善美 中,真为第一,没有“真”作为根基,其它皆是 无根之萍 无本之末 而已...发展不出任何有真价值的事物...
      佛学:缘起性空 诸法皆空 五蕴皆空 世皆虚幻...且没有 有效建构“求真信仰”的 有效论证...
      即,佛学不是以“真”为根基 而 建立起来的有真价值的理论学说...
      待续


      IP属地:云南10楼2025-02-07 21:58
      收起回复
        三、佛权代理
        1、释迦摩尼 不说汉语 不写汉字...
        即,释迦摩尼的言论为A...某些个印度人将A记录在册为B...某些古中国人将B翻译成汉字版 文言文 佛学经文C...
        千百年来佛学经文C 在中国 传抄 诠释 解读 外加 文字史变迁至今为 简体字 佛学经文 及其白话文译文 X Y Z...即,我们现在活人看到的是 佛学经文 X Y Z...
        且不说“话经十耳 离题万里”的常识,也不说 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到底存不存在“完美愿意”...
        只说,凭什么让我们现在的活人相信 佛学经文 X Y Z 就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本意?而不是历代 翻译 传抄 诠释者 的 夹带私货?
        待续


        IP属地:云南11楼2025-02-07 21:58
        收起回复
          四、烦恼之源...
          结论前置:佛学 实乃 烦恼之源 放大器,其人 佛学侵蚀越重 则思维越加的混乱 而 烦恼越多越严重...
          1、明晰概念 划定论域 设定标准,是人类 思考或研讨 任何问题的前提要件,否则必然导向概念混淆 思维混乱 鸡同鸭讲 不知所谓...
          其中 明晰概念 是为第一要件...因为若不明晰概念,就等于你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若是 概念指称 飘忽不定 而 不具备足够的确定性,或不做 是或否 的 确定性判别,你也无法进行有效高效的思考或交流,因为悖离了“同一律 排中律 矛盾律”等逻辑规则...
          即,若想判别“某个人 某学说 某组织”的学术水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他下定义的能力能效就行了...
          待续


          IP属地:云南12楼2025-02-08 08:44
          收起回复
            五、你不是你
            我们的 身体肉体 出没出问题,又是否被治愈,我们自己基本可以感知判别...
            我们的 精神心理 情感情绪 出没出问题,又是否被疗愈,我们自己也基本可以感知判别...
            所以佛学认为这都不是你...而唯有那 “受精卵以前便存在 与 化成灰以后继续存续” 而 “不可知不可证 的 莫名物” 是你...
            佛学为何如此认为?无非是为了把你给“忽悠瘸了”而已...
            待续


            IP属地:云南13楼2025-02-08 08:56
            收起回复
              六、逆来顺受...
              结论前置:佛学 只会导向 逆来顺受 苟活于世...
              1、正当范式:在 现实世界 的 现实生活中,有意识的掌控命运走向、有意识的寻求人生幸福,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方向...并提供实现前述 个性化人生方向 的具体路径与步骤:人生哲学...
              而佛学那里,既无方向,也无路径,更无步骤...除了蛊惑兜售一些“乞讨为生 混吃等死 苟活于世 空想意淫” 的“梦中呓语”之外,没啥真价值...
              待续


              IP属地:云南14楼2025-02-08 09:12
              收起回复
                七、自残自虐
                结论前置:佛学 多会导向 自残自虐 而 甘于被奴役...
                1、“你的肉体不是你”附加“割肉喂鹰 舍身饲虎、苦集灭道臭皮囊 身命布施求来世”的“蛊惑教唆”之下...如此,很多佛学受众 便会以“自残自虐”为能事 且 几无什么理论障碍...
                上一讲“逆来顺受”中也说到,要不是 人类的自利本能 对佛学予以一定程度的制衡,佛学受众早就“自裁死光了”...
                即,佛学极大地遏制了其受众的 自我权利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导向“自残自虐 而 甘于被奴役”成为“佛学常态”:古代奴隶主的最爱...
                待续


