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峰女人吧 关注:1,127贴子:16,256

【颠峰女人】黄宗英:在爱情与写作中永葆青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她曾有过两位闻名文艺界的爱人,一位是赵丹,一位是冯亦代。

  ●她曾是演艺圈的“甜姐儿”,后来致力于写作。

  ●她的家庭是“卖艺人家”。

  大家访谈【文化老人系列】

  黄宗英小传

  黄宗英,1925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瑞安。表演艺术家,作家,曾主演《甜姐儿》、《幸福狂想曲》等;著有《黄宗英报告文学选》、《半山半水半书窗》、《上了年纪的禅思》、《归隐书林》(合著)等。黄宗英的哥哥黄宗江、弟弟黄宗洛皆为表演艺术家,人称“卖艺人家”。




1楼2006-08-26 07:49回复
    第一次打电话给黄宗英是在2005年7月13日。这一天,是黄宗英的80岁生日。这一天,黄宗英就躺在上海的医院里,通电话时,她说:“我刚吃完生日蛋糕。”那时候,《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刚刚出版,在情书中,冯亦代和黄宗英互称“爱得永远不够的娘子”、“恩恩爱爱的二哥哥”,引人联想到鲁迅与许广平、徐志摩与陆小曼、郁达夫与王映霞、沈从文与张兆和、梁实秋与韩菁清的情书,而冯黄二人的年龄最高。

      从此断断续续收集黄宗英的作品,渐渐觉得她与郁风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感很强,郁风笔下如画,而黄宗英写得像电影。写得最好的是纪念阿丹的那几篇,赵丹在黄宗英眼里,是一个大男孩,一个执着得可爱的艺术家。在没有阿丹的日子里,黄宗英曾经迷惘过,幸好让她遇上二哥冯亦代。黄昏恋后,归隐书林,冯亦代在黄宗英眼里,是另一个大男孩,一个执着得可爱的学问家。婚后,由于相互影响,两人的文章无意间也发生了变化,冯亦代的变得活泼些,黄宗英的变得理性些。


    2楼2006-08-26 07:50
    回复
      .


      3楼2006-08-26 07:50
      回复
        真正见到黄宗英是在半年多以后的春天,她依然住在上海的医院里。在电话里,她爽快地说:“你可不要带些没有用的东西来,破费。”不带鲜花,不带水果,带来一本书,她笑了。

          81岁的黄宗英比想像年轻。满头银发却没有老态,聊到开心时,会禁不住笑,有一次,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压缩性骨折,一动也不能动,要静养一段时间。腿没有了,像刚生下来的小BB一样。”


        4楼2006-08-26 07:51
        回复
          20世纪40年代的赵丹与黄宗


          6楼2006-08-26 07:52
          回复
            1993年7月13日,黄宗英68岁生日。80岁的冯亦代给黄宗英写信:“今日娘子千秋,小生祝青春永葆,青春永葆,青春永葆:‘恨无彩凤双飞翼’前来祝寿;‘心有灵犀一点通’娘子笑纳。今天你怎样过你的生日呢?我的信如期到了吗?你看了心头觉得有温馨吗?花篮有没有如期送到?……终身厮守,吾复何求?我想七月七日的长生殿也不过只是我们忘情的万一,三郎是比不上二哥的。”这时候黄宗英住在上海,冯亦代住在北京,两人书信不断,最多时一天要写三封信。1993年底,冯亦代和黄宗英结为伉俪。黄宗英说,两人婚后像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夫妻一样,过得安静幸福。2005年2月23日,冯亦代去世。


            7楼2006-08-26 07:52
            回复
              南方都市报:我原来不知道赵丹曾经学过国画,他晚年很喜欢画画?

                黄宗英:不是很喜欢,戏少书画多。他是一个画痴,但是这种喜欢是无奈的,他演不了戏。当演员的时候他没法画画的,真正拿起画笔,是在拍摄《李时珍》的时候,他在山区,翻山越岭地画一些素描回来,他是学山水的。后来他在家里老画画。

                南方都市报:他晚年说:“字比画好,画比戏好。”据说他十岁就给店家写匾额了。

                黄宗英:八岁就写了。他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事,是黄苗子和郁风给张罗的。他也没在意这些协会什么的,结果批准他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时候是1980年10月9日,把这个证送到的时候已经是10月10日,他走的那天。他自个没有看见。

                南方都市报:他还是潘天寿、黄宾虹的学生,在家里画画是什么样的?

                黄宗英:他在家里头拿起笔,高兴的时候就写。可是我们一不演戏就搞运动。赵丹是一个大男孩子,我们家里有七个孩子,七个孩子都长大了,就他这第八个孩子没有长大。一直到濒临死亡他还是孩子气,不是要展览他的画吗?把他的画从广西调到北京医院的客厅里头,他自个轮椅推出来,看他的画,他就嘟囔半天,他小儿子领悟了,爸爸要跷二郎腿就说自个的画好。那时候离死没有几天了。

                南方都市报:从他的作品看出来,他有学养,读书也多。

                黄宗英:他还要踢球、打扑克牌、打弹子、游泳、旅游,所以他真正读书的时间不多。可是我每次都很生气,我看过的书,看完了就看完了,他看完的书对他都有用的。他平常看的书比我少,可是他看什么书都有用的。因为他做每一件事都比较专一,我做每一件事都不太专一。


              8楼2006-08-26 07:54
              回复
                .


