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二年秋·汉水北岸
夜露凝在司马懿的甲胄上,渭水涛声在十里外的黑暗中轰鸣。他握着那卷浸透血渍的密信,指节泛白——洛阳昨夜的血月,终究还是照进了祁山大营。
"大将军!"斥候撞开帐门时带进一股腥风,"武卫营哗变!二公子...二公子被乱箭射死在永宁宫阶前!"
铜雀灯台上的火苗突然爆出青焰,映得司马懿半边脸如同青铜面具。案头那方镇纸玉虎裂开细纹,这是他上月特意命人从河内送来的。
“曹氏一族,终究还是下手了么…吾等,又该何去何从?”司马懿那儿近乎昏暗的双眼微微合上,在心中盘算着最坏的打算。
“父亲…孩儿有一计。”司马师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司马懿睁开双眼,望了过去。“也许,我们可以…”
……
帐外忽起喧哗,亲卫统领焦灼的声音刺破雨幕:"丞相!不可..."话音未落,数盏气死风灯已挑开帐帘。诸葛亮素衣纶巾,手握朱雀羽扇。
"仲达来此何意?"诸葛亮的嗓音比渭水寒冰更冷,"你我皆为敌人,如今大战在即,你这次突然到访,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吧?"
司马懿霍然起身,腰间环首刀锵然出鞘三寸。帐外三百陌刀卫的甲叶声如骤雨初歇,二十张诸葛连弩的机括声却似寒蝉振翅。
"孔明好手段。"他忽然低笑,跪了下来,"我已无路可去,不得出此下策,还望孔明放下往日之恩怨,老夫任由处置。"
诸葛亮羽扇轻摇,帐中烛火竟齐齐转向西北。司马懿瞳孔微缩——那是长安的方向。
“我已知晓,你跟我来吧。”诸葛亮开口道,“我会收留你们的,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我的心意。”
“是…”
"我蜀汉之舟,未必不能载得动两条蛟龙。古人有云:蛟龙入海方显本色。"诸葛亮将羽扇轻轻放在案上,"仲达可曾见过汉水的虹鳟?每逢惊蛰,必逆流而上,纵使鳞甲尽褪亦不回头。"
帐外忽有流星划过天际,将司马懿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想起二十年前许昌城头,自己与杨修对弈时说过的话:这乱世如棋,执黑执白皆是劫。
三更梆响时,渭北魏营燃起冲天火光。司马懿单骑渡河,身后跟着司马师青自率领的三千名死士。诸葛亮立在五丈原观星台上,看着对岸渐次熄灭的营火,忽然剧烈咳嗽起来。
姜维急欲搀扶,却被羽扇拦住。"伯约,速去准备西城粮仓的钥匙。"诸葛亮望着汉水对岸新起的蜀字旌旗,"司马仲达要的,可不是空头大将军印。"
……
晨雾中,两匹白马并辔而行。司马懿摩挲着新制的蜀锦战袍,忽道:"孔明知我要什么?"
"八百里秦川。"诸葛亮扬鞭指向前方若隐若现的秦岭,"还有...青史丹书。"
两人相视而笑,惊起一群白鹭。汉水在他们脚下奔涌,冲碎了倒映多年的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