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吧 关注:95贴子:1,219

撒尼风情大观 图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阿诗玛


1楼2013-03-31 15:52回复
    石林撒尼服饰


    3楼2013-03-31 15:56
    回复
      说到撒尼当然要说说我们撒尼的维纳斯,阿诗玛


      4楼2013-03-31 16:02
      回复
        未撒尼婚俗
        未婚青年男女通过多次交往,确定恋爱关系能结婚时,男青年就会主动告诉父母自己选定了谁家的姑娘,男青年的父母会带上一罐酒去请村中能说会讲,有办事能力的人去当媒人。受人之托的媒人带着这罐酒来到姑娘家说亲。姑娘的父母听媒人说明来意,就会找女儿核实,同意就收下这瓶酒,并用酒招待媒人,这就叫“吃小酒”。媒人与父母商谈结婚的时间,撒尼人称为“吃大酒”。
          到了“吃大酒”这天,媒人带着新郎的姑表兄弟七至八人,挑着肉、米、酒等食品到新娘家。新娘的朋友故意关起家门不让客人进屋,双方开始用幽默风趣、如诗如歌的语言交谈。女方提出的问题得到圆满回答后,才开门请男方的客人进门。允许进屋后的男方客人,反客为主,勤快地把带来的食物拿出来,烧火做饭招待女方的朋友长辈。姑娘们故意藏起炊具试探小伙子们的人品。无论姑娘们如何为难,小伙子们都会满面笑容接受挑战,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好饭菜请女方朋友、长辈入席品尝。宾主共喝喜酒,共听民间歌手唱叙事长诗《阿诗玛》、《竹叶长青》,直到天明方才尽兴。
          第二天新娘请来的伙伴动手做饭招待新郎家的客人。姑娘们故意把肉切成拳头大,放在碗中盖上米饭。每个碗上的筷子是带着叶子的嫩竹,既不能挟菜又不能吃饭。聪明的小伙子就会用好听的语言请姑娘换筷。如果不长心眼的小伙子抬碗就吃,一用力嫩竹就断了,还会带起肉弄翻饭,便会引来姑娘和客人的阵阵欢笑。聪明的姑娘们用各种方法,使结婚酒宴上虽然没有穿美艳婚纱礼服的新郎新娘,但却一样充满了欢笑。
          新郎的表兄弟们吃过新娘伙伴做的早餐后,留下一对新竹篮,由媒人带队回家,新娘则继续留在娘家。三天后由婆婆和小姑来接新娘,这对青年的婚姻就得到认可。从吃小酒到喝大酒,新郎新娘都不特意露面,成为一种没有新郎新娘参加的别具一格的婚礼。


        6楼2013-03-31 16:06
        回复


          7楼2013-03-31 16:07
          回复
            撒尼刺绣
            撒尼姑娘挑绣出来的花包头、花围腰、花边衣服图案,工艺精湛独特,构图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

            撒尼姑娘挑绣出来的花包头、花围腰、花边衣服图案,工艺精湛独特,构图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撒尼服饰既有美化生活的装饰性;又有长幼及已婚、未婚的标志性;还有信仰崇拜的象征性及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这也许就是撒尼服饰让人着迷之处。
            作为撒尼女性,自幼就必须学习刺绣、挑花。刺绣、挑花手艺的优劣,事关她们未来的恋爱、婚姻成败。谈情说爱,择偶配婚,男性首先索取的信物,就是姑娘贴身的挑刺品———花腰带。撤尼人的装饰图案,色彩明丽和谐,做工精细,一丝不苟,具有变形大胆、夸张、简练的民族特点。撒尼姑娘戴的花布包头在全身服饰中最引人注目。花布包头以红、绿、蓝、紫、黄、青、白七种颜色的丝绸配制,外沿镶上银制泡泡(撒尼语称“卡士玛”),长辫裹于包头中,包头两端各缀着一只“彩蝶”(三角形包绣花图案布),右侧还垂吊着一串串珠和一绺乌发。串珠垂至胸前,走路时,串球左摇右摆,洋溢着青春、妩媚,煞是好看。挑花是撒尼妇女最拿手的好戏。挑花又称“十字绣”,有单挑、双面挑、素色挑、彩色挑等。她们按布纹的经纬运针走线,图案多以几何纹或日月星辰、碧蓝的天空、游动的彩云、雨后的青山……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都被撒尼妇女用灵巧的双手绣进服饰之中。
            随着云南丘北县普者黑旅游业的兴起,撒尼人已不再耻于经商羞于买卖。如今仙人洞村已被确定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第一村,撒尼人挑绣的服饰更是脱颖而出的一朵绚丽之花。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分享|


            8楼2013-03-31 16:08
            回复
              撒尼丧葬
              摘要: 石林长湖彝族撒尼人奇异的葬礼 中午1时,号手在彝家撒尼山寨吹响哀婉的号声。这独特的玄音霎时回荡在彝家撒尼山寨上空。号声预示着送别逝者的葬礼即将开始,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去逝者家设置的逝者灵堂前拜别。  中午1时,号手在彝家撒尼山寨吹响哀婉的号声。这独特的玄音霎时回荡在彝家撒尼山寨上空。号声预示着送别逝者的葬礼即将开始,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去逝者家设置的逝者灵堂前拜别。
              逝者是一位80多岁的妇人,在撒尼山寨凡是举办上了年纪逝者的丧事,各村前来参加祭拜的客人都带吹细乐队、跳狮舞队、吹鼓号队、跳舞队。通夜在灵堂前唱跳,以嬉闹劝慰孝子贤孙节哀。整个仪式由毕摩主持。
              这位80多岁的彝家撒尼老妇人仙逝快一年了,2011年的清明节将至,彝家撒尼人开始忙碌着祭拜逝祖。
              清明节,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本文内容由 林坚 提供
              


              11楼2013-03-31 16:18
              回复



                


                15楼2013-03-31 16:30
                回复



                  


                  17楼2013-03-31 16:33
                  回复
                    撒尼歌舞
                    冬季,石林长湖镇的农田里只剩下丰收后的痕迹。排列整齐的烟茬像卫士一样守护着新绿的麦苗。
                    繁忙的农田耕种结束了,这时的彝家撒尼人村村进入了歌唱、起舞重彩的“繁忙”生活。
                    “云南的少数民族生下来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句话在石林长湖镇绝对不是一句说辞。歌舞在这里,早已是撒尼人的生活习惯。激情、欢快的音符流淌在撒尼人的血液里,世代相传。
                    这里,村村都有歌舞队。中老年队、青年队、少儿队。每个人都能找到歌唱起舞的舞台。
                    冬季,撒尼人以红土大地为舞台,村村轮流上演撒尼歌舞。
                    彝族撒尼人的歌舞是激情的、欢快的、深情的。
                    “ 尺抬来合、尺抬来合……”(彝族撒尼语)让我们跳、让我们一起欢快的跳。


                    19楼2013-03-31 16:47
                    回复


                      20楼2013-03-31 16:48
                      收起回复


                        


                        21楼2013-03-31 16:51
                        收起回复
                          


                          22楼2013-03-31 16:54
                          回复


                            


                            23楼2013-03-31 16: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