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抗金统帅,金虏女真的最大克星,中国古代世界最强无敌军神武圣——岳飞
愚以为岳飞岳武穆当为古代名将综合能力最强之人。
《宋史》评论岳飞:【西汉而下,若韩(信)、彭(越)、绛(周勃)、灌(婴)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对岳飞评价之高,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公正之言;作为一代名将,岳飞不仅是将才,也是帅才,更是超越“将才”和“帅才”的最强战略家;他不但是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勇将,还是运筹帷幄决胜沙场的智将,甚至是“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有儒士之风的儒将。
下面就从各方面看看为什么认为岳飞是名将之首。
一、勇武
岳飞生有神力,不到二十岁就能挽弓三百斤(宋朝挽弓的天花板),开腰弩八石,师从名家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开弓;随陈广学枪术,一县无敌。
岳飞还是普通士兵和低级将领时经常凭着个人武艺身先士卒、斩将夺旗,屡屡获胜。
不过他从不以勇武自恃,而是认为用兵当首重谋略。
他投奔张所时,张所知道岳飞勇猛,就问他:“你能打多少人?”
岳飞说:“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
二、智谋
岳飞用兵“先计后战,务出万全”
每次用兵前都要召集诸将商议用兵之策,“先谋夫敌之所以败我者,至于六、七(次),备谋、详虑、竭智、共攻而终于无败也,乃行,故每战无败。”
占据两湖的杨幺水军战船强大,宋军多次围剿都告失败,张浚特意调岳飞前来,适逢朝廷准备召回部队防范金虏南侵,岳飞请张浚暂留,说八日内可破敌。
岳飞先是派人招降杨幺部将黄佐,然后单人独骑到黄佐军中安抚,颇有关云长单刀赴会之风,黄佐深受感动,陆续招揽更多人来降。
然后岳飞以水寇攻水寇,通过降将知道杨幺战船的弱点,一举擒杀杨幺,果然只用了八日,张浚叹道:“岳侯神算也。”
说到招降,其他人想不到吗?显然不是,但只有岳飞成功了,这既有谋略之功,也有岳飞的威名和仁义播于四方为助。
像黄佐准备归降时就对手下说:“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节使诚信,必善遇我。”
三、仁义
岳飞对百姓仁、对部下仁、对俘虏仁。
大破曹成贼军后,岳飞吩咐部下:“成党散去,追而杀之,则胁从者可悯,纵之则复聚为盗。今遣若等诛其酋而抚其众,慎勿妄杀,累主上保民之仁。”(还不忘为赵构脸上贴金)
实际上赵构曾密旨令岳飞屠虔城,岳飞请求只诛首恶而赦免胁从,赵构不许,岳飞再三请求才被同意,当地人感岳飞之德,绘像祠之。
岳飞是农家出身,深知百姓疾苦,每次看到调用军粮,都感叹:“东南民力竭矣!”
沦陷区的义军要么慕岳飞之名来归,要么与岳飞互通消息联合抗金。
岳飞对待沦陷区被金虏强征的签军一视同仁,不因他们从敌而虐待、歧视,哪怕是金人俘虏也不滥杀;因此“信义著敌人不疑,恩结于人心,虽虏人、签军,皆有亲爱愿附之意。”
正因为岳飞行仁义,所以百姓归心,将士用命,无论是招降流寇、签军、金人,都屡见成效。
四、练兵及治军
南宋人称岳家军的军纪“中兴第一”,何止是南宋第一,放眼古代,也是第一。
江西宣谕刘大中:“飞兵有纪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盗复起。”
岳飞部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杜充降金后,麾下部队各自为政,多行剽掠,只有岳飞军秋毫不犯,军中无粮时,将士忍饥挨饿,也不敢扰民。
岳家军行军不得践踏庄稼,夜宿民房之外,百姓开门接纳,不敢入,敢取百姓茅屋上一束草,敢不按市价买东西的都要被军法处置;曾有士兵买东西,老板得知是岳家军士兵就给了优惠价,士兵连忙拒绝:“我这颗脑袋还打算要呢。”
岳飞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调药,大军出征,则让妻子李娃探问慰劳将士家属,有战死的就抚育其遗孤。
岳飞不但统军有法,练兵也有一套。
岳飞认为兵贵精不贵多,练兵先选兵,不合格的坚决不收。
岳家军平时都全副武装实战训练,岳云因战马失蹄坠地被岳飞认为不好好训练打军棍一百。
训练刻苦,纪律严整,令行禁止,所以收编了许多败兵、流寇、杂牌军的岳家军才能从良莠不齐的乌合之众变成强大无敌的常胜之师。
岳家军不但训练刻苦,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军纪森严,作战勇猛,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深深打上了主帅岳飞的烙印——以忠义爱国互相勉励,这也是岳家军与其他军队的最大区别,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
愚以为岳飞岳武穆当为古代名将综合能力最强之人。
《宋史》评论岳飞:【西汉而下,若韩(信)、彭(越)、绛(周勃)、灌(婴)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对岳飞评价之高,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公正之言;作为一代名将,岳飞不仅是将才,也是帅才,更是超越“将才”和“帅才”的最强战略家;他不但是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勇将,还是运筹帷幄决胜沙场的智将,甚至是“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有儒士之风的儒将。
下面就从各方面看看为什么认为岳飞是名将之首。
一、勇武
岳飞生有神力,不到二十岁就能挽弓三百斤(宋朝挽弓的天花板),开腰弩八石,师从名家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开弓;随陈广学枪术,一县无敌。
岳飞还是普通士兵和低级将领时经常凭着个人武艺身先士卒、斩将夺旗,屡屡获胜。
不过他从不以勇武自恃,而是认为用兵当首重谋略。
他投奔张所时,张所知道岳飞勇猛,就问他:“你能打多少人?”