                9楼2006-08-26 07:55
                回复
                  南方都市报:结婚的时候不知道他画画的吗?

                    黄宗英:不知道。那时候也没个人说他画画的。我跟他结婚好久了,夏天快到了,我就把箱子打开晒晒,看见一些素描画,什么人物调度、舞台装置图、镜头画面构图,我说:“哟,这是谁画的?”他说:“我画的呀。不成体统,我起草的。”我说:“你还会画画?”他说:“我是学画的,我七八岁就开始画画。”我说:“喔,我不知道。”

                    南方都市报:他自己原来也不说?

                    黄宗英:他也用不着向我坦白历史。(大笑)

                    南方都市报:后来你跟冯亦代结婚之前,有人问你:“他以前都担任过什么职务?”你说:“闹不清。”人家笑你:“滑稽,连人家职务都闹不清就嫁?”你驳她:“够清楚了。难道还要政审?反正是好人。”

                    黄宗英:是啊!不问的。说到就说,不隐瞒的。

                    南方都市报:也不知道他以前搞翻译那么厉害?

                    黄宗英:不知道。知道他是好人!(大笑)我就知道赵丹是好演员,别人跟我说他哪个戏演得怎么怎么好。人家说冯亦代在《读书》杂志二百期上一期不落地写,再说他以前干过什么干过什么,我都不知道。


                  10楼2006-08-26 07:55
                  回复
                    .


                    11楼2006-08-26 07:56
                    回复
                      南方都市报:去年我看了《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那本书,觉得很奇怪,你们俩年纪那么大了,还写那么情意绵绵的信。

                        黄宗英:(大笑)我是说等我死了之后再发表,应红(《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责编)一定要给我发表。

                        不对,人也是动物,动物在它活着的时候都有爱情的。老了,临终了,很多动物的繁殖是在它死亡前的大彩排,什么鱼啊、虫啊、蝴蝶啊,临死的时候有一个狂欢的舞啊、性交啊。人既然是动物,就不用怀疑九十岁的人会这样。

                        南方都市报:他写的那些情信就像热恋中的年轻人写的。

                        黄宗英:他让我每封信的邮票,斜角贴是“我爱你”,反贴是“我恨你,不理你了”,贴这儿是什么意思,贴那儿是什么意思,我说:“二哥,你别让我费脑子了吧,我怎么会记得呢?下回我贴错了,我再也不理你了,你又着急了。”像个大孩子似的。

                        南方都市报:从书里可以感觉到,你们“归隐书林”后,你从冯亦代这个学问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而你对他也有影响,你的文字中起承转合有时不按文法,显得更加俏皮、更加幽默,冯亦代以前学者型的写法在情书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黄宗英:冯亦代是我的第一读者,有时候他给我改句子,说我有语病,有时候我反抗,这是我的特色,我不能每个句子都合乎文法。我嫁给他之后,他的文风也有所改变。本来生动活泼不在他的思考过程之内,后来,他也挺顽皮的。


                      12楼2006-08-26 07:56
                      回复
                        .


                        13楼2006-08-26 07:57
                        回复
                          南方都市报:你也是他的第一读者,有没有向他提意见?

                            黄宗英:有提的。我说你的文章里我看不懂的,你就不能够pass。我总算是个知识分子吧,(笑)知识分子都看不懂啊。他翻译的东西多了,有倒装句,“欧化”的语言。“欧化”的被我给“融化”了。

                            南方都市报:你们好像是在1949年以前就认识了。

                            黄宗英:不认识。冯亦代说认识我,跟我说了三个地方第一次见我,在后台,几几年,我说我根本没有到重庆去。第二次说,在北京的后台见过我,我说你说的那个戏和那个年代,我恰恰不在那儿。第三次也对不上。回想起来的幻想,可能是别的女孩子,回忆不准确。


                          14楼2006-08-26 07:57
                          回复
                            尝试写作

                              1941年初秋,黄宗英应长兄黄宗江邀请到了上海,在黄佐临主持的上海职业剧团打杂,不久在《蜕变》中代戏上场,就此当上了话剧演员。此后,黄宗英主演《甜姐儿》等青春剧,渐成1940年代的红星。1950年代,黄宗英演戏渐少,尝试提笔写作。1960年起,黄宗英开始深入农村生活写报告文学,作品有《特别的姑娘》、《小丫扛大旗》等。在周恩来的关注下,黄宗英所写报告文学的主人公侯隽与邢燕子成为一代知识青年的楷模。


                            15楼2006-08-26 07:58
                            回复
                              1997年7月22日,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参观在槐


                              16楼2006-08-26 0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