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玮吧 关注:481贴子:68,361

【恩玮◇◆◇天道】浅谈贝多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积极响应忘奶奶号召,为80万奋斗!一楼恩玮!


1楼2013-07-04 09:51回复
    二楼废话
    1此乃我早上花1小时现想的,边写着也会想,所以会慢一些
    2我对西方古典音乐没太多研究,轻拍
    3我争取今天能更完吧,应该会写很多
    4之所以写贝多芬完全是因为某狮喜欢贝多芬,不然我想写莫扎特....好写...
    好了.总之差不多就这样了....= =


    2楼2013-07-04 09:55
    回复
      一.贝多芬生平(1)
      贝多芬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很多中国人了解西方古典音乐都是从他的音乐开始的.他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几乎家喻户晓.在他之前,作曲家基本都是出于宗教目的或是为在社交场合提供娱乐而作曲,但是,贝多芬是用音乐来表达自我,找到共鸣.
      贝多芬不能算是百分之百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他实际上是个跨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人物.他的作品根植于海顿和莫扎特的传统,但与这两位先驱人物不同,他的作品浸润着歌德和席勒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且深受法国大革(隔开) 命的影响,充满对自由与人类尊严的关切.贝多芬壮年失聪,这给他的后期作品留下了悲剧的色彩.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以音乐为职的家庭.祖父是唱诗班歌手,曾升任科隆主教选候宫廷的乐队队长.父亲约翰也是合唱队的歌手.约翰染上酗酒的恶习,家庭越来越贫困.贝多芬早年辍学,肩负起养家的重担.两个弟弟都是由他抚养成人的.贝多芬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约翰教他练习小提琴和钢琴,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和早熟的莫扎特一样一夜成名,引起轰动并带来收益,担他未能如愿.像莫扎特这样的奇才,毕竟是千载难逢的.
      11岁的时候贝多芬从宫廷作曲家和管风琴师尼夫学习巴赫的作品.尼夫是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他的指导为贝多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不久,贝多芬就担任了尼夫的助理管风琴师.13岁时,贝多芬开始为歌剧作钢琴伴奏,18岁时在地方上的剧场乐队担任中提琴手.在尼夫的鼓励下,贝多芬曾到维也纳求教于莫扎特并受其赏识.但由于母亲去世而中断了学习.22岁那年贝多芬再次前往维也纳从师海顿.此后,除了短途出游,他再也没有离开过维也纳.
      30岁左右,贝多芬创造了第一交响曲,这是一部中规中矩之作.1802年,他又创作了第二交响曲,这首交响曲出现贝多芬自己的风格,但仍然能看出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子.1804年春,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新一阶段.这部作品,与海顿和莫扎特的交响曲相比更强调了戏剧的冲突和情绪的宣泄,音乐形象更为鲜明.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第五命运,第六田园交响曲,继而于1811,1812年又完成了第七,第八交响曲.


      3楼2013-07-04 10:28
      回复
        不行了休息一下....


        4楼2013-07-04 10:31
        回复
          把大纲列出来吓了一跳。。。。饭前写一段。。


          来自iPad8楼2013-07-04 11:50
          回复
            一 贝多芬的生平2
            从二十岁起,贝多芬的听觉开始下降。大约30岁时,耳病开始恶化。他一直就是一个脾气古怪,特立独行的人,自从失去了听觉,变的脾气暴躁,多疑孤僻。他一度想到自「分隔」杀,1802年给弟弟们留下了动人的遗嘱
            最终,贝多芬还是挺了过来。在他一生最后的岁月里,尽管完全丧失了听觉,不得不停止演出生涯,但他并未停止创作。他的作品反而更为丰满,豪壮。事实证明,贝多芬的耳疾对他个人是一种不幸,但对于音乐艺术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桩幸事。耳疾让他不能演奏,不能指挥,却使他能够心无旁骛的从事作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佳作
            未完待续,我去吃饭。。。


            来自iPad9楼2013-07-04 12:05
            回复
              我回来了...码子去..大工程阿....


              11楼2013-07-04 13:15
              回复
                接上
                大约四十岁时,贝多芬开始对歌德的诗歌和戏剧感兴趣,通过歌德的朋友布兰塔诺的介绍于1812年拜见了歌德.贝多芬写过一封著名的信,名为致永恒的恋人.布兰塔诺的妹妹安托尼亚可能就是他心目中的收信人.这封信写于1812年七月,标志着贝多芬对美好幸福的婚姻的绝望.此后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低潮,在整个1813年间,他郁郁寡欢,鲜有作品问世
                然而,贝多芬在世时的名声在1814年到达顶峰.听众对他的热情主要来源于华丽悦耳的作品惠灵顿的胜利,亦名战争交响曲以及一组爱国主义的通俗作品,包括康塔塔的光荣时刻.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莱奥罗拉数次上演均不成功,1814年5月再次上演,更名为非德里奥.此时借助自己的声望,终于获得成功
                贝多芬的两个弟弟约翰和卡尔常和他争吵,为他徒增了不少烦恼.有的研究者怪罪他的弟弟,但其实贝多芬本人也不是平和之辈.卡尔于1815年去世,留下一个9岁的儿子,经过漫长的官[分割]司,贝多芬终于获得了孩子的监护权.贝多芬缺乏为人父的素质,孩子不服从贝多芬的管教,使他十分伤心
                自1818至1826年,贝多芬再次进入创作丰满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宏伟的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为狄亚贝里圆舞曲所创作的33段变奏曲,第九交响曲以及最后的弦乐四重奏第12至16号
                1826年末,贝多芬患了重感冒,转成肺炎,一病不起,于次年3月26日去世[就是狮子生日那天]


                12楼2013-07-04 13:44
                回复
                  第一块总算是完了..第二块内容更多....累..休息一下先~


                  13楼2013-07-04 13:47
                  回复
                    今天看来是更不完了..太多了次奥....算了不细讲了....