岳飞说:“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
二、智谋
岳飞用兵“先计后战,务出万全”
每次用兵前都要召集诸将商议用兵之策,“先谋夫敌之所以败我者,至于六、七(次),备谋、详虑、竭智、共攻而终于无败也,乃行,故每战无败。”
占据两湖的杨幺水军战船强大,宋军多次围剿都告失败,张浚特意调岳飞前来,适逢朝廷准备召回部队防范金虏南侵,岳飞请张浚暂留,说八日内可破敌。
岳飞先是派人招降杨幺部将黄佐,然后单人独骑到黄佐军中安抚,颇有关云长单刀赴会之风,黄佐深受感动,陆续招揽更多人来降。
然后岳飞以水寇攻水寇,通过降将知道杨幺战船的弱点,一举擒杀杨幺,果然只用了八日,张浚叹道:“岳侯神算也。”
说到招降,其他人想不到吗?显然不是,但只有岳飞成功了,这既有谋略之功,也有岳飞的威名和仁义播于四方为助。
像黄佐准备归降时就对手下说:“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节使诚信,必善遇我。”
三、仁义
岳飞对百姓仁、对部下仁、对俘虏仁。
大破曹成贼军后,岳飞吩咐部下:“成党散去,追而杀之,则胁从者可悯,纵之则复聚为盗。今遣若等诛其酋而抚其众,慎勿妄杀,累主上保民之仁。”(还不忘为赵构脸上贴金)
实际上赵构曾密旨令岳飞屠虔城,岳飞请求只诛首恶而赦免胁从,赵构不许,岳飞再三请求才被同意,当地人感岳飞之德,绘像祠之。
岳飞是农家出身,深知百姓疾苦,每次看到调用军粮,都感叹:“东南民力竭矣!”
沦陷区的义军要么慕岳飞之名来归,要么与岳飞互通消息联合抗金。
岳飞对待沦陷区被金虏强征的签军一视同仁,不因他们从敌而虐待、歧视,哪怕是金人俘虏也不滥杀;因此“信义著敌人不疑,恩结于人心,虽虏人、签军,皆有亲爱愿附之意。”
正因为岳飞行仁义,所以百姓归心,将士用命,无论是招降流寇、签军、金人,都屡见成效。
四、练兵及治军
南宋人称岳家军的军纪“中兴第一”,何止是南宋第一,放眼古代,也是第一。
江西宣谕刘大中:“飞兵有纪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盗复起。”
岳飞部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杜充降金后,麾下部队各自为政,多行剽掠,只有岳飞军秋毫不犯,军中无粮时,将士忍饥挨饿,也不敢扰民。
岳家军行军不得践踏庄稼,夜宿民房之外,百姓开门接纳,不敢入,敢取百姓茅屋上一束草,敢不按市价买东西的都要被军法处置;曾有士兵买东西,老板得知是岳家军士兵就给了优惠价,士兵连忙拒绝:“我这颗脑袋还打算要呢。”
岳飞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调药,大军出征,则让妻子李娃探问慰劳将士家属,有战死的就抚育其遗孤。
岳飞不但统军有法,练兵也有一套。
岳飞认为兵贵精不贵多,练兵先选兵,不合格的坚决不收。
岳家军平时都全副武装实战训练,岳云因战马失蹄坠地被岳飞认为不好好训练打军棍一百。
训练刻苦,纪律严整,令行禁止,所以收编了许多败兵、流寇、杂牌军的岳家军才能从良莠不齐的乌合之众变成强大无敌的常胜之师。
岳家军不但训练刻苦,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军纪森严,作战勇猛,对百姓秋毫无犯,还深深打上了主帅岳飞的烙印——以忠义爱国互相勉励,这也是岳家军与其他军队的最大区别,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