                IP属地:云南15楼2025-02-08 09:14
                回复
                  这种结论是用屁股想出来的吗?一点逻辑都没有。
                  1.佛学说明心见性(看清本来面目就是最大的“个性”),持戒,禅定而开智慧(这不是智慧成长?)倡导众生平等(平等这个概念比现代社会出现还早千年),恰恰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宗教本来就是轻物质重精神,佛教是,道教亦是,个个都想成仙了道,隐居山林,这本身有错吗?只是信仰罢了,物质只能仰赖科学的进步,但文明一定仰赖宗教。
                  2.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是真的?连科学家也不觉得是真的,你了解这个世界无非就通过自己的五官感受认识的,眼睛看到一个物体,光线进入眼睛,然后是大脑这个黑匣子里的电信号让你看清物体,本质是电信号,物体本身也没有颜色,只是光的频率振动,所以你能觉得你看到的是真的?去看五感科普吧,不告诉你,你还以为是真的呢。
                  3.现在是末法时代,打这佛教名义骗钱的是很多,你能把这些人称为“佛权代理人”?相反这些人和佛学一点关系也没有,相反是一些邪僧。
                  4.释迦牟尼没出家前是个王子,要什么有什么,正是因为有烦恼所以才选择出家,寻求解脱,佛学是制造烦恼的话,好好的王子不当去受这罪,这合理吗?
                  5.你是彪哥的话,本山大叔是能把你忽悠瘸了,很简单,是脑子转不过来的问题。就是人有时候太执着了,所以叫你放下“我执”,“我执”是你的执着,人就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执着才构成这个你认为是你自己的你,就比如说你认为自己很帅,别人说你丑你就不服,可是客观上就是很丑,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确定你是你吗?还是自己被蒙蔽了都不知道。
                  6.不是逆来顺受,反而佛学是最大的要“反叛”,正是因为看到世间的不公和无常,所以才不想在此世间受罪,脱离六道轮回,不想受苦了,解脱得乐,哪点逆来顺受了?
                  7.佛学叫你别杀生,精进修行,守戒,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自虐?这又是什么sm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2-10 22:19
                  收起回复
                    胡说八道。你没有一个观点是成立的。


                    IP属地:广西17楼2025-02-11 11:01
                    收起回复
                      否定你的观点容易的很,下面举例。
                      “1、佛学只会导向贫穷愚昧...佛学,既过于轻视“物质文明 经济发展”,又在“个性自我 智慧成长 精神文明 社会公正”领域扯后腿..”
                      ------批驳如下:
                      第一、佛教在两千年前开始就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而这两千年中国大部分时间都比西方富裕,怎么能说贫穷落后呢?再看古印度地区(不是现在的印度),佛教兴旺时那个地区是全球文明的代表。
                      第二、什么物质经济,那是世俗追求的东西,不是佛教追求的,佛教追求的是不再受苦。你物质经济再发展,人的受苦也一点都没减少,也从来没有给社会带来过公正,世俗是不可能有公正的,这是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自私这点决定的。
                      先说这么多,希望你能举一反三。你其他的观点都是不堪一驳的。


                      IP属地:广西18楼2025-02-12 10:10
                      收起回复
                        你信不信我也可以批判道家思想的108条罪。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2-12 16:06
                        收起回复
                          人之罪恶的产生机理:人有意识,有了意识就能识别来自内在因素对肉身和外在因素对肉身刺激而带来的苦受和乐受,于是,人的主观产生趋乐避苦的需求,这也是人最根本的需求,其他对具体事物的需求都是为此服务的。也因人有思想能力,一方反面因现实世界不是心想事成、可随时随地满足人们这一根本需求,于是,人们对未来的某些可满足人们这一根本需求的事物产生了欲望或期望,于是,才有了人在欲而不得时候,在不能正确对待求不得的事物的时候,产生了烦恼等精神痛苦。有些人,为了减少这些痛苦,不惜采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方式来获取那些内心所欲之事物,即采取犯罪或违背道德手段来来消除精神痛苦。
                          这是佛家对人之精神痛苦乃至犯罪原因的认识。我觉得很客观,你认为呢?
                          为了减少人烦恼乃至犯罪,佛家对因下药,即提出减少乃至消除妄想(不符合真相的思想)以及基于妄想而产生的贪欲的办法,来解决人烦恼和罪恶的问题。至于具体办法,佛家有“六度”法门,其中“般若法门即让人正确地认识对待事物的法门,”我觉得这个办法很正确,你认为呢?
                          佛家在对待人生之道上,其主张的是:内心无为,外行随缘。佛家认为,只有内心无为的人,才能更好地更有智慧地做好利他之事,同时也能最大化地利己,实现利他和利己的完美统一。你想想,人为何会消极?是因为内心“有为”,因为有为,才不能努力地去做随顺他人心愿之事,即善事或利他之事,也即表现消极。
                          贪欲是可以令人努力创造财富或获取金钱或做好事业或,,,,这些看起来是积极的表现,但因为贪欲的作用下而有的积极,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在不能如愿的时候,给自己带来烦恼,甚至会用罪恶手段来获取这些事物。但如按照佛家的无为随缘主张,却因动机正确,就不会出现上述负面问题,且还会收到同样的好的效果,因为其内心的动力不是贪欲,而是随顺众生心愿的心。众生的心愿是什么?最大化离苦得乐,那么,随缘的人就会努力去随顺众生的这个心愿而为,那么,他变会努力去作利他之事,如创造财富来满足人们对过上好的物资生活的需要。
                          楼主,你再看看,佛家思想消极吗?


                          IP属地:辽宁20楼2025-02-12 16:30
                          收起回复
                            绝对真理与相对正确的矛盾认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2-16 12:47
                            回复
                              佛学之如何,是佛教界的事,由佛教界自己论短长,和楼主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lwb999 2025.02.19


                              IP属地:河北22楼2025-02-19 0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