                    14楼2013-07-04 14:19
                    回复
                      二.贝多芬的音乐(1)
                      一般认为,贝多芬的创作分为早、中、晚三期;也有人认为是模仿期、外在期、思考期。如何分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晚期的贝多芬处于巅峰状态,他的作品“超越了从前所有的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这一时期,他完成了第九“合唱”交响曲和《庄严弥撒》,以及最后的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几乎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评论家们认为,在早期贝多芬和晚期贝多芬之间存在着意义重大的音乐上的发展:除了形式和风格的改变,除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有前所未闻的一种个人的表达,即“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彻底解放”。我同样认为,“贝九”和《庄严弥撒》和最后的四重奏是伟大的。那么,老柴厌恶晚期贝多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暂时思量不透,简单地以个人好恶来解释,恐怕不会理解老柴的本意。或许,华德斯坦伯爵对贝多芬说过的一句话可以作为理解老柴此话的钥匙,伯爵曾经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好友,也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贝多芬曾将他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献给这位伯爵。


                      15楼2013-07-04 14:29
                      回复
                        二.贝多芬的音乐(2)
                        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古典乐派的巅峰,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声,后世的音乐家的难以企及典范.第三,第五和第九交响曲似乎已将达到交响曲发展的极限.后世作曲家在创作交响曲时,都无法回避这几部交响曲的挑战.难怪舒伯特感叹道,贝多芬之后,何人能有作为?有人说,世界上每一秒钟都有人在演奏或是播放贝多芬的交响曲,这种说法绝非夸大其词.世上有很多好听的曲子,但听多了就会感到厌烦;但200多年来,尚无任何迹象表明人们已经对贝多芬的交响曲感到厌烦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数量庞大,且质量很高.与莫扎特的同类作品比较一下,反差立现.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是典雅,流畅,饱满的欢歌,较阴柔;而贝多芬的则是空阔,凝重,雄健,带有沉思的性质,较阳刚.他在自己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听起来大有交响的气势
                        专家们认为,贝多芬的音乐艺术的巅峰是他的弦乐四重奏,尤其是他晚期的作品.此话不无道理,但这些曲子对听者的修养,心态,阅历和欣赏时的环境要求过高,所以不用着急欣赏.


                        17楼2013-07-04 14:47
                        回复
                          插播-----对贝多芬音乐的异议
                          “贝九”首演音乐会之后,当时的一位评论家写道:“我的整体印象是,这场音乐会由印第安人打仗时的呐喊声和野猫的狂叫声组成。”
                          英国评论家罗斯金说:“贝多芬的音乐在我听来,就像打翻了一袋铁钉,而到处又掉下锤子。”
                          门德尔松的父亲亚伯拉罕说:“你们那没完没了的贝多芬,只是一个恼火的家伙、江湖骗子,他的作品简直是噪音。”


                          18楼2013-07-04 14:48
                          回复
                            插播----初入门者如何听贝多芬
                            贝多芬是乐圣,一个音乐爱好者,无论你是初窥堂,或是小有心得,甚至听得来门坎极精,贝多芬是一定要听的。姑且算你是个音乐的门外汉,若是隔壁门洞里传来的《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也常常叫你怦然心动,这就是一个蛮不错的开端。如果还想进一步搭搭味道,建议一定要先从交响曲入手。
                            一来贝多芬本人就是交响曲的同一词,他在这上头傲视群雄,无人可及;二来初听者多喜动不喜静,欣赏时注意力容易分散走神,而贝多芬的交响曲大气磅礴,热闹非凡,大起大落,当可带来巨大冲击力和震撼力,把你对音乐的畏惧一举冲跨。 不妨先听“第五”,再听“第四”。此两曲于气势和力度中,兼具万千柔情——当然是英雄的柔情,自然坦荡,真挚宽广,绝不带一丝做作,品味极高,可称绝美。至于第三“英雄”、第六“田园”之类,旋律性实在不强,程度其实相当艰深(我听乐十年,到今天也才刚刚听出点味道来),而且后人穿凿附会之词甚重,初听不宜。
                            如果上面两个曲子还听得入耳,接下来无论如何要见识一下《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连开头几下定音鼓的轻击都是大师级的,如果说随之扑来的弦乐是阵阵温暖而强劲的风、则独奏小提琴的应和便是风中激越欢唱、越飞越高的云雀。另外有一首《F大调浪漫曲》、堪称“超级迷你小提琴协奏”,十分短小,却玲珑婉转,更见精致和韵味,也是雅俗极宜的。


                            19楼2013-07-04 15:16
                            回复
                              全文完,谢谢观看,如拍请轻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3-07-04 15:17
                              回复